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人间六月天 , 荼蘼花开正好 , 菡萏香满湖 , 蝉鸣林间风清透 。 夏至来临的那天 , 昼最长夜最短 , 绚烂的日光下草木葳蕤 , 万物恣意生长 。 花木繁盛果蔬丰饶的初夏 , 除了燠热的的烦恼之外 , 一切都是美好的 。
“星繁愁昼热 , 露重有荷香” , 古人开始期盼星夜下一缕长风 , 送来十里荷香 。 夏天也是味蕾撒欢的季节 , 在风雅的古人眼里 , 山水可入画 , 花木可入馔 , 向来豪迈的辛弃疾曾写过 , “千峰云起 , 骤雨一霎时价 。 更远树斜阳 , 风景怎生图画 。 青旗卖酒 , 山那畔、别有人间 , 只消山水光中 , 无事过这一夏 。 ”
无事过这一夏 。 无事并非真当无聊 , 悠悠然朝饮坠露 , 夕餐落英 , 槐叶作淘 , 荼蘼入粥 , 一饮一啄皆风雅 。 花木有灵 , 本草食养 , 注重养生的古人在六月都吃些什么呢?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荼蘼花开
槐叶冷淘
冷淘是古代的凉面 , 从唐代开始流行 , 一直到清代 。 《唐会要》中记载“夏月 , 冷淘、粉粥” , 唐代流行的是槐叶冷淘 。 杜甫曾经为这道夏日消暑名吃写过一首长诗:
“青青高槐叶 , 采掇付中厨 。 新面来近市 , 汁滓宛相俱 。
入鼎资过熟 , 加餐愁欲无 。 碧鲜俱照箸 , 香饭兼苞芦 。
经齿冷于雪 , 劝人投此珠 。 愿随金騕袅 , 走置锦屠苏 。
路远思恐泥 , 兴深终不渝 。 献芹则小小 , 荐藻明区区 。
万里露寒殿 , 开冰清玉壶 。 君王纳凉晚 , 此味亦时须 。 ”
槐叶冷淘的做法比如今的凉面讲究 , 杜甫已写得明明白白:采摘夏日长得高的上好槐叶 , 用开水略浸 , 研细滤清汁 , 和面作淘 。 《山家清供》中依杜诗所云 , “乃以醯、酱为熟齑 。 簇细茵 , 以盘行之 , 取其鲜碧可爱也 。 ”用醋、酱做成调味汁 , 青碧可爱的冷淘细细密密盘起 , 让人食指大动 。 “君王纳凉晚 , 此味亦时须”这可不是山野村夫的果腹粗食 , 坐拥天下君王都视若珍宝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槐叶冷淘
古人讲究食药同源 , 槐实皆性寒凉 , 槐叶槐花皆可入馔 , 有凉血止血之功 。 正因槐叶有凉降之性, 而冷淘正是为消夏解暑而制 , 在杜甫的感官中 , “碧鲜俱照箸”是惹人垂涎的色 , “经齿冷于雪”是求之不得的凉 , 也难怪君王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 , 都少不得槐叶冷淘这人间至味 。
食槐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 南方消暑甜品中有一道槐花粉 , 色泽嫩黄口味清甜 , 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 槐叶冷淘流行于唐宋 , 绝迹于清代 。 根据清代文人的笔记资料 , 北京城夏天"家家俱食冷淘面·····各种花色冷面 , 惟不用槐叶或甘菊 , 因而无其青翠可爱的颜色 。 ”
鲜碧可爱的槐叶冷淘 , 杜甫食过 , 林洪食过 , 之后的文人雅士不晓得有没有这样的口福了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荼蘼粥
红楼梦中有“开到荼蘼花事了” , 苏轼曾有诗云 , “荼蘼不争春 , 寂寞开最晚 。 ” 桃红梨白杏花俏 , 争春卖俏好不热闹 。 春天烂漫的诸花 , 挨至立夏 , 都免不了林花谢了春红的残败 。 此时 , 却有一种花开正好 , 那便是荼蘼 , “好春虚度三之一 , 满架荼蘼取次开 。 有客相看无可设 , 数枝带雨剪将来 。 ”
荼蘼入酒 , 古之已有 。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记载了一种风雅的游戏 , 荼蘼花开正盛 , 文人坐在花架下饮酒 。 风吹花落 , 荼蘼花瓣掉在谁的酒杯里 , 谁就必须干杯 。 有时风拂花散 , 满落盈杯 , 举座皆饮 。分页标题
春末夏初 , 荼蘼花可酿酒 , 入粥倒是少见 。 喜爱山林珍味的林洪 , 就是有这样的口福 , 这次荼蘼粥奇遇被他写入了《山家清供》:一日适灵鹫 , 访僧苹洲德修 , 午留粥 , 甚香美 。 询之 , 乃荼蘼花也 。 其法:采花片 , 用甘草汤焯 , 候粥熟同煮 。 又 , 采木香嫩叶 , 就元焯 , 以盐、油拌为菜茹 。 僧苦嗜吟 , 宜乎知此味之清切 。
很多人认为荼蘼不能吃 , 林洪某日前往灵鹫山拜访僧人苹洲德修 , 对方中午留他午餐 , 招待他一顿香美非常的粥 , 一问才知道是荼蘼粥 。 其实做法很简单 , 采下荼蘼花瓣 , 用放入甘草的热水焯过 , 等粥熟了一起煮 。 佐粥的小菜是木香的嫩叶 , 也是直接放水中焯 , 用油盐拌食 。
