环球大佬|2万字深度|获得自由的底层逻辑:不怕被讨厌 敢于走窄门第 1 篇:被讨厌的勇气第 2 篇:少有人走的路
_本文原题:2万字深度|获得自由的底层逻辑:不怕被讨厌 敢于走窄门
编辑|奇霖编辑团队
美编|冀红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 , 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 , 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 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 与其他任何人无关 , 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
奇霖团队为您奉上 , 我们精心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及《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之旅》两本书的精华笔记 。
第 1 篇:被讨厌的勇气整理自:《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日]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渠海霞 译)笔记整理者:冀红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 , 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 , 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 , 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 。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 , 而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 , 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心理学领域三大巨头之一 。 他也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体系的人 , 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
阿德勒认为 ,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 , 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 , 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
也就是说 , 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 , 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 , 而是现在的“目的” 。
本文插图
阿德勒
1.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 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 。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 。 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
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 , 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
本文插图
但是 ,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 , 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 , 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
阿德勒说 ,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 , 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 , 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 , 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 。 相反 , 影响会很大 。
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 。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 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 , 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 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
本文插图
2.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 ,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 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阿德勒认为 ,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 。
而且 , 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 , 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 , 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 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分页标题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 , 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 结果会如何呢?
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 。 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 , 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
本文插图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 , 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 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 , 没有什么价值 。
3. 你的不幸 , 皆是自己“选择”的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 , 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 “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 , 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 。 ”
其实 , 你不应该这样 , 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 , 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 。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
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 。 有时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 , 甚至想要变成别人 。 但是 ,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 , 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 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
本文插图
行为之恶的确有很多 。 但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 , 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 , 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相应理由” 。
假设有人因为金钱纠纷而杀了人 。 即使如此 , 对其本人来说也是有“相应理由”的行为 , 换句话说就是“善”的行动 。
当然 , 这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善 , 而是指“利己”这一意义上的善 。
在希腊语中 , “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 , 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 , “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 。
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 。 但是 , 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
本文插图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 。 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 , 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 , 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
4.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某人如何看“世界” , 又如何看“自己” , 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 , 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
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 , 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 。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 , 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
本文插图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 , 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 , 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 , 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 , 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 。
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 另一方面 ,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 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 ,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 。
未来难以预测 , 生活就会充满不安 , 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 。 也就是说 ,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 , 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 , 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 , 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 , 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5.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世界很简单 , 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 。 人生本来并不复杂 , 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 , 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
而且 , 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 , 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 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
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 。 你依然是“你” , 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
本文插图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 , 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
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 为什么讨厌自己?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 。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 。 也就是说 , 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
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 。 但是 , 请你不要忘记 ,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 , 也会伤害别人 。
本文插图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 , 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 但是 , 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
2.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 , 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 也就是说 ,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 , 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 , 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
仅止于个人的烦恼 , 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 。 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
本文插图
3.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 , 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 。
例如 , 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 。 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 。 但是 , 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
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 。 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 , 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 。
如果从“让人感觉轻松”或者“不让人感觉太有威慑力”之类的角度来看 , 自己的身高也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 。 当然 , 这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 。 说得更确切一些 , 就是一种主观臆想 。
本文插图
4.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 , 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 同时 , 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 , 都不是病态 , 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 只要处理得当 , 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分页标题
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 , 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 , 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 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 , 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
目前“自卑情结”这个词 , 似乎在使用的时候与自卑感是一样的意思 。 就像“我为自己的单眼皮感到自卑”或者“他对自己的学历有自卑感”之类的描述中 , 全都用“自卑情结”这个词来表示自卑感 。
本文插图
其实 , 这完全是一种误用 。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 , 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 例如 , 即使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原本也是指一种对同性父母亲的反常对抗心理 。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 , 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 , 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
5.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 , 但却没有勇气 , 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 , 去进行改变 。 即便如此 , 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 , 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 。
如此一来 , 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 , 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
本文插图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 , 就不会自大 。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 , 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 。 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 , 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 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
什么叫“弱势具有特权”?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 , 如果要问谁最强大 , 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 。 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 ”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 。 并且 , 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
6.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 , 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 , 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 ,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 。 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
本文插图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 , 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 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 , 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 。 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 , 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 , 但却感觉不到幸福 , 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 。 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 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 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 , 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 , 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 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
本文插图
7. 承认错误 , 不代表你失败了
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 。
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 , 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 。 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 , 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 , 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 , 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 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 , 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 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 , 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我们有语言 , 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 , 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
8.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
首先 ,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 。 而且 ,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 , 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
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 。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 , 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 这就是人生课题 。 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 。
本文插图
1)工作课题
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 , 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
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 ,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 。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 , 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 。
而且 , 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 , 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
2)交友课题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 。
3)爱的课题
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 , 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 , 特别是亲子关系 。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 , 才能够体会到爱 。 真正的爱 , 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 , 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
本文插图
另一方面 ,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 , 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
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 , 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 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 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 ”
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 , 所以为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 , 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
《环球大佬-智慧》与硅谷大佬、犹太智者和全球顶尖企业家学习赢的智慧!
