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本文图片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文艺工作者们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停工” , 许多原定的影视剧拍摄计划一再更改或推迟 。 然而他们并没有沉睡 , 受到千百万医护人员、疾控、公安、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逆行精神”感召 , 电视创作者们也在用自已的力量 , 为国家为时代记录下这些震撼人心的时刻 。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本文图片
在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领导提出“时代报告剧”这个概念以后 , 众多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的优秀编剧、导演迅速集结 , 亲临一线 , 深入采访、调研和创作剧本 , 并于3月中旬开启了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的紧张拍摄 。 参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方式 , 《在一起》全剧10个单元 , 每2集一个独立故事 , 剧情均由抗疫期间的真人真事改编 , 有望10月播出 。 这大概是中国电视剧拍摄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剧 , 当年策划 , 当年完成剧本 , 当年摄制 , 当年播出 。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疫情无情 , 人间有情 。 南方都市报采访人员日前独家专访参与《在一起》创作的三位导演滕华涛、沈严、汪俊 , 他们将以自己独特的风格 , 真实呈现在这场全民抗疫中 , 最为纯粹的奉献与感动 。
导演篇
滕华涛:
全素颜、无滤镜的表演才是最真实的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本文图片
拍摄单元:《同行》
故事概要:武汉封城 , 身在外地的呼吸科医生乐彬和检验科医生荣意结伴逆行 , 历经坎坷 , 最终回到武汉贡献力量 。
演员阵容:杨洋、赵今麦、张云龙、任重
拍摄地点:无锡、上海
代表作品:《蜗居》《裸婚时代》《失恋33天》 , 以大众关切的社会话题 , 强烈地引发观众共鸣 。
Q:加盟拍摄该剧的初衷是什么?
滕华涛:我觉得这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 。 在全球人民都在抗疫的时刻 , 我们影视人也应该做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Q:剧中最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精神?
滕华涛:我们单元里的两位医生 , 就像士兵一样 , 他们是知道战场在哪里、一定要回到战场去战斗的两个人 。 一个呼吸科医生 , 另一个听起来只是卫生所的检验科医生 , 好像她回不回武汉没什么关系 , 但他们为了自己的责任和“医生”这两个神圣的字 , 勇敢地回到行业第一线去 。
Q:创作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滕华涛:准备时间比较紧张 。 加上我们这个单元路上的戏比较多 , 现在交通已经恢复 , 我们要拍当时疫情期间没车没人的状态比较困难 。 还有天气原因 , 现在南方已经挺热了 , 演员却要演春节期间最冷时候的戏 , 大家穿着厚衣服 , 每天在外面拍摄奔波、开车或骑车这种戏 , 确实很辛苦 。
Q:为什么选择全素颜、无滤镜的表演?
滕华涛:因为两个人的职业都是医生 , 两个人都在路上奔波 , 他们没有机会去修饰自己 。 我不希望观众在看的时候说:怎么这个医生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 , 还有空把自己化得那么仔细?这是出于真实性的考虑 。 两位主演对于素颜出镜没有顾虑 , 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 包括试妆的时候 ,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 , 戴上两层的专业口罩 , 护目镜一戴上 , 他们就有那种压迫感 , 切身体会到当时医护人员在那种状态下救死扶伤有多么不容易 , 这种真实感给他们的表演带来一种很好的感觉 。
Q:点评一下主要演员的表演 。
滕华涛:需要大家去看 。 肯定跟两位演员之前的作品有不太一样的东西 。 这两位演员跟我都合作过 , 大家的默契度比较好 , 毕竟拍摄时间很短 , 他们都需要快速地找到感觉 , 他们都有为戏由衷留下过眼泪 , 这些要留待观众看的时候 , 能不能体会到 , 而不是通过我来讲 。分页标题
Q:一句话推荐大家看《在一起》 。
滕华涛: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时刻 , 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 《在一起》希望能够记录好这个时刻 。 我们的创作 , 不是一种远离观众、说教式的、高大上的模式 , 我们这10个单元 , 我相信它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主流价值观 , 呈现大家在这次疫情当中做出的努力 。
沈严:
从小人物角度出发 , 说了一些普普通通的真心话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本文图片
拍摄单元:《摆渡人》
故事概要:通过一位外卖小哥在疫情期间坚持送单并组织志愿者团队接送医务人员的故事 , 塑造了一群武汉最困难时期的平民英雄 。
演员阵容:雷佳音、张静初、倪妮、蒋欣
拍摄地点:上海
代表作品:《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关系》《我的前半生》 , 擅长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发 , 作品贴近现实生活 , 切入角度新颖犀利 。
Q:加盟拍摄该剧的初衷是什么?
