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书房|中和的境界:做人做事的真境界


所谓高情商的人 , 就是把握微妙分寸感的高手 。 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分寸感 , 就能在日常交往中让人既不疏远 , 又不生厌 。 儒家将这种做人的规范称之为“中庸之道” , 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

老蒋书房|中和的境界:做人做事的真境界
本文插图
作为中国人 , 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应该是什么?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什么?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 , 那就是中和 。 那么 , 什么是中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字呢?
关于中和 , 儒家经典《中庸》第一章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 天下之大道也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
意思就是 , 喜怒哀乐的情绪念头未发动叫作中 , 一旦发动都恰到好处、切中节拍叫作和 。 中是普天之下自性的根本 , 和是普天之下通达至境的通道 。 如果达到中和的境界 , 天地就各正其位 , 万物就发育成长 。
【老蒋书房|中和的境界:做人做事的真境界】从这段话中 , 我们知道:所谓中 , 就是分寸感 。 不偏不倚 , 不高不低 , 不长不短 , 一切都恰到好处 。 所谓和 , 就是和谐 , 一种像音乐一样调和万物而又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妙境 。 对于这里的“中” , 不可理解为“中间骑墙派” , 也不可理解为不发言、不表态、不左不右的“滥好人” 。 这里的“中”具有深厚内涵 。

老蒋书房|中和的境界:做人做事的真境界
本文插图
下面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的理解——
“中”很像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 。 有人可能把它理解为做事不要彻底 , 这就完全错了 。 “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 , 又不不及 。 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 , 停在纽约为恰好 , 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 , 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 。 公元前3世纪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增之一分则太长 , 减之一分则太短 , 著粉则太白 , 施朱则太赤 。 ”这番描写是说她的身体、容颜恰到好处 。 “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 。
时间 , 在“恰到好处”的观念中是个重要因素 。 冬天穿皮袄是恰好 , 夏天穿皮袄就不是了 。 所以 , 儒家常常将“时”字与“中”字连用 , 如“时中” 。 孟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 , 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 , 可以速则速” , 所以“孔子 , 圣之时者也” 。
通过上述冯友兰的解释 , 我们知道了“中”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 不仅在比例上掌握分寸 , 而且在时间上也把握分寸 , 如果谁能做到这种境界 , 谁就能成为圣贤一样的人物 。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人 , 不仅在地缘上位居中土大陆 , 更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血脉深处含有“中”的基因 。
那么 , 什么是“和”呢?这个字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政治境界、道德境界 , 而且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境界和艺术境界 。 从甲骨文来看 , “和”繁体为龢 , 甲骨文的构成本体为龠 。 具体写法如下:
这个字由上面(张大嘴巴朝下的“口” , 吹奏的动作)和下面(用禾类植物制作的多管多孔的排笛) , 这种排笛具有和音功能 。 所谓和 , 本义就是一个人张大嘴巴用乐器吹奏和谐乐曲 , 从而使不同乐音最终达成一种美妙的调和 。
音乐 , 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 , 听起来才会舒服 。 做人 , 只有达到中和自然 , 才会让人感觉舒服 。 从中华哲学角度分析 , “和”最早来自阴阳和谐观念 。 看下太极图 , 我们就知道阴阳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 功夫也是如此 , 真正的太极功必定圆融一体、刚柔并济 。 真正擅长人际关系的人 , 能够将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 , 相互协调、合拍 。 后来 ,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将“中和”概念发扬光大 , 用来教化世道人心 , 以及治国理政 。 就这样 , 从乐和到心和 , 再到政和 , 层层升级 , 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 在儒家眼中 , 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内心中正平和 , 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中正和谐 。分页标题

老蒋书房|中和的境界:做人做事的真境界
本文插图
下面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和”的理解——
一个人 , 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 , 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 , 在精神上很健康 。 一个社会也同样 , 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 , 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 , 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 , 安定而有秩序 。
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的统一 。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一段话 , 其中区分了“和”与“同” 。 他说:“和 , 如羹焉 。 水、火、醯、醢、盐、以烹鱼肉 。 ”由这些作料产生了一种新的滋味 , 它既不是醯(醋)的味 , 也不只是醢(酱)的味 。 另一方面 , 同 , “若以水济水” , “若琴瑟之专一” , 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 同与异是不相容的 。 和与异不是不相容的 , 相反 , 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有和 。 但是要达到和 , 合在一起的各种异都要按适当的比例 , 这就是中 。 所以中的作用是达到和 。
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 , 是一个和谐的统一 , 在其中 , 有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 , 发挥适当的作用 , 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 , 彼此没有冲突 。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 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大也 。 ”
这种和 , 若不只是包括人类社会 , 而且弥漫全宇宙 , 就叫作“太和” 。 易乾卦《彖辞》说:“大哉乾元!……保合太和 , 乃利贞 。 ”
从冯友兰的理解来看 , “和”是一种完美调和的状态 , 无论是五味杂陈 , 还是人的欲望和情感 , 都要既有所混合 , 又要有所独立 , 最后按照适当的比例调和出一种全新的平衡之美 。 这就是和谐的统一 。 放在社会角度来说 , 大一统的集体主义与创造性的个人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 , 犹如宇宙深处日月星辰的平衡 , 这就是一种“太和”的境界 。 一道菜做到和谐 , 必定是美味可口;一个人做到身心和谐 , 必定是健康无病;一个国家做到上下、内外和谐 , 也必定会国泰民安 。
如何抵达“和”的境界呢?按照《中庸》的说法 , 我们要以“中”为前提 。 如果忽视“中”的分寸感 , 做什么都走极端 , 这样怎能达到“和”?正因为此 , 《论语》才倡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观点 , 即佛家提倡的“去执” 。 一个人如果过于偏激 , 势必距离中和的境界越来越远 。
人非草木 , 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 , 所以才容易受到情绪的掌控 。 情绪这东西是人的自然天性 , 没有情感的自然流露那就不是人了 , 是僵尸和机器人 。 人情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体现 。 然而 , 人的情感犹如滔滔洪水 , 如果不加以节制和约束 , 势必泛滥成灾 , 所以需要理性的约束 。 约束的标准就是“中” , 掌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 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如果你做到了这种分寸感 , 那么就很容易抵达“和”的美好境界 。 这正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你的情感没有失去压抑 , 也没有放肆 , 一切都刚刚好 , 如此和谐畅美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修什么?其实无非是“致中和”三字而已 。
如果你领悟并做到“中和”境界 , 你的身心必将一团和融 , 人际关系必定如鱼得水 , 家庭必定会“家和万事兴” , 事业也必定会一路亨通、蒸蒸日上 。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中和”境界 , 就会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 一切都秩序井然 , 人人都安居乐业 , 万物共生共荣、和谐统一 , 实现人类大同之终极理想 。
以上内容来源于章岩《生活需要分寸感》
作者简介
章岩 , 原名张兵 , 出版策划人、青年作家、文化学者、洞见新知传播人、第三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 。 出版《人脉圈》《气场》《如何说客户才会听 ,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曾国藩家风》《王阳明教你驭心术》《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等 。 目前已出版图书70余种 , 版权输往韩国、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地区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