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梅兰芳主动授艺,“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


●5岁学艺、7岁登台、14岁担纲主角、22岁倡议组建新式剧团 , 从旧社会唱到新中国 , 从稚气孩童唱到满鬓如霜 , 代表作“一挂两花”久演不衰——豫剧“马派”艺术创始者马金凤的一生就是一部梨园传奇
●抗美援朝时期 , 她挥洒满腔家国情怀 , 参与创作新戏《穆桂英挂帅》 ,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的嘹亮唱腔曾回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之上 , 也曾深深打动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 并促成一段动人的师生情谊
●老舍先生在诗中赞她是“歌舞全能手 , 悲欢百炼材” , 她却从未以名角儿、大腕儿自诩 , 而是始终扎根群众、敬畏舞台 。 为了保证演出效果 , 她弄断了自己的一颗虎牙 , 也曾剪烂过价格不菲的羊绒毛衣 。 将近期颐之年的她 , 已经说不清自己的年纪 , 却还清楚地记得《穆桂英挂帅》的每一句唱词
●“我的生命在舞台上” , 这是这位98岁的老人对观众、对她为之奉献一生的豫剧艺术的深情告白

央视网|梅兰芳主动授艺,“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
本文插图

央视网|梅兰芳主动授艺,“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
本文插图
本报采访人员桂娟、史林静
“马先生 , 您今年多大了?”
“我也说不上来 。 ”
“您有几个子女啊?”
“啊 , 这个也记不得了 。 ”
“马先生 , 唱唱您的‘穆桂英挂帅’吧 。 ”
“好啊 。 ”
马金凤慢慢坐直了身子 , 满头白发一丝不乱 , 凝气聚神唱道——“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 头戴金冠压双鬓 , 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 , 提起马金凤 , 戏迷的脑海里定会浮现出那个头戴凤冠、手持令箭 , 背靠“穆”字帅旗 , 威风凛凛的巾帼英雄穆桂英 。
1954年 , 为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 , 马金凤的“辕门外三声炮”“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成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 正是这种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了台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 自此结下深厚的师徒情谊 。
1959年3月 , 梅兰芳先生将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成京剧 , 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 , 也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 。
1963年 , 老舍先生在《观豫剧〈花打朝〉》中评价马金凤:“大众喜开颜 , 洛阳金凤来 。 打朝潮笑谑 , 挂帅奋风雷 。 歌舞全能手 , 悲欢百炼材 。 长安春日夜 , 鼓板绽红梅 。 ”
从5岁学艺、7岁登台 , 马金凤创立了豫剧“马派”艺术 , 使其成为跨世纪的民族艺术瑰宝 。 她带剧团进山村、下工厂、到边防前线 , 一生深入乡村基层 , 始终扎根人民 。 在戏曲道路上走过91年的马金凤获得过“中国豫剧名旦功勋杯” , 享有“终身艺术成就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各种荣誉 。
这名视戏如命、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 98岁高龄的老人深情地说 , “我的生命在舞台上 。 ”
天资后补 , 硬是从“四句撑”练成“金嗓子”
“四句撑”是说她没有好嗓子 , 登台总唱不过四句而常常被轰下台 。 受此打击 , 马金凤用无数个黎明喊出新嗓子 , 轰动了四乡
初夏的一天 , 与马金凤先生的视频接通后 , 她正坐在三楼的阳台上晒太阳 , 半眯着眼望向窗外 。
刚刚的一段“穆桂英挂帅” , 尽管声音没那么脆亮了 , 但戏词一字不差 , 眼睛里闪着光芒 。 “我的母亲很多事都记不得了 , 除了戏 。 ”儿子马建新说 。 如今跟儿子定居青岛的马金凤 , 每天晚上8点半 , 都会守在戏曲频道前 , 认真地听一会儿戏 。
“这个嗓子不错 , 那个水袖抖得好 , 这个装扮得俏……”一天都不怎么开口的马金凤 , 会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屏幕 , 吹拉弹唱、悲欢离合 , 仿佛在回忆她曾经的过往 。分页标题