沈严:拍之前 , 我看到各种各样的素材、抗疫纪录片等 , 我真的觉得拍剧有点无力感 , 真实的东西才是最有力的 , 拍剧肯定拍不过纪录片 。 但在创作过程中 , 有了演员进来 , 当演员开始表演一刹那 , 我才觉得也许我们用戏剧感的东西去讲故事 , 会让大家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 我很喜欢《摆渡人》这个故事 , 从小人物角度出发 , 说了一些普普通通的真心话 。
Q: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沈严:我们的故事是一个快递(外卖)小哥 , 不断把生活用品传送到每一个家 , 实际上是把生活的希望传送到每个家 。 看故事把我看哭了几次 , 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影像打动的人 。 但疫情这个事大家已经知道 , 我们没必要把血淋淋的东西还原给大家 , 反而克制出来的情感会更打动人 。 就像嚎啕大哭 , 肯定不如眼泪憋在那慢慢落下来那么动人 。 我们这个剧演的人没啥哭戏 , 反而看的人可能会哭 。
Q:创作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沈严:边收剧本边拍 , 一边磨细节 , 肯定从时间上不能消化那么快 。 好在编剧提供的大纲非常详尽 , 大家按照脉络可以摸到一些东西 , 还是可以接受的 。 不过不能聚集 , 也给拍摄带来很多困难 。 我们拍医院的那场戏 , 那天要还原当时武汉疫情刚暴发初期 , 还没有其他城市来救援的状况 , 那天我要了370个群众演员在医院聚集 ,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儿 。 然而我们真的做到了 , 承受的压力会很大 。 当时去武汉驰援的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长 , 他们来到现场告诉我们当时真实的状况 , 指导我们怎么穿防护服、医生怎么救援 。 这场戏拍得很紧张 , 幸好没有出现意外 。
Q:演员戴着头盔和口罩 , 怎么摸到表演门窍?
沈严:我特别认同雷子(雷佳音)说的 , 你真心在表演的话 , 整个人的状态是能够透过口罩看到口罩后面的表演的 。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戏是摘掉口罩的 , 比如他在家里 , 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 我觉得即使戴上口罩 , 他也能够让大家知道口罩后面是激动、是痛苦、还是感动 , 都能看得到 。
Q:点评一下主要演员的表演 。
沈严:雷佳音是很好的演员 , 一个接地气的、不像明星的、一个纯粹的演员 。 我相信要是那会儿把他穿成快递小哥的样子 , 到街上送点外卖的话 , 估计没有人能认出他来 。 他说要去雷佳音化 , 实际上他想把演员的气质拉走 , 更多的还原到角色上 , 我觉得他做到了 。 还有蒋欣扮演的护士长 , 倪妮演的小护士 , 她们只有四五场戏 , 我像用特约演员一样在用这些特别好的演员 , 她们演绎得非常感人 。
Q:一句话推荐大家看《在一起》 。
沈严:这是我看这个故事的一点感悟 。 在我们生命中 , 很多人都是很平凡的 , 但真的有突发事件或大难来临的时候 , 很多人还是挺了不起的 。 我想给我们中国人自己打打气 。分页标题
汪俊:
我们尽量靠近生活 , 每个细节都来源于武汉方舱医院的细节

演员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暂定10月播出,滕华涛、沈严、汪俊真实还原“全民抗疫”
本文图片
拍摄单元:《方舱》
故事概要:胡庆生带队支援武汉方舱医院 , 他带领年轻的医护人员 , 与患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演员阵容:靳东、孙佳雨、毛晓慧
拍摄地点:上海
代表作品:《小别离》《小欢喜》 , 他的作品总能抓住时代的脉门 , 真实不悬浮 , 切中社会热点 , 在激烈的矛盾中引人思考 。
Q:加盟拍摄该剧的初衷是什么?
