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挣扎: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萌发严复在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地位 , 实质上是一个启蒙者 。 他虽曾鼓吹、呼吁变法 , 但后来却极力反对变法 。同样的困惑 , 康有为的思想中依然存在 。 他们都是国学大师 , 太了解中国文化特质与变法思想之间存在的差异与悖谬 。严复对待变法的模糊态度、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的辛苦创建 , 从一个侧面足以说明:在古老中国实行变法之曲折艰难 。即便是微小的想法与动作 , 亦绝非圣贤志士而不能为之 。 稍不留意便会失败 , 结果就是血的教训与生命的代价 。仅此而论 , 中国历史 , 就是一部兴衰之交的变法失败史;相似的历史故事 , 总是在不停地轮回 。当时中国 , 因对中学和西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 , 严复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均已达到巅峰;然而 , 严复的政治主张却十分保守 。 严复认为:国之不强 , 是因做为社会细胞的民众民智守旧、民风落后、民力贫穷所致 。因此 , 社会的进化和变革 , 当务之急应使国家富强;而国家要富强 , 就要维新变法;变法之根本在于教育国民 ,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云云 。简而言之 , 严复的政治主张 , 颇似如今的素质论;他不赞成中国立刻实行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 。严复这一政治主张 , 在传统文化意识支撑的中国社会上层 , 很有市场 。康有为从严复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中得到启示 。 所以 , 他一直试图以国学残存的相关变法理论 , 阐释自己的维新思想 , 以期从社会上层寻求变法的突破口 。二、康有为主持公车上书康有为 , 广东南海人 , 近代维新运动理论的创建者;有南海圣人之誉 。1895年4月 , 《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 , 清廷举人正在参加当届会试 , 遂引起爱国举子的极大愤慨 。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组织发动应试举子联名上书请愿 , 要求清政府不能批准签约 。康有为亲笔写下过万言的请愿书 , 呈递督察院 , 当场就1300多名举人联名签字 。 这就是近代闻名的公车上书 。后来 , 清廷以已经签约 , 不可挽回为由 , 拒绝了这次请愿 。康有为们在请愿书中 , 痛陈列强侵略 , 对民族危机忧心忡忡 。 他们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 , 提出变法维新的强国主张和救国方案 , 初步提出建立类似于西方国家议会制的政治要求;具有一定的爱国性、思想性和进步性 。这次请愿 , 也打破清王朝士人不可涉政的陈规 。 虽然请愿要求没有被清廷采纳 , 但他们的爱国行动得到进步官员的赞赏 。本次会试 , 康有为中榜 , 授工部主事 。 但康有为没有到职 , 继续从事维新活动 。 他归纳群策众议 , 把请愿书内容又增删数次 , 向光绪皇帝继续上书 , 强调自己的变法主张 。 其中提出三个大胆的建议:1、上策:采法俄日以定国是 。 行之可强 。2、中策:集群臣谋变政 。 行之犹可固弱 。3、下策:任疆臣各自变法 。 行之不尽亡 。清廷各部官员阅罢 , 皆因内容涉及政体恐怕受到牵连 , 都缓于代向光绪帝传递 。但康有为的请愿书切中时局、言真意切、内容充实;故被官员广泛传抄 , 在清廷政坛和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与反响 。后来 , 康有为上书的精华内容 , 又被津沪多家报纸全文刊载 。1898年初 , 光绪皇帝终于在报纸上看到康有为的上书;阅后深为感动 , 遂即表示坚决不做亡国之君 , 一时坚定了变法决心 。光绪传令召见康有为 , 共商国是 , 但被奕訢以本朝官员 , 非四品以上不得召见为由 , 屡加阻拦;后改由李鸿章、翁同龢等五部大臣共同对康有为“问话” 。他面对五部大臣的询问诘难 , 慷慨陈词 , 对答如流 , 得到帝党要人翁同龢大加赞赏 。 接着 , 翁同龢极力向光绪保荐 , 称康有为强过自己百倍有余 , 请举国听之云云 。 光绪再欲召见 , 又受到奕訢的阻拦 。康有为并未恢心 , 继续上书 , 鼓动光绪履行变法 。 但康有为采法俄日、以君主之法 , 行民权之政的建议 , 绝对行不通 。其一 , 因为光绪皇帝不像彼得一世那样掌握实权 。 其二 , 中国维新派的力量 , 与日本维新派的力量根本无法相比 。 因此 , 注定中国近代维新运动暗淡的前景 。三、康有为其人其学康有为 , 1858年生于广东南海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 19岁即从师于广东名儒朱次琦 。 后来专研学习道学、佛学和陆王心学 , 具有很深的国学功底;但却总是忧患百经未闻道而心生厌倦 。时值列强瓜分中国 , 使二十岁出头的康有为憎恨侵略者 , 不满清政府;心中强烈要求改变现状 。 接着 , 康有为毅然放弃修学走上社会 , 寻求救国真理 。他历游中国南北 , 广泛接触进步人仕 , 研读经世致用之学和洋务派思想家早期的维新著作 , 接受新风气和新风潮的洗礼 。