本文插图
《环球大佬-智慧》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 , 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 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 。 要说为谁活着 , 那当然是为你自己 。 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 , 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 , 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 , 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 , 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但是 ,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 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 。 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 , 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
2.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 ,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 , 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 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 总是只考虑孩子 , 而当意识到的时候 , 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
本文插图
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 , 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 , 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 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
关于自己的人生 , 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 另一方面 ,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 , 那是别人的课题 , 你根本无法左右 。
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 , 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 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
亚历山大大帝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 。 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 , 而是入口 。
本文插图
3. 对认可的追求 , 扼杀了自由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 , 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 , 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 相反 , 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父母强迫孩子学习 , 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 , 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4.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 , 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 。 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
“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 。 按照这种“倾向性” , 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 , 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
本文插图
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 , 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
石块无力 。 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 , 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 。 但是 , 我们并不是石块 , 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 , 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 。 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 。
那么 , 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 , 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 , 那就需要付出代价 。 而在人际关系中 , 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
本文插图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 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 , 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 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 , 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分页标题
5. 人际关系“王牌” , 握在你自己手里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 。 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 , 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 。
但是 , 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 , 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
提到人际关系 , 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 , 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 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 , 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
本文插图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 , 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 。 但是 , 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 , 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
2.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如果他人是伙伴 , 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 , 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 。
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 , 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 就叫共同体感觉 。
本文插图
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 , 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 , 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
在英语中 , 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 , 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 。 只要有两个人存在 , 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
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 , 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 。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 , 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
本文插图
3.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 , 是以自我为中心 。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 , 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 。 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 , 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
有人认为你不好 , 那证明你活得自由 , 或许从中能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气息 。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 , 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
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 所以 , 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
本文插图
4.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 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 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 。 但是 , 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 。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 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 。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 , 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 , 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 ”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 ,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
如果是学校 , 那就不要用学校这个共同体的常识(共通感觉)来判断事物 , 而要遵从更大共同体的常识 。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5. 批评不好 , 表扬也不行?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 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 , 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 , 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
6. 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 。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 , 所以才会去干涉 。 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 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
本文插图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 , 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
7. 有价值就有勇气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 , 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 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 , 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 。 而且 , 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 。 如果希望得到表扬 , 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
另一方面 , “谢谢”不是一种评价 , 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 。 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 , 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
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 , 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 , 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 ,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本文插图
对于自己 , 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 , 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
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 , 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 主要是“不可能与这个人平等 , 因为与这个人是上下级关系” 。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 , 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 , 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 以此为突破口 , 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
欢迎关注奇霖资本 , 服务中、美、以色列创投精英 。
本文插图
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1. 过多的自我意识 , 反而会束缚自己
如果突然考虑宇宙、非生物、过去或未来之类的事情 , 根本就摸不着头脑 。
不应该这样 , 而应首先好好理解“我” , 接下来考虑一对一的关系 , 也就是“我和你”的人际关系 , 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 。
2. 建立共同体感觉3个重点
共同体感觉 , 具体来说就是 ,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 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 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
本文插图
1)自我接纳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 。 但是 ,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 ,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 , 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 , 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页标题
而另一方面 ,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 , 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 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 不对自己撒谎 。
2)他者信赖
并不是说做到了肯定性达观的自我接纳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 。 这是事实 。 还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 这就是“他者信赖” 。