马金凤原名崔金妮 , 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 , 5岁随父亲学艺 , 7岁登台配戏 。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 马金凤小小年纪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 父亲得重病去世后 , 马金凤曾三次被卖给戏班子 , 直到她的母亲辗转找到戏班 , 苦苦哀求班主 , 又得人相助 , 才赎了身 。
那个年代梨园锦绣、人才辈出 , 但马金凤天资并不突出 。 很多人知道马金凤是“7岁红” , 却不知道年少的她 , 还有过两个绰号:“四句撑”和“一脚蹬” 。 “四句撑”是说她没有好嗓子 , 登台总唱不过四句而常常被轰下台 。 “一脚蹬”是马金凤12岁那年 , 上台唱《秦英征西》 , 唱到一半时嗓子全然没了声音 , 在台侧的戏班主气得跑上来 , 一脚把马金凤蹬下了台而得名 。
这两个绰号对马金凤刺激很大 。 后来她跟着母亲进入河南开封兰考县的一个戏班 , 不信命的马金凤一边跟随戏班演出 , 一边坚持练嗓子 。 为了让马金凤能够早起练嗓 , 母亲三年多一直和衣睡在马金凤旁边 , 经常一夜起来几次看月亮 , 生怕睡过了时间 。
练嗓子 , 最好在靠山靠水的地方 , 有合适的空气湿度 。 但兰考是个风沙侵害严重的地方 , 找这样的环境谈何容易?马金凤母女干脆想了个办法:找来一个大瓦罐子 , 装上水 , 每天天不亮她们俩就抬着水罐 , 来到兰考县城墙边的荒地里 , 马金凤跪在水罐旁 , 对着罐口喊 , 利用水汽润嗓子 。
由于天天趴在水罐上喊嗓 , 马金凤额头压出一道深深的辙印 , 至今留有痕迹 。 这样坚持三年多 , 马金凤终于喊出了一条清脆圆润、高低自如、水灵通达的“金嗓子” 。 作家张朴夫在《洛阳牡丹马金凤》一书中这样描写马金凤喊出嗓音后的心境:金凤像跋涉在浩瀚沙漠里忽然听到了叮咚的泉流声 , 像熬过茫茫黑夜看到黎明的曙光……
“人称我‘金嗓子’ , 我原本哪里有金呢 , 不过是从沙里淘出来的 。 ”马金凤常对人说 。
马金凤用无数个黎明喊出的新嗓子 , 轰动了四乡 。 14岁那年 , 一直配戏的马金凤开始担当剧目主演 , 从此 , 这只沙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 从旧社会一直唱到新中国 。
心系前线 , “穆桂英挂帅”一炮打响
为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 , 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 。 “辕门外三声炮”的旋律回荡在“长江号”的上空
1950年 ,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 , 那时的马金凤已经成为一个名角儿 。 这个经受旧社会的艰辛和磨砺的豫剧名伶 , 在人民艺术的天地里 , 如金凤出笼 。 她感觉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 越来越多的新鲜事 , 是马金凤在过去20多年里 , 从来没有见过的 。
从这个时候开始 , 她的心里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想法:能不能组建一个完全新式的剧团 , 彻底改变原来的老戏班子 。 1950年 , 在马金凤的倡议下 , 两个传统老戏班合并成中原豫剧团 。 当时乡亲们管它叫新式样:一个没有老板、没有戏班主、没有演员买卖交易的新式剧团 。
“解放了 , 咱们还能到处流浪搭班唱戏混穷吗?咱们要定下心来 , 扎个营立个家 , 认认真真地唱戏 。 ”马金凤说 。
马金凤带着这个崭新的剧团四处演出 , 越唱越红火 , 后来中原豫剧团升格成商丘专区人民剧团 。
就在这一时期 , 抗美援朝开始了 。 河南豫剧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 豫剧演员常香玉为了支援前线 , 在全国范围内巡回义演 , 并且用演出的收入捐赠了一架战斗机 , 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
马金凤觉得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 。 她满怀编排新戏的创作热情 , 《穆桂英挂帅》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的 。 该剧由豫剧传统剧目《老征东》改编而来 , 唱的是北宋年间 , 辽东安王兴兵中原 , 穆桂英在辞朝隐居的佘太君爱国热情感召下 , 捐弃前嫌 , 以国家利益为重 , 重披战袍挂帅出征的故事 。分页标题
马金凤带着参与创作的《穆桂英挂帅》开始了华东地区巡演 。 自1953年11月初至1954年6月2日 , 历时7个月 , 途经南京、上海、杭州和徐州等多个地方 。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豫剧团第一次较长时间的出省演出 , 受到沿途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 。
适逢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 为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 , 1954年2月 , 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 。 “辕门外三声炮”的旋律回荡在“长江号”的上空 , 舰艇官兵欢声雷动;穆桂英“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的誓言与海军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交织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
