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6月15日 , 营口市政府召开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新闻发布会 。沈殿成 摄中新网营口6月15日电 (沈殿成)以“河上开放”现身、以“海上开放”振兴 , 山海关外的百年港城辽宁省营口市 , 正热情拥抱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群体“网红”和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 , 加速城市“第三次开放”进程:6月15日 , 采访人员在营口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 该市在全国各地网红经济千帆竞发的态势中 , 首个提出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 , 巩固和不断扩大先行优势 , 引领东北在这一新经济领域的主场地位抢早形成 , 探索“将市场拉回身边”的东北振兴新路径 。
营口河港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东北首个开埠口岸 , 让这座城市成为东北航运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 也让营口人对“枢纽经济”的热衷与执著一脉相承 。 改革开放后得风气之先 , 营口转身向海、以港兴市 , 打开了东北广阔腹地最近的出海通道 。 受国家顶层设计馈赠 , 营口近三年加入自贸区队列、建成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承担东北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 平台叠加自成体系 , 政策叠加释放红利 , 发展枢纽经济的实践经验越发丰富 。
文章图片
营口集“网红培育、内容制作、产品供应、经济效益转化”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初具规模 。沈殿成 摄北京联盟小编了解到高水平的开放实践 , 让营口率先感知“社交电商大踏步提升和替代传统电商”的新风向 , 也让营口人提早认清基础优势 , 厘清发展思路 。 颜值高又自带幽默感 , 普通话相对标准又敢侃善聊 , 事实证明“东北人”作为地域群体具备“网红优势” , 对于把社交能力变现销售渠道充满自信 。 聚集网红 , 就如同把市场拽回东北、拉到身边 , 既能在枢纽平台“大进大出”中萃取“价值落地” , 更能以销售倒逼生产扩张和产品转型 。
签约网红超13万人、形成高峰时段1600万粉丝同时在线巨大流量的营口 , 在东北地级城市中率先制定实施《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旨在营造尊重、自由、完善的网红经济发展气候 , 形成网红经济主导的“1+8”产业体系 。 直播电商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县域经济、商圈、跨境、展会、反向定制、手艺人互动耦合 , 对外实现“营货出营” , 将特色资源、产品、服务推向更广阔市场 , 对内收获“边际效应” , 凭渠道优势招商引资 , 实现“聚集之后再聚集” 。
从多位市领导化身带货主播 , 到各处闲置资产变身网红产业园、直播基地、创业孵化器;从“三水之乡”农产品在定价折扣政策中全面上线 , 到破题“接二连三”将直播带货延伸至制造业、文旅产业等领域;从完善监管部门、直播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监管和诚信认证体系 , 到职业院校建“网红经济学院”、设网红经济微学科 , 培养全产业链人才……营口思虑精致、有备而为 , 集“网红培育、内容制作、产品供应、经济效益转化”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初具规模 。
立足全局谋一隅一瞬 , 胸怀大局做差异细节 。 老边区“网红小镇”招牌下是一座5G覆盖的“全要素经济城” , “平台最优”的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建设“中国北方网红跨境电商自贸小镇” , 鲅鱼圈区用“红旗大集”“鲅鱼公主”等IP讲好山海故事 , 大石桥市“官媒主播+草根网红”模式收获多重效应 , 盖州市“公益网红”为农民谋富路 , 站前区携手国内首家网络视听从业人员培训单位建设网红人才培训基地 , 西市区将百年老街作为网红经济发展“背景墙”……各县(市)区综合运用税收、办公场地、补贴、奖励、荣誉称号等手段 , 吸引MCN机构、网红工作室、知名主播等市场主体 , 集结形成规模效应、口碑效应 。
一方面以信息流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 , 一方面汇集网红“自带流量”做大“城市流量” , “网红经济之都”本身也将成为“网红” 。 营口市领导表示 , 营口要以更大的城市建设力度匹配城市发展资源禀赋的快速集聚 , 打造一系列网红“打开区” , 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焕新” 。 (完)
【MCN|百年港城辽宁营口首提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编辑:苏亦瑜】
稿源:(中国新闻网)
【】网址:/a/2020/0615/010news292621.html
标题:MCN|百年港城辽宁营口首提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