本文插图
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 , 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 。
首先 , 信用有附加条件 , 用英语讲就是“credit” 。 例如 , 想要从银行贷款 , 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 。 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 。 “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 , 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 , 而是信用 。
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 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 , 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 , 无条件地相信 。
3)他者贡献
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 , 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
本文插图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 这就是他者贡献 。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 , 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 。 但是 , 如果他人是“伙伴” , 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 你之所以一直纠结于伪善这个词 , 那是因为还没能理解共同体感觉 。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 。
而且 , 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 , 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 。
同时 , 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 , 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 , 做到“自我接纳” 。
本文插图
人际关系不顺利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 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 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
3. 从这一刻起 , 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 , 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 。 但是 , 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 , 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 。
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 , 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 , 也就是贡献感 。 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不能够获得贡献感 。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 , 还是希望特别差劲 , 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
本文插图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 。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 , 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
4.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 。
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 , 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 , 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 。
但是 , 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 , 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 , 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5.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 。 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 , 也能预测到未来 , 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 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 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 。 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 。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 , 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 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 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 , 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 。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 , 等时机到了就去做” , 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
本文插图
只要在拖延人生 , 我们就会无所进展 , 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 。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
但是 , 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
没有目标也无妨 。 认真过好“此时此刻” , 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 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 纠结过去、关注未来 , 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 , 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
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 , 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 。 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
本文插图
6. 人生的意义 , 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 。 但是 , 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 , 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
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 。 为什么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 , 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
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 。 所以 , 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 ,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 。
引导之星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 , 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 。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
本文插图
这一巨大理想就是: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 , 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
人生的“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 。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 , 即使有人讨厌你 , 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 , 那么你就不会迷失 , 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 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
本文插图
第 2 篇:少有人走的路整理自:《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之旅》作者:[美]斯科特?派克笔记整理者:冀红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 , 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 但是 , 它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 , 相反 , 它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 , 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一、自律
1. 问题和痛苦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 , 那么我们就会释然 , 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 人若缺少自律 , 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 。 在某些方面自律 , 只能解决某些问题 , 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
本文插图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 ,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 , 激发我们的勇气 。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 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的成长 , 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分页标题
“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风水岭 。 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 , 我们就能从痛苦中学到很多东西 。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 ”面对问题 , 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 , 他们会迎上前去 , 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 , 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
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 勇于承担责任 , 敢于面对困难 , 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
本文插图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 , 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 通过自律 , 在面对问题时 , 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 , 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
什么是自律?如何才能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简单的说 , 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 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
2. 延迟满足感
延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 , 先苦后甜 , 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首先 , 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 , 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 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 , 延迟满足感使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
3. 子不教 , 谁之过
孩子缺少自律 , 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 。 事实上 , 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常受到严厉的责骂和体罚 。 即便校友过错 , 父母也会怒不可遏:辱骂、威胁、恐吓、掌掴、脚踢、鞭打、拳击 , 可谓花样翻新 。
本文插图
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 因为它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 。 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 , 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 , 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 , 神圣而威严 。 父母的爱至关重要 。 即便家庭环境充满混乱 , 生活贫困 , 只要有爱存在 , 照样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 。
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 。 爱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 。
父母的爱 , 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 。 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 , 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 , 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好自己 。
本文插图
4. 解决问题的时机
忽视问题的存在 , 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 前面已经说过 , 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 。 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 , 若不解决 , 就会永远存在 , 阻碍心智的成熟 。
现在承受痛苦 , 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 , 将来的痛苦会更大 , 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
5. 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 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 , 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
很多人显然忽略了这个道理 。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 , 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
本文插图
避之唯恐不及 , 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 , 肯定于事无补;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 也不是明智之举 。
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 , 要由我来解决!”
