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


整个宋蒙战争期间 , 四川军民到底修了多少城寨 , 尚未见全面统计 。 景炎三年(1278)八月 , 安西王相府的报告说:“川蜀悉平 , 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 , 其渠州礼义城等处凡三十三所 , 宜以兵镇守 , 余悉撤毁” 。 此处的奏折中所言应该是四川山城寨中规模较大的 , 共计116处 。 关于四川山城的详细数目 , 胡昭曦先生曾经有专文论述 , 可考者共有44处 , 见于记载而尚不清楚的还有40余处 。 对现存的四川山城遗迹进行综合考察 , 就会发现这些山城的构筑颇具特点 。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
本文插图
(一)控扼水道
山城大多坐落在大江大河的旁边 , 有的甚至是在多条大江大河的交汇处 。 如钓鱼城 , 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会之冲 , 正面控扼三江展开的扇形地区 。 云顶城位于沱江西岸、金堂峡出口处 , 是自川西至川南的水路要冲 。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
本文插图
这样的选址有利于控扼四川境内的各条水道 , 防止蒙军由支流进入长江 , 然后顺江而下 。 客观上 , 这些大江大河浪高水急 , 对山城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 尽管不能围绕山城四周 , 也极大减少了山城的防御正面 , 节省了防守兵力 , 部分起到了护城壕的作用 。
在蒙古军建立强大的水军前 , 宋军能够充分发挥水军优势 , 沿江山城之间可以互相进行兵力支援和物资补给 , 起到水上交通线的作用 , 避免陆路交通时遭到蒙古军的阻击 。
(二)因山为城
山城大多坐落在四周孤悬的山顶上 , 各城所在之山 , 大都鞘绝千初 , 石壁如城 。 这些山城大都因山筑就 , 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 , 修筑时大多因陋就简 , 这就大大减少了修筑山城的工程量 , 使得山城防御体系在短时间内能够初具规模 。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
本文插图
得汉城四周悬崖峭壁 , 高出地面约700米 , 远看山峦突飞 , 长岭陡落 , 形如蜂腰 , 状如鹅头;平梁城三面陡峭山崖 , 城高出地面约400米;礼义城 , 建于宝佑三年(1255年) , 其城高出地面约100米 , 四面山崖陡峭 , 渠江三面环绕;荣城距地面高约80米 。
《钓鱼城记》所记“墙高二十四初” , 有的地方的确如此 , 但是一般只有两三丈、四五丈高不等 。 这是因为城墙下面就是峭壁悬崖 , 用不着再加很高的城墙上去 。 南面和西北面石岩特高 , 不筑城墙毫无影响 , 因此南北两面很多地方都没有城墙 。 东面坡度较缓 , 城墙也就连绵不断 。 云顶山四面壁立 , 状如城垣 , 建城者充分利用云顶山“状如城垣”的地形 , 因山为势 , 大部分以陡壁为垣 , 小部分垒石筑墙 。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
本文插图
凭借有利的地理形势 , 各山城主要利用天然的悬崖峭壁 , 只在山崖断陷处和山坡平缓处稍加修筑 , 故能在较短时间内筑成 。 余价上任短时间内就奏称:“利间城大获山、蓬州城营山 , 渠州城大良平 , 嘉定城旧治 , 沪州城神臂山 , 诸城工役 , 次第就绪 。
(三)自给自足
山城大多顶部平坦 , 有田土可耕 , 有林木可用 , 有泉水可饮 , 足可供众多百姓和军队居住守御 , 具备独立长期坚守的生活条件 。
云顶山城顶平数十亩;小宁城城坝东西长1000米 , 南北宽800米;得汉城城上平坝长2500米 , 宽2000米 , 呈椭圆形状;平梁城其上平坦 , 东西长2000米 , 南北宽1100米;礼义城东西长200米 , 南北宽100米 。 荣城南北长1500米 , 东西宽800米 。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有些条件优越的山城在城内有相当面积的可耕地 。 山城既是官民保聚的要地 , 又是耕战结合的据点 , 守军在山城附近地区推广营田 , 兵民驻守其上 , 各安其业 , 各得其所 , 可以作长期防守之计 。
由于山城的保护 , 开垦山城附近的土地是完全可能的 。 嘉熙四年(1240) , 宋理宗颁诏 , “于边城三、五十里内亦分田以耕 , 遇警则用以守城;在碧者则耕四野之田 , 而用以守碧 。 田在官者免其租 , 在民者以所收十之一二归其主 。 根据这项规定 , 四川州县往往在所在山城寨堡附近 , 采用“营田”形式 , 由官“度土授田 , 募民请佃 , 进行耕种和生活 。
在孟珙治蜀期间 , 四川宋军就大兴屯田 , 避免清野政策造成闭城自困的危险 , 形成“有城以御寇 , 又有寨以保民 , 则军民两利 , 而人心自安”的战略格局 。 余价采取建筑山城 , 搬迁官府 , 以及官民、军民、平战、耕守结合的措施 , 给民众的生计提供了保证 , 使“人心粗定 , 始有安土之志” , 加强了百姓的安全感与军民的凝聚力 。
但我们应对这种长期坚守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 尽管有些条件优越的山城在城内即有相当面积的可耕地 , 但仍然无法满足众多守城军民的需要 。 一旦蒙古军围困时间过长 , 仍然面临粮食紧缺的危险 。 有的山城最终就因为“食尽”而陷落 , 沪州神臂城就是这样的例子 。
屯兵扎寨 , 固守山城 , 水源问题很重要 。 宋夏战争中 ,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 , 水源曾经一度成为妨碍北宋城池坚守的大问题 。 但是四川山城顶部大多都有泉源 , 水源供给是不成问题的 。 《合川县志》有诗赞曰:“万初危岩环壁垒 , 百乱活水蓄层巅 。 ”富顺虎头山城“山顶有泉 , 四时不涸 。 目前还没有见到因为水源问题而导致山城陷落的记载 。
所以宋朝可以凭借这些军事设施抵抗元朝五十年也是很正常的 。
参考资料
【冷兵器研究所|四川城寨是如何建设的?有三大要点,学会了可以抵御蒙古军五十年】【1】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