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名著|深度|夷陵之战,刘备近乎全军覆灭,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
章武二年 , 孙刘之间爆发的夷陵之战也分出胜负 , 陆逊火烧连营 , 大破蜀军主力 , 刘备后路被断 , 他本人差点都被吴军抓住!
幸好依靠着山势险要 , 刘备一路逃回了白帝城 。 这场战争是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败仗 , 吴军势头正盛 , 完全可以进一步夺取西川 。
然而就在这时 , 吴军的攻势却停止了 , 陆逊拒绝了诸将进攻白帝城的建议 , 而孙权在打了胜仗之后 , 居然主动去找刘备和谈 , 甚至还送回了大量蜀军战俘 , 这么好的机会就白白错过 , 确实是很可惜的事情 。
本文插图
【趣读名著|深度|夷陵之战,刘备近乎全军覆灭,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在三家政权中 , 蜀汉实力是最弱的 。
根据蜀汉地区的人口统计 , 蜀汉最多维持的军队也是在十万人左右 , 常备军队就这么点 , 而夷陵之战前 , 蜀汉刚刚打完了惨烈的汉中之战 , 再加上荆州失利 , 国家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
刘备伐吴的战争 , 到底动用了多少人 , 至今都有争议 , 《傅子》这类的文献更是直接表示蜀军有八万人丧命 , 这倒是有些夸大 。
蜀军的总兵力大致在5万左右 , 而蜀军虽然全军覆没 , 并不是真的都损失了 , 刘备逃回白帝的过程中 , 还有很多蜀军溃散的部队陆续逃了回来 。 但刘备这次的失败 , 对刚刚建立没几年的蜀汉政权来说 , 确实是造成了沉重打击 。
本文插图
蜀汉当时形势
刘备屯兵白帝城 , 他本人受到沉重打击 , 蜀军上下信心不足 。
更要命的是 , 蜀汉此时内部出现了乱子 。 蜀南地区爆发了叛乱 , 内部人心惶惶 , 刘备夷陵之败 , 军力的损失还在其次 , 最重要的损失是军械钱粮的损失 , 以及马良 , 张南这些杰出人才的损失 , 可以说蜀汉中青年一代的精锐 , 在此战中死得差不多了 。
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
诸葛亮的能力确实出色 , 在接手之后 , 很快就稳定住局面 , 也顺利维护了与孙吴的关系 , 蜀汉政权这才平稳延续下去 。 可要是陆逊等人趁着夷陵大胜 , 直接攻取西川 , 诸葛亮还没有接掌军政大权 , 刘备身体也不好 , 吴军完全可以借着这个势头 , 直接灭掉蜀汉 , 这也是吴军阵营里面诸将普遍的观点 , 可是陆逊否决了这些建议 , 孙权也没有继续对蜀开战的意思 , 究竟为何?
本文插图
形势所迫
陆逊与孙权都需要考虑全局的问题 , 蜀吴夷陵之战 , 对双方的打击都很大 , 刘备在前期打得非常顺利 , 吴军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 。
两边还有一段时间是相互僵持 , 后来陆逊率军连续突破刘备的营垒 , 在马鞍山围攻 , 蜀军也拼死抵抗 , 陆逊军队的损失同样不小 。
不过 , 更要命的问题是曹魏已经开始有异动了 , 三家里面最强的肯定是曹魏 , 其实早在吴蜀夷陵之战爆发的初期 , 曹魏就已经面临着新的选择 , 孙权为了得到曹魏的援助 , 也直接投降了曹魏 。
本文插图
此时魏国有一个出名的战略家刘晔 , 他就看出这是绝佳的战机 。 《三国志》写道:
吴悉国应之 , 而遣使称藩 。 朝臣皆贺 , 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 , 无内臣之心久矣 。 陛下虽齐德有虞 , 然丑虏之性 , 未有所感 。 因难求臣 , 必难信也 。 彼必外迫内困 , 然后发此使耳 。 可因其穷 , 袭而取之 。 夫一日纵敌 , 数世之患 , 不可不察也 。 ” 分页标题
刘晔早就看透了孙权 , 认为孙权这种投降就是权宜之计 , 现在趁着吴国形势危急 , 立即发兵去攻打吴国 , 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
可惜当时曹丕没有听他的建议 , 可笑的是 , 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没多久 , 曹丕就后悔了 , 自己也选择起兵伐吴 。
也就是说魏国的朝堂上 , 一直都有关于是否伐吴的争论 , 孙权肯定知道这点 , 曹魏的军队掌握着襄樊 , 南下还是比较方便的 。
本文插图
陆逊见刘备逃走之后 , 也明白现在伐蜀 , 必然面临着曹魏的压力 , 他整军回去备战 , 没过多久曹魏的大军就来了 , 陆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 要是贸然伐蜀 , 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 此时吴军就没办法抵御南下的魏军了 。
曹丕称帝之后 , 一直是有着统一天下的野心 , 只是他不像曹操一样果断 , 没有更好的胆识 , 因此曹丕没能及时采纳刘晔的建议 , 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机 。
魏蜀吴三家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 孙权放弃攻打蜀国 , 反而主动示好 , 并不见得是要向蜀国寻求帮助 , 而是希望蜀国不要继续攻打自己 。
孙权当时的形势同样很危险 , 刘备在白帝驻军 , 大不了破罐子破摔拼命再度伐吴 , 以刘备的性格是很有可能这么做的 , 吴国是肯定无法抗住魏蜀夹攻的 , 他必须要保证蜀国不继续和吴国为敌 。