剧团在上海的最后几场演出要结束了 , 剧场里来了一个人 , 他从头到尾看完整出戏 , 这个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 剧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梅兰芳 。 1959年3月 , 梅兰芳先生将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成京剧 , 作为他对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 , 也是梅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 。
《穆桂英挂帅》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 , 盛演不衰 。 正是强烈的家国情怀、个性鲜明的剧中人物、酣畅淋漓的大段唱腔以及演员独特的表演成就了这出豫剧名剧 。
那个时候的艺术家 , 总是奔赴在祖国需要的最前线 。 无论是戎马倥偬的军旅前线 , 还是工业勃兴的建设浪潮中 , 马金凤用这出戏曲激励了无数奉献者、建设者、奋斗者 。 从此 , 马金凤的名字与《穆桂英挂帅》紧紧连在了一起 。
突破自己 , 从“穆桂英”到“程七奶奶”
梅兰芳特意捎信给马金凤 , 请她到南京去看他的戏 , 并提前到后台看他化妆 。 “梅先生轻易不让旁人看他化妆 , 你是个例外”
20世纪50年代 , 上海、南京之行 , 马金凤心窗大开 。
1954年 , 在上海看完演出后的第二天 , 梅兰芳就把马金凤请到了自己家里 。 一代京剧大师与一代豫剧大师完成了一次“艺术对话” 。
“梅兰芳先生评价母亲嗓子很好 , 但水袖功夫不够 。 ”马建新说 。 与京昆相比 , 当时的豫剧在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显得比较粗糙 , 因此 , 梅兰芳在这些方面给马金凤提了许多建议 。 为进一步丰富马金凤的表演功力 , 梅兰芳还给马金凤买了程砚秋、盖叫天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戏票 , 让她去感受和借鉴其中的表演和唱法 。
此后 , 梅兰芳又特意捎信给马金凤 , 请她在上海的演出结束之后 , 到南京去看他的戏 , 并提前到后台看他化妆 。 “梅先生轻易不让旁人看他化妆 , 你是个例外 。 ”当时 , 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对马金凤说 。
梅兰芳的言传身教 , 沪宁各剧种群芳争艳 , 马金凤仿佛走进一座珠玑遍地的艺术宫殿 , 她不再安于唱“土”戏 。
过去的“土” , 是没有条件对旧戏进行沿革 , 而今 , 人民做了时代的主人 , 演员肩负发展艺术的责任 , 一种强烈的学习和创新愿望在马金凤心里涌上来 。
“基于对豫剧《穆桂英挂帅》新的理解 , 母亲开始运用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塑造穆桂英 。 ”马建新说 , 她打破传统行当程式的约束 , 将青衣、刀马旦和武生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 , 使这位气宇轩昂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 她的创新成果在戏曲界被广泛认为是创立了一个新行当:“帅旦” 。
《穆桂英挂帅》的成功给马金凤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 她不停地到各地演出 , 获得很多机会和荣誉 。 但是很快 , 马金凤内心开始不满足 。
1962年 , 马金凤再次应邀到北京演出 。
“该拿的奖拿了、电影也拍了 , 毛主席都看过两次演出 , 再进北京 , 还演那穆桂英?”马金凤琢磨着一定要排个新戏 , 给人们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 。
马金凤把自己曾经演过的戏悉数一遍 , 最后 , 从500多场戏里选取了《花打朝》 。 “这是一个豫剧传统剧目 , 讲的是程咬金的夫人程七奶奶进京告御状的故事 。 ”马建新说 , 这出戏很多艺人们都演过 , 剧中人物程七奶奶王月英归“彩旦”或“丑旦”行 , 贴歪鬓 , 脸颊勾“小豆芽” , 说的多 , 唱的少 。分页标题
为满足新时代和剧中人物的要求 , 马金凤请来了著名剧作家杨兰春执导排演 。 杨兰春把程七奶奶定义为喜剧人物 , 增加了许多正义的元素 , 并为她专门设计了诙谐的出场方式 。
然而 , 创造一个全新形象的程七奶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从威风凛凛的大元帅穆桂英到嘻哈泼辣的程七奶奶 , 面对如此大的角色反差 , 马金凤一时还无法适应 。 她曾回忆说 , 全团同志都看着我笑 , 他们越笑 , 我越不好意思 , 就越演不了 。
