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当前 ,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 大部分地方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 然而 , 半月谈采访人员近日采访发现 , 有些地方部门在复工审批中设置层层关卡 , 甚至漫天索要各类证明 , 敷衍塞责以求免责 , 企业为复工跑断腿、磨破嘴 , 直呼“一证难求 , 行路难” 。
【「复工」办证陷入“死循环”,企业复工咋这么难?】东部某沿海城市的一名企业主陈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企业在城东的港口 , 300多名员工有一半住在城西区 。 因为城西确诊的病例较多 , 住城西的人到城东区必须办理跨区通行证 。 企业复工至少需要办员工出入小区通行证、人员进城东区通行证、单位复工许可证等3个证 。 按说 , 实行通行许可、加强防控本没有错 ,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 , 仅这个通行证就要来回跑6天 。 期间 , 要到社区开居住证明 , 到有关部门开员工14天活动轨迹的证明 , 到工信部门开企业复工证明 。
让陈先生为难的是 , 各部门为了免责 , 竟然开启了“循环证明模式”——开A证明先要有B证明和C证明 。 “这样要求 , 我们一个证明都开不出来!企业一直没停产 , 不存在复工 , 谁给开复工证明?”更让他无所适从的是 , 开具证明的具体要求不公开 , 都是口头传达 , 有的证明今天给开 , 第二天再去就说不给开了 。 陈先生感慨 , “这不是把企业卡死了吗!”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 , 部分企业主都有类似的苦恼 。 有的企业生产和办公地点分在不同市区 , 因各地防疫要求不同 , 各部门间缺少协调 , 而没法统一复工;有些社区强行阻拦居民外出上班 , “出去以后就别想回来了”;有些部门动辄祭出“上级要求”“上级‘口头’通知”等名目 , 拒绝履行相关职责 , 还以“疫情期间 , 怎么做都不为过”为不作为开脱 。
企业主们认为 , 中央对统筹防控疫情和做好复工工作有明确要求 , 企业也满足了复工的条件 , 地方没有理由阻拦企业复工复产 。 但是 , 部分地方部门层层加码搞严控 , 面对职责所在竟然踢皮球 , 把中央的“好经”给“念歪了” 。 为了复工 , 有的企业主只能托关系、走后门 , 滋生出各种乱象 。
各类证明堵住了企业复工复产之路 , 背后是部分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不担当、不作为 , 甚至还有乱作为 。 某些地方干部 , 明知中央要求因地制宜、有序复工 , 却抱着不做不错的心理 , 不肯“行自我始”主动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某些职能部门 , 以“处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由 , 拒不履行法定职责 , 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某些基层工作人员 , 在疫情严控时承担了严管严打的职责 , 却倚职弄权、耀武扬威甚至从中牟利 , 败坏了社会风气 。 这些乱象 , 恰是干部队伍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疫情时期的沉渣泛起 , 值得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严厉查处 。
诚然 , 既要防控疫情 , 又要保障生产生活 , 地方政府部门和基层干部也有两难:严格防疫 , 限制人员流动 , 看起来更安全 , 企业和群众却有意见;放松要求 , 大家都方便了 , 但万一出现集聚性感染 , 问责肯定少不了 。 然而 , 这种“两难” , 并非不可调和 , 更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 中央已明确要求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 ,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 面对疫情发展的新形势 , 摸清本地实际情况 , 找好自己所处方位 , 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 相关部门和有关干部 , 绝不能畏缩不前 , 更不能让防疫、生产“两手抓”沦为企业和群众所不齿的“一手抓防疫 , 一手捂乌纱” 。
防疫是一场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 。 如何平衡多元公共政策目标 , 检验着政府的治理水平和领导干部的能力担当 。 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防控手段精准化 , 探索让“两手抓”不相冲突的可操作、可持续之策 , 同时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 。
半月谈评论员 陆华东 杨绍功 北京联盟注意到【编辑:苑菁菁】
稿源:(半月谈)
【】网址:/a/2020/0222/010news226284.html
标题:「复工」办证陷入“死循环”,企业复工咋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