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_本文原题: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编者按
自公元1405年起 , 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八千余人 , 两百余艘船只七下西洋 , 历时二十八年 , 航程万余里 , 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 也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 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 , 而他的航行 ,宣告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
经贸青年现推出系列栏目“郑和的故事” , 带领青年们跨越六百多年的时间长流 , 从不同的角度讲述郑和的故事 。 上一期我们了解到了郑和的文化传播之旅 。 下面 ,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期 ,经贸交流者——郑和 。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与西洋各国在文化交流的同时 ,开辟通商之衢 , 进行经贸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另一大要务 。
郑和下西洋开展经贸活动形式是多样化的 , 其中朝贡贸易是一种主要的贸易方式 。 这种贸易通常是船队到达一地后 , 以皇帝的名义向当地国王或酋长颁发赏赐 , 同时接受他们的纳贡 , 或由他们事后遣使到中国朝贡 。 这种贸易形式 , 往往是赏赐大于贡纳 , 实行“厚往薄来”的贸易原则 。 其次 , 官方贸易是明朝政府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之一 , 郑和船队装载有大量的中国特有物资 , 到海外适当地点换取所需贸物 , 这种贸易有的以物易物 , 也有的是用钱币购买货物的 。 例如前面提到的金锭 , 便是用钱币直接购买的货物 。
瀛涯胜览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瀛涯胜览》还记述:在暹罗国 , “中国宝船到 , 亦遣小船到水上买卖” , 在满刺加国 , “中国下西洋舡以此为外府” , “各舡并聚 , 又分宗次前后诸番买卖” 。 在溜山国 , “中国宝船一二只亦到彼处 , 收买龙涎香、椰子等物” 。 在柯枝国 , “名称哲地者 , 皆是财主 , 专一收买下宝石、珍珠、香货之类 , 候中国宝船或别国番船客人来买” 。 在祖法儿国 , “中国宝船到彼 , 开读赏赐毕 , 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 , 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鳖子之类来易苎丝、磁器等物” 。 在阿丹国 , “开读毕 , 国王即谕其国人 , 但有珍宝 , 许令卖易” 。 在天方国 , “买到各色奇货异宝 , 麒麟、狮子、驼鸡等物 , 并画天堂图真本回京” 。 各国对“中国青瓷盘碗等品 , 丝、绫、绢、烧珠等物 , 甚爱之 。 ”明代张燮撰《东西洋考》云:所至各国“好市华人磁瓮” 。
郑和下西洋开展的经贸交流可谓盛极一时 , 前所未有 。 由于交易公平 , 双方诚信 , 对外经贸交流还含有民间贸易的成分 , 船队的官兵常携带一些家乡货物到海外出售 , 并从国外换回一些物品 。 这也是郑和下西洋贸易交流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据史料记载统计 , 郑和七下西洋所输入中国货物计185种 , 其中香料29种、珍宝23种、药材22种、五金17种、布帛51种、动物21种、颜料8种、食品3种、木材3种、杂品8种 。 对中国的动物学、植物学、医药学及瓷器、玻璃等制造业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 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 比如 , 永乐、宣德制造青花瓷的上等色料——苏麻离青 , 即索马里青 , 因产自索马里而得名 。 该青料含锰量低 , 含钴量高 , 其色明艳 , 色性稳定 , 优于国产青料 。 该料即由宝船队大量购回 , 保证了中国青花瓷举世无双的最优品质 。
赍币往赉
郑和对下西洋的目的回答得很清楚 , 在他亲自撰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中明确写道:他下西洋的目的是 “赍币往赉之” 。 但是 , 由于郑和航海资料在宣德年间被毁 , 加之西洋所购物品的缺失乃至空白 , 对于下西洋进行贸易交流的认知产生了负面影响 , 郑和研究中对进行贸易交流的态度不很明朗 , 常常把“踪迹建文”视为主要目的 。分页标题
300年后清康熙朝大学士张廷玉编撰的《明史》 , 称郑和下西洋在扬我国威的同时 , 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之说 , 也影响了对郑和下西洋进行文化与经贸交流的研究 。
直到2000年 , 明代梁庄王墓在湖北钟祥被发现 , 出土了大量的郑和从西洋购买的金银珠宝 , 经专家考证确认是郑和从西洋各国所购 , 郑和研究沉闷的局面才被打破 , 史学界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确是去从事海外贸易的 , 经贸活动也是他的主要目的 。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梁庄王朱瞻垧为永乐帝孙 , 其墓出土文物品类众多 , 数量甚巨 , 有金锭、金壶、缠臂金饰、青花龙纹高足瓷碗以及金、银、玉、珠、宝石、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等各种材质的珍贵文物达 5300余件之多 , 其中各类宝石就有 5000多颗 。 珠光宝气 , 琳琅满目 , 令人目不暇接 , 叹为观止 。 经专家们考证 , 这些宝石非中国所产 , 却与郑和有关 , 正是郑和下西洋时从西洋等地所购之物。
出土的金锭为月牙形 , 共两枚 。 这两枚金锭的出土让考古队员们庆欣不已 , 格外 , 惊喜 , 因为金锭正面刻有重要文字 。 一枚金锭上镌阴刻铭文:“随驾银作局销镕 捌成色 伍拾两重 作头季鼎等 匠人黄关弟 永乐拾肆年捌月 日” 。 而另一枚金锭上镌刻的文字则是:“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 捌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 。 永乐十七年四月 , 正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际 , 这两枚金锭所刻文字及其大量珍宝 , 成为目前可见的 郑和下西洋唯一通蕃实物 。
考史料 , 永乐十七年四月这个时间节点 , 正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历十九国回国的前夕 , 或已在返航途中 。 此金锭当是用沿途购买的碎金块融铸而成 。 金锭长 132.5毫米 , 腰宽45.2毫米 , 厚16毫米 , 重达1948克 。 除自身重量外 , 其“含金量”更是非同一般 。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郑和下西洋大规模的经贸往来 , 使“夷中百货 , 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 , 中国必欲得之” , 互通有无 , 双方获利均丰 。 “由是明月之珠 , 鸦鹘之石;沉南龙速之香 , 麒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 , 珊瑚瑶琨之美;皆充舶而归 。”明人严从简这样说:“自永乐改元 , 遣使四出 , 招谕海番 , 贡献迭至 , 奇货重宝 , 前代所希 , 充溢府库 , 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 , 而国用亦羡裕矣 。 ”
远航所及 , 各“番王酋长相率拜迎 , 奉领而去 。 举国之人奔趋欢跃 , 不胜感戴 。 事竣 , 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 , 遣使领赍 , 附随宝舟赴京朝贡 。 ”
可见 , 郑和下西洋所从事的经贸交流活动是客观真实的历史事件 。 距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六百年后 , 在郑和开辟并奠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前提下 , 由中国倡导的、多国参与的、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 。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更多经贸好声音请关注“经贸青年”微信公众号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
本文插图
本期节目:《经贸交流者——郑和》
出品:经声经事广播台
稿件来源:***
音频剪辑:郭可欣
主播:郭可欣
【郑和|郑和的故事 | 经贸交流者——郑和】美编:闫宇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