甘草调出甘甜的味道 , 荼蘼花香馥郁 , 木香嫩叶苦中回甘 , 僧人午间清淡的粥食 , 可不正解了正午的暑热?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碧筒酒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 ”莲浑身都是宝 , 白莲清雅可玩赏 , 莲实、藕根可入馔 , 就连荷叶都有它的妙用 。 以叶当杯 , 荷香染酒 , 岂不是妙哉 。 荷叶饮酒被写入不少典籍里 , 这是“碧筒酒” 。 老饕林洪暑日曾复刻妙饮碧筒酒的场面 , 写入《山家清供》:暑月 , 命客泛舟莲荡中 , 先以酒入荷叶束之 , 又包鱼鲊它叶内 。 俟舟回 , 风薰日炽 , 酒香鱼熟 , 各取酒和鲊 。 真佳适也 。 坡云:“碧筒时作象鼻弯 , 白酒微带荷心苦 。 ”坡守杭时 , 想屡作此供用 。
将酒倒在碧绿的荷叶中包起来 , 饮酒时将荷叶刺破 , 酒由荷叶的柄流入口中 。 林洪曾在暑日约上三五好友泛舟莲荡 , 带上碧筒酒 , 用荷叶包上鱼鲊 。 兴尽回舟中 , 酒香鱼熟 , 那带着荷叶清香的佳酿入口 , 何等惬意 。 酒酣畅快之际 , 还不忘cue一回苏东坡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东坡先生也是位老饕 , 也跟林洪一样携友人泛舟畅饮碧筒酒 , 曾写《泛舟城南》:“碧筒时作象鼻弯 , 白酒微带荷心苦 。 ”
荷叶的柄弯曲如象鼻 , 酒沾染荷叶清香 , 略带着莲心的苦意 , 别有一番韵味 。 这种别致的喝酒方法 , 并非宋人所创 , 早在魏晋时期 , 济南刺史郑悫发明了碧筒杯 。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 , 魏正始中 , 郑悫每到夏天都带着宾客到船上避暑 , 他发明这种喝法 , 并将其命名为“碧筒杯” 。 后来碧筒酒在民间蔚然成风 , 就这么一直流传下来 , 到宋代杭州人西湖纳凉 , 采荷当杯 , 喝的就是碧筒酒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莲房鱼包
莲房鱼包
蔬果花木入馔 , 可解夏日燠热热 。 佐以花果烹制荤腥 , 解腻生津 , 开胃消食 。 古人有一道菜叫“莲房鱼包” , 顾名思义 , 用莲蓬蒸鱼 , 《山家清供》里记载这道菜的做法:“将莲花中嫩房去穰截底 , 剜穰留其孔 , 以酒、酱、香料加活鳜鱼块实其内 , 仍以底坐甑内蒸熟 。 或中外涂以蜜 , 出碟 , 用渔父三鲜供之 。 三鲜 , 莲、菊、菱汤瀣也 。 ”
这道鲜美异常的莲房鱼包 , 林洪是在一位叫李春坊的朋友宴席上吃到的 。 这道菜相当别致 , 鲜嫩的莲蓬去瓤截底 , 剜穰时留下空 , 加上酒、酱 、香料的鳜鱼块填满蓬孔 , 用截下的蓬底封住 , 放在锅里蒸熟 。 起锅后里外涂上蜜盛于碟中 , 用渔父三鲜——莲花、菊花、菱角做汤汁 , 浇着吃 。 莲香浸入鳜鱼中 , 又鲜又香 。 林洪吃得高兴 , 当即赋诗一首:“锦瓣金蓑织几重 , 问鱼何事得相容 。 涌身既入莲房去 , 好度华池独化龙 。 ”
得此佳肴便赋好诗 , 主人李春坊更开心 , 送了林洪一方上好端砚 。分页标题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红楼梦》中贾宝玉挨了打 , 什么都不想吃 , 就想着“”倒是那一回做的小荷叶莲蓬儿的汤还好些 。 ”
贾母听后“便一叠声地叫人做去” , 凤姐说宝玉“口味不算高贵 , 只是太磨牙” , 忙叫人去找莲蓬模具 。 在凤姐口中 , 这汤的妙处在于“全借点新荷叶的清香” , 只不过贾府的吃法精致到“磨牙“罢了 。
傍林鲜
苏东坡曾经说过 , “”可使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 , 无竹令人俗 。 ”竹子不仅可屋前栽种 , 也可以傍林即食 , 且求一鲜字 。 林洪爱吃竹 , 《山家清供》里记载他如何吃竹:夏初 , 林笋盛时 , 扫叶就竹边煨熟 , 其味甚鲜 , 名曰“傍林鲜”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夏初天气 , 竹边扫叶生火 , 煨熟即可食 , 鲜美非常 , 这种吃法叫“傍林鲜” 。 在这里 , 林洪又cue了一回苏东坡 , 讲了一个段子 。 苏东坡的表兄弟文与可任临川太守 , 正在跟家人煨笋吃午饭 , 突然收到苏东坡的书信 。 信中说:“想见清贫馋太守 , 渭川千亩在胃中 。 ”自家人都爱食竹 , 都开得起玩笑 , 文与可读罢表兄信中调侃 , 喷饭满桌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
本文插图
笋这一至鲜美食 , 历代文人雅士都爱其本位 , 不愿以他物夺其味 。 清代食家童岳荐有言:“笋味最鲜 , 茹斋食笋 , 只宜白煮 , 俟熟 , 略加酱油 , 若以他物拌之 , 香油和之 , 则陈味夺鲜 , 笋之真趣尽没 。 ” 这种吃法跟傍林鲜一味相承 , 白煮素茹 , 只能略加点酱油 , 多了夺了笋的鲜味 。
【千夜看世界|花开荼蘼六月天,杜甫的槐叶冷淘和苏轼的碧筒酒】到了现代 , 林语堂先生推崇笋烧肉 , “肉借笋之鲜 , 笋则以肉而肥 。 ”喜食傍林鲜的古人 , 多少有些道家风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