后来 , 在杨兰春的启发下 , 马金凤终于明白 , 之所以进入不了角色 , 是自己放不下名演员的架子 。 “把脸抹下来 , 放在口袋里 。 ”思想问题解决了 , 表演上的技巧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
马金凤把程七奶奶演活了 , 这个爱说爱笑、嘻嘻哈哈、粗中有细、见义勇为的程七奶奶很受群众欢迎 , 特别是在农村演出 , 一些老人连看三场都不过瘾 。 通过排演《花打朝》 , 马金凤在表演艺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
1963年 , 由“穆桂英”变成“程七奶奶”的马金凤又进北京了 , 再次引起戏剧界轰动:中国剧协为这出戏专门举行了座谈会;老舍先生看了这出戏 , 写下《观豫剧〈花打朝〉》一诗 。
“马老师一生中的表演和演唱都是在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 借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声面 。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 。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 , 马金凤开拓创新 , 突破了旧时代艺人门户之见的藩篱 , 博采众长 , 形成了豫剧“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 。 其代表作“一挂两花”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广为流传 , 久演不衰 。
“马金凤所创造的豫剧‘马派’艺术 , 基本包含了豫剧所有的地域分支 , 创造的人物形象广泛吸纳、自成一体 , 这也构成了豫剧‘马派’艺术的丰富性和珍贵性 。 ”戏剧评论家刘景亮说 。
敬畏舞台 , 一颗折断的虎牙作证
“大娘 , 让你们受累了 , 金凤就在这里给你们唱!”说着 , 马金凤站在路边 , 迎着山风唱起了《穆桂英挂帅》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 , 马金凤笑的时候右上角一颗虎牙是断的 。 每说起这件事 , 马金凤都很不好意思 。
那是1940年 , 当时社会上流行镶金牙 , 笑的时候露出来是个装饰 。 18岁的马金凤已经成角儿 , 也正是爱美的年纪 , 便跑到集市上也镶了一颗 。 刚镶完 , 还没走回剧团 , 想起来接下来有一场戏要演秦香莲 。 “那是个苦角色 , 怎么可能有金牙 , 观众看了成什么样子 。 ”马金凤硬是不顾劝阻折回去取下金牙 , 致使牙齿受损 , 留下缺憾 。
这种对于群众和舞台的敬畏 , 贯穿马金凤整个演艺生涯 。
1981年 , 年近60岁的马金凤去北京演出 , 正值夏天 , 为了保护戏装不被汗水浸透影响效果 , 她用两块塑料布贴在前后身上 , 结果捂出了一身痱子 。
为了保障演出视觉效果 , 不管多冷的天 , 马金凤戏服里都只穿一层单衣 。 一年冬天 , 70多岁的马金凤在北京演出 , 女儿马汎浦给她买了一件羊绒毛衣 。 扮完装的马金凤发现毛衣忘记脱了 , 当即让人拿剪刀从背后剪开 。 这让马汎浦心疼了很久 , “那么贵的毛衣 , 说剪就给剪了 , 以后啥都不给你买了 。 ”
马汎浦说着气话 , 但她知道 , 在母亲眼里 , 除了观众的喝彩 , 啥都不值钱 。
每次演出前 , 马金凤都会提前4小时扮装 , 这个习惯一直到她80多岁登台还没有改变 。 “老师每次都是自己画 , 穿上戏服后 , 她就不再坐下了 , 怕戏服坐皱了不好看 。 ”马金凤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关美利说 , 虽然有人劝说衣服后面不碍事 , 但老师却说有些动作是要背对观众的 , 一点都马虎不得 。
虽是豫剧大师 , 马金凤生活却很简朴 。 她不但与烟酒无缘 , 甚至稍带刺激油腻的食品都不沾不尝 , 一碗白面汤加鸡蛋吃了一辈子 , 就连做儿女的也是最近几年才知道母亲其实也爱吃肉 。 马金凤常说:“我不怕嘴受屈 , 就怕嗓子出问题不能唱戏 。 ” 分页标题
退休之后 , 马汎浦开始跟着母亲 , 陪她演出 , 照顾起居 , 也慢慢理解了她对剧团的严格和对自己的苛刻 。 “我是人民的演员 , 必须到人民中间去 , 到群众中间去 , 到观众中间去!”这是马金凤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
她经常组织小分队到那些偏僻山村、交通不便的地方演出 。 有一次 , 剧团在河南偃师农村演出完后返回县里 , 山路上遇到两位白发老大娘 , 拄着手杖打听剧团的消息:
“你们知道马金凤还在村里吗?”
“大娘 , 我就是马金凤 。 ”
原来 , 两位大娘喜欢听马金凤唱戏 , 听说她来演出 , 就带着干粮从家追到城里 , 又从城里追到村里 , 却还是没赶上 。 马金凤听后说:“大娘 , 让你们受累了 , 金凤就在这里给你们唱!”说着 , 马金凤站在路边 , 迎着山风唱起了《穆桂英挂帅》 。
洛阳的一位老戏迷说 , 那个时候听戏的群众能跑几十里路 , 扶老携幼 , 连出嫁的闺女都得接回来 。 “老百姓都是散戏了还不走 , 一直等到马金凤卸了装 , 从化装到唱再到卸装 , 直到实在没啥看了 , 妥 , 回家吧 。 ”这个戏迷说 。
作为老一代中唯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 , 马金凤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 她常说:“穆桂英能53岁又出征 , 我为什么不能花甲之年出征呢!”
