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引言:
《诗经·大雅·抑》中留有这样的诗句:"投我以桃 , 报之以李"
自古以来 , 中国人就具有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 晋文公为报楚王收留之恩 , 在两军交战之时退避三舍;韩信年少不得志却受到老妇人的饭食馈赠 , 待到功成名就之时"千金赠漂母"这一举动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佳话 。 近代中国同样也不缺少之恩图报之人 , 民国的张作霖同样也是这样一位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 。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本文插图
张作霖旧照童年幸福却又短暂
张作霖 , 字雨亭 ,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村子 。 父亲张有财在县城经商 , 每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 依靠着他一人的微薄的收入 , 勉强支撑着家庭的生计 , 将孩子抚养成人 。
但是 , 他的父亲十分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 , 当张作霖13岁的时 , 父亲便将他送入当地学校 , 接受最基础的文化教育 。 然而 , 好景不长 , 父亲与当地的赌徒产生了争执 , 被当场殴打致死 。 张作霖与二哥为父报仇 , 前去讨要说法 。 却与他们发生了肢体冲突 , 导致几名赌徒死亡 。 二哥揽过了罪责 , 为了躲避随时可能袭来的追捕 , 张作霖与母亲妹妹逃向了外祖父 。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本文插图
张作霖和自己的家人
然而在当时混乱的年代大家都并非富裕 , 同样的艰难求生 。 迫于生计 , 张作霖只得肩负起养育家人的重任外出谋生 , 他这一路可谓是饱尝了世态炎凉 。 战乱年代的温暖更来之不易 , 令人难以忘怀
张作霖初到高坎镇的时候 , 恰值农忙 , 孙家雇佣了众多的短工作为劳力 , 为其收割庄稼 。 在每日的饭点 , 孙家的管家都会带着佣人去给田里的工人送饭饿了多日已头昏眼花的张作霖 , 鼓起勇气趁机混在了其中 , 趁别人不注意偷偷领了一份干粮就狼吞虎咽了起来 。 因为这些短工彼此之间无甚联系 , 孙家的下人们也不清楚所有的短工的身份 , 张作霖竟然就依靠着这种方法悄悄地蒙混过关 , 连续好几天都同样在他们之间混口饭吃 。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本文插图
张作霖军装照
然而事情终会有败露的一天 , 被抓住之后张作霖挨了顿毒打 。 恰巧此时的孙家的寡妇正在地里帮助工人 , 她看见这个贫穷落魄的少年 , 一时间动了些许恻隐之心 , 她告诉他自己可以为他每日提供一餐饭食 。 就是孙寡妇的这一小小的举动 , 让尝尽了人情冷漠的张作霖感激万分 。 即使张作霖后来已经离开这个镇子 , 但是他一日都不曾忘记这"一餐之恩" 。
任谁也不曾想到的是 , 当日贫寒交迫的孩子有一日竟然会成为在东三省能够呼风唤雨的无冕之王 。 此时的张作霖依然未曾忘记过当时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的妇人 , 他回到镇子上去寻找这位救命恩人 , 向她报恩 。 不仅仅是给予钱财 , 置办房产田产 , 更有心的是经常抽时间陪伴孙寡妇 , 陪老人唠唠家常 。 知恩图报之心可见一斑 。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本文插图
张作霖旧照不仅知恩图报 , 他同样一身正气
张作霖作为一个军人 , 绿林出身的他似乎常常被人嘲笑缺少应有的学识 。 但是会记住少年时救助自己的一位普通的妇人 , 并知恩图报的人 , 绝不会是愚蠢无知的 。
在东北的老百姓之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张作霖在某次出席日本人的一场酒会时 , 席上的一位日本人请大帅题字 , 实则希望他能够当众出丑 。 但张作霖将军大方接过笔抓过笔 , 银钩铁画写了个"虎"字 , 笔锋一转在下角落了款 。 在一片的叫好声中 , 掷笔回席 。 那个日本人仔细看了这幅字 , 视线转至下角的提款"张作霖手黑" , 面色稍有缓和 , 不屑的嘲笑起来 。 这时张作霖一行中的其他人都颇为尴尬 , 小声提醒:"大帅 , 应该是‘手墨’" 。 张作霖虎目一瞪:"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墨’字怎样写!面对日本人 , 就是要手黑!我这是叫做‘寸土不让’!" 分页标题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
本文插图
张作霖与士兵后记:
要知道 , "英雄怕见故乡人" , 我们不可能长盛不衰 , 在那些落魄时刻必定会收到他人的帮助 。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在自己成功之后往往不会想到报恩 , 而是将那段往视为一生之耻 。 张作霖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这不仅是他个人知恩图报的品质的体现 , 更是他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体现 。
滴水恩当涌泉保 , 这并不是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 正如同张作霖的报恩的举动一样 , 这是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祖先处继承并发扬的作为中国人的高尚品格 。
参考文献:
《张作霖传》
《历史的细节:大变局下的生与死》
【文史迷踪|少年张作霖穷的快要饿死,被一寡妇好心收留,发达后他这样报答】《文史博览·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