纆缘閣|《兰亭序》的追根溯源
起源于一次风雅的社会名流Party
永和九年 , 王羲之在兰亭组织了一次活动
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社会名流到场
曲水流觞 , 饮酒作诗 , 好不快活
本文插图
文徵明 《兰亭序图》局部
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 , 茂林修竹之中 , 众皆列坐曲水两侧 , 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 , 任其漂流 , 停在谁的前面 , 谁就即兴赋诗 , 咏诗饮酒 。
哦对了 , 大书法家王献之是一首都没憋出来
因为人家还不满十岁啊!
后来 , 他们决定将当天创作的诗37首共324字编成诗集
请王羲之作序 , 这就有了《兰亭序》
没想到 , 原作竟然是草稿
当时王羲之是一挥而就 , 乘带酒意 , 挥毫泼墨 , 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 ,
文章清新优美 , 书法遒健飘逸 。 草拟了一篇序文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据说 , 第二天他准备抄写成正稿时
反复抄写 , 都觉得气韵布局和笔画结构都不如草稿
本文插图
他又是惊奇又是苦恼
一是为自己的书法所惊喜
二是草稿太多涂改 , 不好拿去见人啊
最后他还是挑选一份正式抄写的拿去作序
但他也把草稿保留下来
【纆缘閣|《兰亭序》的追根溯源】像传家宝一样留给了儿子王献之
我们今天所见的 , 就是这份草稿版
所以你仔细看 , 会发现《兰亭序》有多处涂改
超级粉丝唐太宗 , 耍计得真迹
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
不惜花重金 , 四处搜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唯独没有《兰亭序》
御史萧翼也在帮皇帝寻找
最终将目标锁定为辩才和尚
辩才是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得意弟子
很有可能藏有《兰亭序》!
于是萧翼放长线钓大鱼
假扮成书生接近辩才 , 找他切磋书法
一来二去 , 言谈甚欢 , 变成了知己
一天晚上 , 终于引得辩才取出《兰亭序》
他当场拿出唐太宗征召《兰亭序》的诏书
人证物证俱在 , 皇帝之命 , 不能不从!
没有真迹 , 感谢还有山寨
王羲之距今1700年了 , 一幅真迹都没留下来
现在所见的王羲之墨迹全是后人临摹的
而《兰亭序》唐宋时期的古摹本也只有十几件而已
所以在这件事上 , 得感谢唐太宗山寨
他诏命当时的书法名家临摹《兰亭序》
其中就包括虞世南、欧阳询、冯承素等人
然后他就拿这些山寨的《兰亭序》赏赐给大臣们
本文插图
上图《兰亭序》为冯承素的摹本
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序》也是摹本
据说是用双勾描摹 , 就是象画工笔国画那样描摹 分页标题
虽然真迹失踪 , 但万幸还有摹本
才能让后世感受到《兰亭序》的风采
本文插图
王羲之的喜和悲
《兰亭序》一开篇 , 是很美好愉悦的
“是日也 , 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 , 仰观宇宙的大 , 俯察品类之盛 , 所以游目骋怀 , 足以极视听之娱 。 ”
这一天 , 忽然觉得生命这么美好
在丧乱年代长大的王羲之 , 很少这样心情舒畅
本文插图
王羲之手札《丧乱三帖》 , 表现出他悲观、愁苦的情绪
但《兰亭序》后半段是比较悲哀的 , 他说
古人在兰亭聚会雅集 , 留给今天一纸沧桑
而我们今天在这里聚会 , 也很快乐
可是以后的人 , 也可能感慨我在这里的存留
大概也觉得我们很悲哀啊
“后之视今 , 亦犹今之视昔 , 悲夫!”
王羲之对生命的无常感
全在这悲喜交集里的感慨里了
当你读懂了这个 , 再从书法的角度看《兰亭序》
就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其中的魅力 。
- 会笑的青豆|坤鹏论:追根溯源寻找还原论的哲学开山祖师
- 惟慈书院|兰亭序的所有秘密,都被这位红学大师一一解开
- 如果国宝会说话洛神赋图、兰亭序,18家博物馆+25件国宝,带你回望唐朝
- 北京日报客户端排查隐患 追根溯源,各区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
- 纆缘閣|这八种字,就叫好字
- 美国能解决对黑人的歧视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