相当多的人只想逃避 , 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 , 而是别人的缘故 , 或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 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 。 这绝不是我的问题 。 ”
6.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 , 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分页标题
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 , 让心灵充分成长 , 心智足够成熟 , 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 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
本文插图
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 , 你就会成为问题 。 ”
7. 逃避自由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 , 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 , 而我们却想要躲开这种痛苦 。 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 , 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 , 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
作为成年人 , 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 接受这一事实 , 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 , 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
8. 忠于事实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 杜绝虚假 , 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 。 我们越是了解事实 , 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 , 思维就越是混乱 。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 , 凭借这张地图 , 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 , 指引自己的道路 。
本文插图
如果地图准确无误 , 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 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 , 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 , 漏洞百出 , 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
9. 移情:过时的地图
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 , 只有通过自律 , 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 , 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 , 逐步成长 。
我们必须忠于事实 , 尽管这会带来暂时的痛苦 , 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 。 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感 , 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 , 并承受这一过程的痛苦 。
要让心灵获得成长 , 心智走向成熟 , 就要竭尽全力 , 不惜一切代价 , 完全忠于事实 。
本文插图
10. 迎接挑战
完全忠于事实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首先 , 它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 。
我们通过自身与外界的接触来认识世界 。 我们不仅要观察世界本身 , 也要对观察世界的主体(我们自身)进行反省 。
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 。 这也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的方法 。
人之为人 , 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本性 , 超越本性 。
11. 隐瞒真相
谎言通常分为两种:白色谎言和黑色谎言 。 所谓黑色谎言 , 就是彻头彻尾地撒谎 , 叙述的情况与现实完全不符;所谓白色谎言 , 其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 , 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 。 被冠以“白色谎言”的头衔 , 不意味着脱离了谎言的实质 , 并值得原谅 。
本文插图
在日常交往中 , 我们有时要开诚布公 , 有时则要抑制倾吐想法和感觉的欲望 。 那么 , 怎样做才不致违背忠于事实的自律精神呢?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原则:
1)永远不要说假话 , 避免黑色谎言;
2)除非是迫不得已 , 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 , 否则 , 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
3)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 , 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 , 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4)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 , 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5)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 。 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 , 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 , 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
6)评估的要领在于 , 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 。分页标题
7)最后一点需要铭记在心的是 , 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
12.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 , 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
要让心智成熟 , 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 。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
本文插图
13. 抑郁的价值
人们常常说起的“中年危机” , 是人生面临的诸多危机之一 。 30年前 , 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 , 曾列举出人生各阶段的八种危机 。 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 , 才能渡过危机 , 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
以下是对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的简单归纳:
1)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2)无所不能的幻觉
3)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
4)亲或母亲(或二者)的欲望
5)童年的依赖感
6)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7)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8)无拘无束的自由
9)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10)青春的性吸引力
11)长生不老的空想
12)对子女的权威
13)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14)身体永远健康
15)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本文插图
14. 放弃与新生
放弃自我 , 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 , 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 。 有一种暂时的放弃自我值得一提 , 因为这一种放弃是成年生活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 也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 。
这种技能我称之为“兼容并包” , 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 。 “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 , 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 , 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 , 实现自我平衡 。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 , 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 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之后 , 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 。
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 , 追求新鲜的未来 。
本文插图
【环球大佬|2万字深度|获得自由的底层逻辑:不怕被讨厌 敢于走窄门第 1 篇:被讨厌的勇气第 2 篇:少有人走的路】