汪俊:大家都经历了这场疫情 , 都能感同身受 。 我经常看报道 , 对这些医护人员蛮尊敬的 , 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我老想着 , 作为演艺工作者 , 也应该为这个事情做点贡献、出一份力 。 正好有这么一部剧 , 我就接了 。 开机第一天我对剧组人员说 , 我们拍这个剧跟拍一般电视剧不一样 , 它有特殊的意义 , 医护人员在前线冒着生命危险 , 我们没有这种生命危险 , 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尽我们的力量把这个戏拍好 。
Q:怎么打造和还原这座“生命之舱”?
汪俊:剧中场景可能单一 , 一桌一椅一床 , 但桌椅床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塑造人物 , 把在方舱里生活的医护人员和病人 , 在这段时间里的喜悲哀乐、内心世界体现出来 。 我们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 每一个细节都来源于武汉方舱医院的细节 , 比如有病人大小便失禁拉在床上;有病人缺这缺那 , 医护人员把自己的充电宝给他;要泡奶粉 , 医护人员去想办法;在方舱里给孩子过生日、辅导孩子的文化课;包括成立读书部、朗诵组、舞蹈组 , 都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 。 我们把这些细节集中起来 , 表现方舱的这35个日日夜夜 。
Q:创作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汪俊:非常困难 。 我们不能像真实方舱医院的医生护士那样 , 用胶布把防护服封死 , 我们拍戏要拍人 , 只能随时把护目镜摘下来擦干净 , 演员的表现力都在一双眼睛上 , 要尽量让观众看得清那双眼睛 。 但演员只能露出眼睛 , 看不到嘴巴 , 甚至流眼泪都很难看清楚 , 表现力上减弱很多 。 我只有想办法让演员的台词、形体更具表现力 , 但形体也受到影响 。 靳东说他穿这衣服直不起身来 , 因为他个子高 , 他一个人要穿两套衣服 , 在原来的防护服底下接了很长 。 他穿防护服演戏 , 就像落枕一样 , 转个头都是连肩一块转 , 脖子动不了 , 拍完后一身汗 。 我非常珍惜去表现进方舱之前和离开方舱之后的时间 , 这个时候演员摘掉各种防护用品 , 大概就十几秒了 , 很短很短 。
Q:靳东怎么演得更接地气?
汪俊:我也跟他聊过 , 尽量把这个院长演得接地气 。 我们有一个共识 , 把院长当普通人来演 , 非英雄化 , 去高大上 。 他虽然有拿着喇叭喊的时候 , 但他更多时候是蹲在地上跟病人说话 , 他和病人之间不是俯视的视角 , 而是平视的关系 。 他跟身边护士之间的互动 , 互相在背上画点什么 , 别人在他背后画一个虾 , 他也开心 。 在方舱这个环境中 , 没有高低贵贱 , 在生死面前 , 大家都很平等 , 他要演一个让大家可亲可触可感的人物 。
Q:一句话推荐大家看《在一起》 。
汪俊:我们尽量的靠近生活 , 尽量让所有演员的表演不留痕迹 , 我们创作者用非常真诚的心来拍这部剧 , 尽力传达医护人员在这场战役中所做的奉献、无私忘我的精神 。 我们还原得怎么样 , 有待于观众来检验 。
撰文:南方都市报采访人员 蔡丽怡  实习生唐梓寒 林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