当他看到香港和上海的殖民区内人情风气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 始知西方治国有度 , 不似古之所谓夷狄之属 。 遂开始购西书专研西学 。 经过几年的探索 , 他认定西方文化优越于中国文化 。1888年 , 康有为借进京应试之机第一次上书清帝 , 痛陈中国强邻四逼的危局 , 提出必须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变法主张 。 这次上书虽然失败 , 却广为学界称颂 。康有为此榜未中 , 回到广州后开设学馆、收徒讲学、著书立说 。 讲学之时 , 他一反旧式学馆讲授宋明理学的陈规 , 大讲中外之故 , 探求救国之法 。其时 , 学生中的梁启超、麦孟华等人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 后来都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骨干和领袖 。1895年 , 当康有为和弟子再次进京应试 , 恰闻《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 , 接着公车上书 , 再次表达自己的变法主张 , 得到社会开明人士和进步官员更大赞赏 。康有为此榜得中 , 授工部主事 。 但他并未到职 , 继续探求救国理论 , 进行维新活动 。 期间接触严复的《天演论》 , 为之惊喜 , 受益非浅 。四、变法理论的创建康有为认为:欲在中国实行变法 , 先必须说服清廷的顽固派 。 从讲学至1888年的十余年间 , 康有为陆续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等作品 , 完善自己的维新理论 。1891年 , 他刊印《新学伪经考》 , 在于说明代表封建正统思想的古文经为伪经 。康有为考证说:古文经 , 是西汉末年由刘歆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 , 是王莽新朝之学 , 当称新学;新学伪经 , 湮灭了孔子提倡改革的微言大义 。特注:此“新学”之新 , 乃王莽新朝之新 , 而非“西学”之新 。康有为又说:西汉时代的今文经、即《春秋公羊传》系孔门足本 , 并无残缺 。 再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含有变革思想 。康有为还说:清代正统学者 , 不辨古文经之真伪 , 高谈的汉学 , 实乃王莽新朝的新学伪经是也云云 。呵!经康有为如此一“考” , 大清帝国的理论基础:即所谓“清学正派”的根基 , 一下子发生动摇 。再者 , 此书之旨 , 又在提示人们对中国古籍不要迷信 , 皆须重新考评 。康有为对古经文思想如此变通 , 无疑是对顽固派的致命一击 。 为自己的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历时六年 , 康有为于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 , 更是他精心编著、为维新运动建立理论的奇妙之作 。五千年文明的古中华 , 有着顽固的文化思想痼疾:既便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 , 一直都讳言政治革新 。所以 , 康有为必须这样做 , 从儒家经典中先建立变革思想 。 《孔子改制考》的内容精华主要有如下两点:1、创立孔子改制说 。 此说在于向顽固派文化人传递一个信息:变法其实并不违背圣人之教 。 从而变法创建理论基础 。2、创立新三世说 。 康有为把严复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 融合于历史进化中推演糅合 , 做出符合变法思想的新解 。简明的说:用近代资产阶级的维新观 , 附会古代儒家的公羊派变革学说 。康有为创立的新三世说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 , 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向前进化 。据乱世 , 是君主专制时代 。 升平世 , 是君主立宪时代 。 太平世 , 即民主共和时代 。 人类社会如此发展 , 是历史进化的必然 。康有为特别认真地强调说:当下中国 , 处于要通过维新变法 , 从据乱世向升平世过渡的危急时期 。呵!经康有为如此之“考” , 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派 , 立时傻眼;那些宣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历史观的古文化人 , 也显得苍白无力 。康有为师法严复 , 通过对儒学和孔子形象的大胆改造 , 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嫁接一套“中西合璧”的变法理论 ,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 , 虽说还无法挣脱封建制度的桎梏 , 但却颇具独到进步的特色;也是为了让清廷统治者对维新变法运动 , 先从思想上有所适应 。康有为创立的维新理论体系 , 自有他的进步价值 。 这套变革与变法理论 , 不但对近代资产阶级变法运动起着鼓舞指导作用 , 并对以后革命派革命理论的创立 , 都有重要影响和深刻启迪 。唐都浪子《近代国学大厦的坍塌》之:维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