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 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
中国版的《素媛》 , 看完你会哭
手机里跳出一条腾讯新闻 , 让我倒吸一口冷气 。
北京房山 , 不到三岁的孩子被发现下体红肿 , 疑似被某教师性侵犯 。 尽管事件还在调查中 , 但这样的恶魔之手并不是第一次伸向幼童 。
北京 , 知名早教中心 , “儿童性侵”;上海 ,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 , 五星级硬件幼儿园 , 上市公司……
曾经觉得二三线城市才会出的事 , 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
一份研究数据表明 , 在中国 , 基本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遭遇性侵 。
以上报道来自2017年第37期 《三联生活周刊》之《向儿童性侵说不》
韩国电影《素媛》 , 单纯善良的小女孩因上学路上遭遇性侵 , 以致下体受损 , 大肠小肠被毁 , 从此只能背着尿袋上学 。
因为看到一个叔叔 , 不忍心他淋雨 。
当大家对她指指点点的时候 , 她不明白——“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这部电影引起了整个东南亚的轰动 , 而中国 , 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素媛” , 它会把女孩被性侵这件事掰碎了给你看——
性侵 , 只是伤害的开始 。
性侵的施害者 , 从来不止于陌生人
《嘉年华》讲述的故事是 , 12岁的女孩小文和同学新新被性侵犯 , 侵犯她们的正是新新的“干爹” , 当地商会颇具权势的刘“会长” 。
这本身是一个很惨烈的故事 , 而比身体上的创伤更令人心痛的 , 是孩子接下来面对的“二次伤害” 。
小文的妈妈在医院里得知真相后的第一反应是掌掴女儿 , 骂她不要脸 。
在家里失魂落魄 , 怒吼着“就怪你自己穿得像个什么样子” , 像个疯子一样撕碎女儿的公主裙 , 拉扯她的衣服 , 强行剪掉她的长发 。
作为妈妈 , 她又做了什么呢?因为婚姻失败 , 对自己失望 , 抽烟、喝酒、跳舞 , 夜不归宿 , 出事当天 , 她一晚上都没联系过女儿 。
女儿是抱着金鱼缸离家出走的 , 从那条鱼身上得到的安慰 , 比妈妈爸爸给的都要多 。
性侵出现后 , 最歧视女性的往往是女性 , 甚至是自己亲妈 。
相比小文家境的落魄 , 小女孩新新面对的是另外一种残酷 。
她的父母一心关心女儿是否能考上重点 , 出事后第一件事“如何息事宁人 , 不被人指指点点” 。
两口子接受了权力的受贿 , 甚至还说服小文的父母与他们一样 , 不指控不上诉 , 私下和解 , 接受刘会长的“补偿”:给两女孩一人一台苹果手机 , 附加以后转校念书的全部学费 。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C你妈 , 真是好爹啊 , 亲手让孩子成了妓女 , 嫖一次管一辈子学费 。
性侵也许是偶然事件 , 父母的价值观和处理方式确是恒定的 , 后者更直接地定义了这件事的意义 。
执法者和医护工作人员做了什么呢?
-
在权力的威逼利诱下 , 举证上不作为 , 检查上作伪证 。
-
不顾孩子心理创伤 , 反复让她们做妇科检查 , 撰改结果;
-
抓住父母“怕丢人”的弱势心理 , 残忍刺激 , 暗示和解 。
连事发地旅馆的老板 , 也为了自保而藏匿掉至关重要的监控视频 。
除了被性侵的女孩 , 电影还出现了两个关键人物 , 酒店里的两个女孩服务员 。
小米目睹了全程 , 并拍下了视频 。 刚开始 , 她想用视频勒索会长给钱 , 却遭至埋伏 , 一顿毒打 。
她要一万块干嘛呢?买一个假身份证 。
她不知道自己生父母是谁 , 生日是哪天 , 15岁 , 漂泊过15个城市 。 被打后 , 她告诉前来救助她的律师——
-
“我无处可去 , 我喜欢这个海边小城 , 这暖和 , 就算一个乞丐 , 晚上也不会被冻死 。 ”
警惕、贪婪、冷漠 , 是她摸爬滚打而来的生存智慧 。 但她依然承受着劳动繁重、工资低廉、被虐待、被威胁 , 她不断迁徙 , 世界之大 , 无处落脚 。
和她一起打工的姑娘 , 同样的背景 , 怀抱爱情的憧憬 , 只能用性去换 。 结果是悲惨的:她被辜负 , 被利用、被玩弄 , 被当做赚钱的工具 。
一身伤痛离开 , 留下的那支口红和最爱的耳环 , 美貌也好 , 灵魂也好 , 在现实前迅速被消耗 , 不值得一提 。
整个电影充斥着巨大的无力感 , 这种无力感解释起来就是——
-
性侵并不是女孩遇到最坏的事 , 比性侵更让人感受伤痛的 , 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冷漠 。
面对性侵 , 我们的社会缺少司法公正 , 缺乏心理救助机制;面对失业 , 缺少社会福利帮助 , 缺少最低保障;面对孤儿 , 我们缺乏救助 , 和未成年人保护 。
女孩的生存环境里整个社会链条都是断裂、缺失、危险的 。
电影叫做《嘉年华》 , 因为故事发生在一个大型现代游乐场边上 , 轰鸣的游乐设施声音 , 掩盖了无数女孩的恐惧迷茫和痛苦 。
女孩们在人生的“嘉年华” , 但她们的命运就像被锯掉的梦露雕像 , 形同垃圾 , 无人问津 。
我再次提醒 , 以往大家潜意识里这类事件多发于不发达落后地区 , 然而在2013到2015年的媒体曝光中 , 城市地区发生的性侵儿童案件比例 , 比农村地区还要高 。
所以 , 你真的还耻于跟孩子谈阴道、谈自我保护、谈性教育吗?
就算免于性侵 , 女人的路 , 也注定是艰难的 。 看看最近的新闻 , 心里万分感慨 。
-
小学祈祷她不要遇到禽兽老师性侵 , 高中不要被心怀鬼胎的孕妇骗回家被老公奸杀 。
-
-
每一种艰难都不是必然 , 但任何一项“偶然” , 都足以毁灭女人的一生 。
所以当谈及生二胎 , 我说怕生个女儿的时候 , 绝不是重男轻女作祟 , 而是一个女孩 , 要扛过多少险恶才能顺利长大?
生为女人 , 才太懂得做一个女人的不易 。
娜拉的出走 , 是一种女性的觉醒 。 而出走后的娜拉是否一定过得更好 , 成年人会保抱持怀疑 。
所以我在新书《认知差》里 , 鼓励大家:
“忘掉鸡汤 , 提升认知 , 虽然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 , 不像鸡汤轻易让你得到安慰 , 会让你伤筋动骨 , 甚至自我颠覆——
但 , 沿着旧的地图 , 你怎么到达新的目的地?”
《嘉年华》里那座充满隐喻的梦露雕像 , 她是影片中所有年轻女孩的幻想对象 , 完美女性的化身 , 最终如她们本人命运一样 , 在这险恶世界的敌意中轰然倒下 。
女人的一生 , 从来不是一场“嘉年华” , 而是一场想好好活着就要一直打赢的战争 。
![首页](/images/logo2.png)
来源:(伊姐看电影)
【】网址:/a/2020/0529/ahbb149768.html
标题:每11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性侵,你还耻于跟孩子谈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