面对陌生的人、事、物 , 我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 , 共同对我的需求和现实状况进行评估 , 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 。
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 , 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 , 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 , 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 。
在此过程中 , 我必须竭尽全力 , 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和巨大的勇气 , 不然的话 ,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 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
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 , 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 , 并且驻足扎根 。 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 , 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
兼容并包的道理在于 , 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 自律的过程 , 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
只有精确地管理现在 , 才可以赢得未来 。 打开环球链 , 进入真的区块链 。
本文插图
《环球链-区块链真相调查》
二、爱
1. 爱的定义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 , 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分页标题
所以 , 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 那么 , 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
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 , 这种力量就是爱 。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
爱 , 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 , 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 , 也很难触及它的本质 。
本文插图
爱 , 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 , 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 , 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
首先 , 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 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 。 如果不一致 , 就不是真正的爱 。
其次 ,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 爱 , 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 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 , 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 , 使自我更加成熟 。 换言之 , 我们付出的爱 , 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 , 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
第三 , 真正意义上的爱 , 既是爱自己 , 也是爱他人 。 爱 , 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 。
第四 , 爱需要付出努力 。
最后 , 爱是一种意愿 。
本文插图
2. 坠入情网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 , 只会给人带来孤独 。 有的人把自我界限当成是一把保护伞 , 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的人 , 因其童年生活都很不快乐 , 甚至遭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 ,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 , 外面的世界充满险恶 , 孤独和寂寞反倒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
但是 ,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渴望摆脱孤独 , 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 。
坠入情网算不上真正的爱 , 原因如下:
1)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 , 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 。
2)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 , 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 。
3)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 , 而不是有目的地促进心灵的成长 。
本文插图
坠入情网既然不是真正的爱 , 那么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坠入情网 , 是人类内在的性需求与外在刺激发生作用时 , 所产生出的典型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 其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的生殖机会 , 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 。
或者说 , 坠入情网是人类原始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 , 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的“陷阱“ 。
3. 依赖性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 。 患者由于在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 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 , 所以 ,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 。
真正的爱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 。 父母的生活缺乏自律 , 就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没有获得爱 , 就不会自尊自爱 , 更不会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 。
本文插图
4. 精神贯注
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 , 就是它与心智的成熟完全无关 。 过分依赖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滋养 , 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 只想自己过得丰富而充实 。
他们渴望快乐和享受 , 不能忍受成长的痛苦、孤独和寂寞 。 他们既不关心自己心智的成熟 , 也不关心别人心智的成熟 , 哪怕是他们依赖的对象 。 他们只关心别人是否能永远满足他们的需要 。
然而 , 值得注意的是 , 人们常常把过分依赖错当成“爱” , 而忽视了心智的成熟和心灵的进化 。
现在 , 让我们进一步来区分爱与依赖的本质 , 以便明确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精神贯注”都是爱 , 那些与心智成熟无关 , 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 ,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分页标题
真正的爱 , 不是单纯的给予 , 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
本文插图
5. 爱 , 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行动 , 是真正的付出 。 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 , 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 , 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 , 甚至还具有破坏性 。
真正有爱心的人 , 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 , 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 , 他们心中蕴藏的爱 , 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
真正的爱 , 需要投入和奉献 , 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 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 , 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 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 。 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 , 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 。
6. 关注的艺术
爱 , 最重要的体现形式 , 就是关注 。 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 , 就是努力倾听 。
本文插图
7. 失落的风险
