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与排异反应

人类通过概念来理解世界 , 可是 , 如果处理不好 , 也就是概念在控制人类而不是人类去把控概念 。 例如 , 当涉及比如移民相关事宜时 , 华文界很喜欢用一个概念:【主流社会】 , 就是关心一个人移民过去 , 能不能上升到人家的主流社会 。 可是【主流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似乎很难定义清楚的 。 与【主流社会】概念相照应 , 很多人又喜欢用【边缘人】这个概念 , 很多人自称【边缘人】 , 笔者自己就常常内心以为自己是各种边缘人 。 什么是【边缘人】?又是一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 边缘 , 相对于中心而言 , 那就是有一个系统在 , 相对于这个系统而言 , 看你关心的目标人/物是处在中心抑或边缘的位置 。 那么 , 边缘这个概念 , 实际与【边际效应递减】这一自然法铁则是高度关联的 。 万有引力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 , 地球的引力场的作用范围与太阳的引力场作用范围自然是有很大差异的 。 于是 , 可以比较恰当的类比过来 , 各种学科都自有其学科领域范围 , 当一个学科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 , 这个学科本身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 那么人们的努力就是不断拓展学科系统内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断扩大 , 也意味着早先的边缘迅速中心化 , 但是当一门学科发展的比较充分 , 则继续扩展空间受到边际效应递减法则的巨大阻碍 , 边缘就会比较持续的稳定在边缘的状态 。 现代科学发展 , 常常听到说要在边缘/交叉学科处才比较容易出成果 。 这是因为很多学科自身的发展已经非常充分了 , 所以人们不得已去寻求交叉学科的创新 , 意在一不小心创造出一个新的热点学科出来 , 这样自己就成为XX交叉学科之父 , 自己成为一门学科的中心人物 , 当然一门学科能不能热络起来是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 。 从具体科学史看这个问题 , 可能还能有更多的新层面意义的理解 。 比如物理学牛顿体系一出 , 几乎两百年的时间 , 物理学都停留在牛顿体系的范围之内 , 牛顿体系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直到它遇到不可解释的新观察事件:光速不变 。 这个时候 , 牛顿体系的中心人物全部束手无策 , 反而是爱因斯坦这个边缘人可以突破牛顿体系 , 新创出自己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出来 , 牛顿时代 , 转而成为爱因斯坦时代 。 爱因斯坦理论有交叉性吗?笔者看是有的 , 爱因斯坦是接受了新的科学哲学 , 用新的科学哲学来展开自己的理论思维 , 当然并不违背形式逻辑体系 。 所以 , 牛顿和爱因斯坦都属于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体系 , 但是他们自成两个独立的子体系 。 然则 , 学科边缘出成果这类事 , 有点像彩票中大奖 , 不是那么常有的 , 大部分边缘人 , 就往往心情很不舒畅 。 因为边缘常常意味着异端 , 而容易被系统的排异反应排异掉 。 我之前看 , 台湾人喜欢的歌曲 , 和大陆人喜欢的歌曲 , 有很大部分是相同的 , 但是现在看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 实际上属于不同的文化子系统的不同演化方向:创作者的经验理性与情境想象力以及创作约束 , 再加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同 , 决定了演化方向的不同 。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权力金豪美色 , 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 , 帝王后宫剧不断热络就很自然了 。 我们也就容易理解 , 金庸的韦小宝们为什么不断被翻拍 , 唐伯虎秋香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化符号 , 因为它们都是文化子系统的内部拓展延申 , 精神上归属于主流社会 , 容易赚钱而不容易被排异的 。 那么 ,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 什么是主流社会?老话说 , 礼失求于野 。 什么意思?礼 , 是某种文明主流社会文化价值的正面意义的核心的代称 , 可是礼失了 , 主流社会丧失了它们之前成为主流社会所依据的文化价值正面意义的核心性的东西 , 怎么办?求于野 , 野即是边缘 , 向民间的【边缘地带】去寻找 , 因为在那里 , 也许还保留了该文明的正面意义的核心理念 。 历史进程中 , 典型的是曾国藩的故事 。 曾国藩其人 , 其实也具有相当大的边缘性 。 这个只要从他的故乡地处非常偏远的交通极其不便利的湖南省湘中山区里的丘陵地带就可以知道的 。 湖湘文化 , 在中华文明子系统中 , 也一直不据主流 。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人 , 才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 如果我们把这个类推到现在的美国这样的国家 , 什么是她的主流社会?是沿海科技金融发达地区还是中部的土农民红脖子?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 , 大类上非常接近边缘人的定义 , 于他们自身的母文明 , 他们是被排斥的异端 , 于他们留学的所在国 , 他们是外来的异物 。 不过 , 新传奇式“英雄”人物埃隆·马斯克 , 出生于南非 , 18岁才获得加拿大国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