本文插图
风险转移
荆州对于孙吴政权来说非常重要 , 吕蒙奇袭荆州 , 让孙吴政权彻底掌握了大部分荆州 , 荆州从原来的三家瓜分 , 变成了魏吴两家瓜分 。
蜀汉无法东出 , 但有一点对蜀汉还是有利的 , 那就是原本蜀汉需要在荆州承担的风险 , 已经转移给了孙吴 。
曹魏政权有几个主要的军区 , 其中以襄樊为主的东南军区 , 是曹魏经营的重点 , 曹魏占据了荆州最为重要的几个郡 , 又顺利从蜀汉那里接收了上庸地区 。
曹魏在南面就与孙吴全面接壤 , 双方主要是在东南的合肥 , 以及西南的荆襄两面作战 , 之前蜀汉掌握荆州的时候 , 孙吴还可以利用蜀汉帮助自己分担西南防线的压力 。
然而在吕蒙夺取荆州之后 , 孙吴必须要自己来负责西南的防御 。
本文插图
比如陆逊 , 在夷陵之战发生之前 , 他就已经在荆州地区驻守了很长时间 , 之后陆逊作为国内的大都督 , 也是长期在荆州地区镇守 , 孙吴与曹魏发生的几次大的战役 , 也主要集中在这里 。
刘备伐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要夺回荆州 , 孙权虽然不会让出荆州 , 但他也清楚 , 单单靠着孙吴的力量 , 没办法维持荆州的防线 , 为此这种风险转移 , 让吴国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
其实夷陵之战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诡异 , 孙权似乎没有打算彻底与刘备闹翻 , 他还主动给刘备台阶下 。 他清楚 , 即便不能和蜀汉恢复联盟 , 也绝对不能让蜀汉变成敌人 。
本文插图
孙吴的荆州问题
在东汉末年 , 荆州不仅有着大量的人口 , 经济文化也是非常繁荣 , 刘表经营了很长时间 , 让荆州成为了一方乐土 。 荆州不仅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 还能成为重要的补给区 。 可孙吴夺取荆州之后 , 形势已经改变了 。
孙权手里的荆州 , 重点是江陵 , 以及江夏南部分 。 至于看起来面积很大的长沙等荆南四郡 , 在当时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 , 人口又少 , 也没有什么大的产出 。
以孙权手里掌握的两个重要据点来看 , 孙权是很难通过自己的这部分荆州 , 恢复国力 , 他必须还要靠着国内的力量去维护这部分区域 。分页标题
孙吴在这里驻军也有几万人 , 以他所掌握的荆州是很难供养这几万常备军的 。 实际上荆州最值钱的部分 , 都掌握在曹魏的手里 , 像一郡可顶一国的南阳 , 还有核心枢纽襄阳这些地方不仅产出较多 , 还有着地理的优势 。
本文插图
因此孙权这部分荆州 , 是充当一个战略缓冲区 , 在自己没有能力快速夺取西川的情况下 , 蜀汉的战略价值是非常大的 。
曹丕伐吴之后 , 孙权依靠着气候顺利打退了魏军的攻击 , 但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 之前陆逊清醒止步 , 避免与蜀国发生全面的战争 。
刘备收拢残军 , 再加上赵云带领的后备军也赶了过来 , 蜀汉在白帝也有着两三万的军队 。 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 , 都不可能忽视这部分蜀军 。
此时的刘备依旧有着影响战局的能力 , 孙权可是与刘备打过多年交道的 , 这次夷陵之战得利最大的其实是曹魏 , 不仅蜀汉在江北的军队都投奔了曹魏 , 曹魏还不费力气就削弱了蜀吴两家 。
如果两家继续内斗 , 别说荆州是保不住了 , 就是两家的统治都很危险 , 孙刘已经无法像之前赤壁之战那样一起抗敌 , 但只要两家能继续维持同盟 , 蜀军就随时可能成为东吴在荆州的一大助力 。
本文插图
总结:这场夷陵之战 , 本身是蜀吴两家长期的矛盾积累导致的结果 , 蜀吴作为弱小的一方 , 本应该同心协力对抗曹魏 , 但两家肯定优先考虑自己的发展 。
荆州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 用武力解决是必然的结果 。 此时曹魏已经是一个稳定强大的政权 , 它在外部形成了压力 , 迫使蜀吴无法继续开疆拓土 。
陆逊在大胜之余 , 必须要戒备北部的魏军 。 刘备兵败之后 , 采取的善后处理是比较及时的 , 派人堵住了入川口 , 军队扼守夔门险要 。
陆逊此时 , 要想入川作战难度很大 , 他主动退让 , 既给了刘备颜面 , 也给了孙权挽回局面的机会 , 陆逊不愧是杰出的战略家 , 他对于全局的把控很到位 。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 财联社-深度|OPEC+ 视频会议临近 延长减产协议预期推升油价至近三月新高
- 加拿大必读|却可能永远破坏公平,深度:欧洲政府拧开高达15万亿的救援水龙头
- 硝烟里的回忆|夏艾璃:黄金上攻乏力?短线多空焦灼!后市深度解读!
- 深度文娱|题材相同,人设接近,扎堆播出的独居综艺如何破局?
- 职场扒哥|宝马裁员计划引发公愤,背后家族分红50亿,却要让5000人面临失业热点聚焦深度爆料
- 地震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 河南经济报社|【深度合作】多学科会诊为多病共存疑难患者开启绿色治疗大门
- 新智元|B站上线!DeepMind加UCL强强联手推出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进阶课程(附视频)
- 长江商报|雪峰科技6亿定增引入国资宝地投资 深度绑定股权并锁定10亿业务量
- 深度 | 一文读懂 To B 企业的渠道布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