“支撑马老师一生创作的力量除了对戏剧的热爱 , 更重要的是对人民和国家的赤诚、对戏曲的担当和使命 。 她从旧社会走来 , 对国家、对人民始终有一份感恩 。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李学庭说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 马金凤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 “马金凤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 不仅是因为她的唱腔和表演 , 更重要的是她有着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一贯身体力行的戏德 。 ”李树建说 , “艺术创作一百跳一千跳 , 最后一跳是深入基层 , 扎根人民 ,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这也是马金凤留给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财富 。 ”
甘为人梯 , 致力民族艺术传承
曾经 ,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马金凤收了关门弟子”的传闻 。 马金凤听说了哈哈大笑:“马金凤不关门 , 谁来学都欢迎 , 需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
1957年秋 , 梅兰芳先生到洛阳演出 , 与马金凤再次见面 。 梅兰芳把他常用的凤冠赠给她 , 作为师徒关系的见证 , 此后马金凤的名字正式列入《梅兰芳弟子录》中 。
“一人红 , 红一点;大家红 , 红一片 。 ”马金凤重视人才培养 , 一生惦念振兴戏曲、传承民族艺术 , 直至耄耋之年还执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 “洛阳被称为牡丹之乡 , 是因为牡丹得到了历代培植 , 才能万紫千红、群芳争艳 。 ”在马金凤看来 , 豫剧的花园里 , 也要呈现这样的局面 。
马金凤带团到基层演出 , 地方剧场负责同志提出 , 让她场场主演 。 马金凤却说:“场场演我倒不怕累 , 但你们也要看看俺学员的戏 , 他们不比我唱得差 。 ”
在农村演出时 , 往往一天演两场 , 马金凤就给自己安排日场 , 让学生唱晚场 。 马金凤说 , 晚场戏观众来得多 , 是青年演员显身手的机会 , 白天的观众大都是走不了夜路的老人 , 唱戏也可以照顾他们 。 每次有新戏 , 马金凤都在学生主演时 , 自己选个配角 , 目的是同台演出更能了解情况 , 便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技艺 。 “老师始终想着尽可能地多给我们机会 , 提携一些好苗子 。 ”马金凤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柏青说 。
有些学生一度热衷于参加各类比赛 , 马金凤劝诫说 , 上电视成名快 , 却始终和群众隔着屏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 要多走到人民群众当中 , 好的口碑是一个村一个村唱出来的 。
“老师一生视戏如命 , 如今年纪大了 , 有时候见人可能认不清 , 但聊几句总能聊到戏上 。 ”关美利说 , 每次有弟子来看望她的时候 , 她都会让大家现场唱一段 , 品一品 , 抠一抠 , 挑挑毛病 , 叮嘱改进 。分页标题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 , 马金凤如春催桃李 ,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梨园后生 , 收徒和学生160多名 。 一大批中青年戏曲演员在马金凤的言传身授下 , 艺术上迅速成长 , 活跃在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广阔天地中 。
“当老师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一生的本领时 , 我们这一代也就肩负起继续传承的重任 。 ”2005年 , 马金凤从洛阳豫剧团离开后 , 关美利接过了老师这一棒 , 同时接过来的还有老师的叮嘱:不能骄傲 , 继续努力 , 好好唱戏 , 唱好戏 。
曾经 , 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总会出现“马金凤收了关门弟子”的传闻 。 马金凤听说了哈哈大笑:“马金凤不关门 , 谁来学都欢迎 , 需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
马金凤从前辈汲取了技艺 , 她薪火相传并提携后起新秀;她从人民群众那里收获了一生荣誉 , 希望毫不保留地回馈给国家和人民 。
最近一年来 , 马金凤的家人在整理她的物品 ,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与戏曲有关 。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艺人 , 在剧团的时候 , 演出补贴和所有职工一样 , 从不搞特殊 。 ”马建新说 。 由于常年在外演出 , 马金凤没有固定的住所 , 洛阳家里仅有的家具也是马建新结婚的时候找人打的 。
【央视网|梅兰芳主动授艺,“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现在 , 物品清单已经列出来了 , 我们决定全部上交国家 。 ”马建新说 , 她是人民的演员 , 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回归人民 , 而我们子女要做的就是帮助她完成这个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