勇气 , 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 , 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 , 克服畏缩心理 , 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
在某种意义上 , 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 , 也需要冒险 。
8. 独立的风险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 , 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
9. 爱与自律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 , 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 。 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 。
所有的爱 , 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 , 必然懂得自我约束 , 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
本文插图
三、成长与信仰
1. 科学与信仰
什么是科学的信仰呢?科学是复杂的世界观 , 它具备若干重要信条 。 所以 , 科学本身也是一种信仰 , 其重要信条包括:
1)宇宙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 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观察 , 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2)宇宙的运行遵循若干规律 , 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3)人类易受偏见和迷信的误导 , 在解释宇宙时易犯错误;
4)人类要形成世界观 , 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 , 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 , 由此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 。
四、恩典
1. 潜意识的奇迹
潜意识是一片神秘的领域 , 梦是它存在的最好证据 。
即便我们的大脑处于清醒状态 , 潜意识也会提供各种信息 , 与我们沟通 , 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问题 。
本文插图
2. 恩典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 , 我已经描述了许多不同的神奇现象 , 它们都具有以下几条共同点:
1)它们具有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 。
2)它们的具体作用机制要么仍旧未被人们完全了解(例如在身体抵抗力和梦境的例子中) , 要么完全不为人知(例如所谓的超自然现象) , 总之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已知的自然法则来解释 。
3)它们是人类世界中的普遍现象 , 在不同的人身上均会反复发生 。
4)尽管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识影响 , 但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观思维之外 。
本文插图
不管我们如何定义和描述它们 , 上面所说的那些“奇迹”都证明 , 我们的心智成熟会受到某种意识之外的力量帮助 。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种力量的本质 ,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项奇迹:地球生命作为一个整体的成长与发育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化 。分页标题
3. 进化的奇迹
心智的成熟就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进化模式 。 进化过程可以画成一座金字塔 , 结构最复杂但数量最少的有机生命体—人类—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 数量最多但结构最简单的有机体—病毒—处于金字塔的底部 , 如下图所示:
本文插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 进化的力量与熵的力量方向完全相反 。 在金字塔内部 , 我用竖直向上的箭头标出了这种“反自然”的力量 。
人类的心灵进化 , 也可以画成类似的金字塔图形 , 如下图所示:
本文插图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 , 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 , 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 , 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 。
4、熵与原罪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 , 只要克服懒惰 , 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 , 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 , 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 。
并非所有恐惧都等于懒惰 , 但大部分恐惧确与懒惰有关 。
可同新的信息较量 , 也不想吸收它们 。 他们抗拒现实的动机 , 固然源于恐惧 , 但恐惧的基础却是懒惰 。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 , 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 , 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
本文插图
5. 邪恶的问题
所谓邪恶 , 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 。
熵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 是人性极恶的体现 。 但是 , 熵不是一呼百应的领袖 , 无法集中起大多数人的力量 。
6. 意识的进化
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 , 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 。 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 。 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 , 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
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 , 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 。 但是 , 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 , 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 , 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 , 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 , 万古长青 。
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 , 即个人与上帝应当具有相同程度的认识 。
本文插图
7. 力量的本质
真正的自知自觉 , 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 我们踏出任何一步 , 都须有足够的耐心 , 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 。
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 , 脚踏实地 。 心智的成熟之路 , 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
我们的心智成熟到一定阶段 , 就会更加谦逊而快乐 。 我们知道自己的智慧源自潜意识 。 我们清楚“根”在何处 , 而我们的一切认知 , 莫不像流水一样 , 从潜意识的“根”源源而出 。
我们一切求知的努力 , 旨在于打破意识与上帝的界限 。 我们还知道 , 潜意识的“根”不属于我们自己 。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 END—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武卿及公司简介
本文插图
奇霖传媒创始人、CEO武卿
武卿:奇霖传媒创始人、CEO , 大型跨国媒体品牌《硅谷大佬》《环球链》《环球大佬》总制片人、主持人 , 奇霖资本创办人 , 科技财经节目主持人 。 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前调查采访人员 , 多项知名国际、国家大奖获得者 。 正和岛媒体专家 , 2017“中国十大品牌女性”荣誉获得者 。 长于视频 , 为该领域不可多得的模式研发、创作、运营皆强者 。
本文插图
北京奇霖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奇霖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是由知名调查采访人员武卿女士 , 于2015年创办的视频新媒体机构 。 奇霖聚焦全球新经济领域内 , 美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高地的领军人物和企业 , 以优质、高端视频内容的研发、制作为主业 , 构建以视频为核心的全媒体平台 。
- 中赫时尚北京花校|「商学院」3分钟掌握商业大佬的高超沟通力
- 环球旅游周刊|北京“降级”!世界上15家最美公园来“撩拨”
- 环球网国际|真会玩!德国举行露天泳池音乐会
- 环球车讯网|你知道吗?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长安CS75 PLUS、UNI-T
- 环球车讯网|这个新品牌推出的首款新车充满“家电风”,原来背后来头不小
- 环球车讯网|喜欢这台科技感十足的SUV?别忙出手~先看养车贵不贵
- 环球车讯网|我不光长得像牧马人 换芯之后动力更强,保养还不贵!
- 环球车讯网|你买车的企业今年会倒闭吗? 车市大逃杀模式已开启
- 旅游|国内最潇洒的夫妻,为环球旅行卖房卖车,十年走遍全球各个角落
- 环球风尚|夏季超燃运动风“王炸组合”!又飒又欲,简直A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