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陪跑10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收获了2020年又一个医疗IPO。
5月12日,体外诊断企业深圳新产业生物(Snibe)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31.39元,首日收涨43.99%。历经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后,公司较发行时市值翻了近四倍,已冲破480亿元。
从一家创业公司到化学发光细分市场的龙头,新产业生物在这一新兴领域拓荒前行了25年。早在2011年,红杉中国首次投资新产业生物,之后继续加持,10年时间缔造了头部机构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又一个经典案例。
上市当日,新产业生物董事长、总经理饶微回顾企业历程时称,“红杉是新产业生物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投资人,支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重要的全球竞争者。”
“研发要耐得住寂寞、能吃苦、对技术和产品提升极度热衷,这家企业走到现在,靠的是董事长饶微和创业团队的执着韧性。”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向投资界表示。
如今,新产业生物市值超过480亿,红杉中国持股比例为16.64%,至今获得账面浮盈超77亿人民币。换言之,红杉中国10年前第一笔近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账面回报超过70倍。
事实上,红杉对医疗健康的重视不仅反映在投资项目上,更要帮助这个领域在国计民生方面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提交了五份提案,其中三份提案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呼吁在政策层面推动医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医药强国”;利用好数字化、信息化,提升中国医疗整体供给能力和效率;从战略高度强化中国感染科系的应急能力建设,实现防疫能力常态化,建设分布式传染病报告数据共享网络。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新产业生物1995年成立,从“年龄”来看,已经不能算是创业公司,但它所属的细分领域体外诊断(IVD)仍然是新兴产业。
尽管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年均增速较大,但目前仍然是体外诊断试剂人均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潜在人均消费能力决定着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IVD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新产业生物专攻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技术,是当下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一直以来,国内IVD行业由外企主导,以瑞士罗氏、德国西门子、美国雅培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占据高端市场,尤其在国内三级医院市场中拥有较高份额。
夹缝中求生存。新产业生物一成立就写下“军令状”要做出质优价廉的国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产品,以打破进口厂商的垄断。25年一门心思搞研发,换来了多个核心关键技术,也创下多个“第一”。
2008年,在董事长饶微带领下,团队最早实现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开发,并于两年后推向市场。2017年,新产业又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2018年,发布全球最快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MAGLUMI X8;201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丙肝试剂荣获欧盟CE最高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
目前,新产业生物是化学发光领域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纳米磁性微球、发光试剂、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试剂原料四大技术平台的公司。截至2020年3月,公司主要有8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122项配套试剂,全球装机超过13000台,海外产品销售至143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招股书,2019年其营收为16.8亿元,净利润7.7亿元,近五年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在20%以上。
市场对新产业的青睐,还因为其较高的毛利率。该领域国内企业综合毛利率一般在50%左右,但新产业的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2017、2018以及2019年的前6个月,毛利率分别为78.67%、80.81%以及79.36%。
在周逵来看,新产业在大牌林立的国内外市场,能稳步增长同时保持高毛利,正是凭借持续创新、领先的产品技术和高质量的服务,才持续获得用户的青睐。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国际销售市场,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重要的全球竞争者。分页标题#e#
值得注意的是,饶微在上市路演环节曾透露,新产业生物对国内三甲医院的产品销售覆盖率已达到45.70%。由此可见,新产业生物未来的想象空间仍然很大。
十年坚信 终成硕果
红杉最早一笔投资账面回报超过70倍
如果回顾新产业生物25年的历程,在企业的关键节点上,资本都扮演着重要的支撑力量。
2011年,红杉中国以9600万元投资新产业生物,成为公司最早且第一大机构股东。彼时新产业生物的估值仅为4.8亿元,其营收还不到5000万元。
据报道,2014年,新产业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按挂牌价市值6.36亿。但此后两年间,其市值翻了30倍,达184.64亿。
新产业生物在新三板的表现已令市场为之侧目,退出并获得丰厚回报是许多投资机构在企业这样的节点上所选择的路径。但当时有机会退出的红杉中国,却选择书写投资机构与企业合作的另一种可能性。
“我们相信新产业生物能够稳扎稳打、持续成长为行业龙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对投资界表示,“从A轮开始,这十年里我们非但没有减持一股,而且有机会就持续加码。”
当时,红杉中国涉足医疗健康领域时间不长,却表现出了对行业深入的研究和洞察。据周逵介绍,2011年投资这家公司时,主要基于几个判断:第一,中国IVD领域整体市场需求有明确的长期增长的趋势;第二,这是一件无法“绕弯子”的事,中国企业想跑出来,产品技术必须要过关,而“产品一旦迈过用户满意的门槛,就有巨大的潜在机会”,当时的新产业,正处在这个时点上。第三,饶微团队长期技术积累、厚积薄发的历程和想法,坚定了我们对创始人的信任和信心。
彼时的判断如今得到验证。从市场规模看,Kalorama Information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65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778亿美元。而中国2018年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604亿元,同比增长18.43%,潜力巨大。
2017年8月,新产业生物在新三板终止挂牌,筹划创业板上市,历经之后800多天的漫长等待后,于2020年5月12日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当天即交出了首日收涨43.99%的不俗成绩,次日开市又获开盘涨停,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后,公司市值已冲破480亿元,相比发行时已翻了近四倍。
揭秘红杉中国医疗投资版图:
近4年收获15家IPO
如果梳理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近10年的深入研究与系统性布局,会得到一份长长的企业名单,上面所罗列的其投资的近100家企业中,超60%的投资始于A轮。
2016年起,红杉中国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近4年时间,共收获15家医疗IPO,包括Beam、新产业生物、启明医疗、基石药业、锦欣生殖、博瑞医药、药明康德、信达生物、ARMO、Moderna、再鼎医药、华大基因、药明生物、贝达药业、健帆生物等知名企业,总市值逾1200亿美元。目前还有奕瑞光电子、稳健医疗、燃石医学等6家健康产业的公司,正走在IPO申报的道路上。
从官方披露信息不难发现,红杉中国重点布局在创新药、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等领域。红杉中国大的投资逻辑是,在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寻找优质的企业家,并积极在早中期投资,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陪跑人。这样的投资理念在其医疗领域布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这样的企业一旦发展成功,每每后劲十足。
比如在医疗器械领域,除新产业生物外,红杉中国还收获了多家在股市表现抢眼的企业。2010年A轮投资的健帆生物,2016年在A股上市,至今股价已涨了近10倍,市值超480亿元;2013年B轮投资的启明医疗,此后继续增资,2019年公司在港股IPO,目前市值超250亿港元。
在创新药领域,红杉中国投资的龙头企业贝达药业2016年作为A股第一家新药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17年9月,红杉中国A轮投资的再鼎医药赴美IPO,近3年时间,股价涨了200%,市值已超过50亿美元;2018年10月在香港IPO的信达生物,近2年时间,股价也增长了近200%,成为市值近73亿美元的创新药龙头。分页标题#e#
对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红杉中国投资团队认为,中国正在围绕医疗健康创新培养构建一个巨大的生态。一方面健康是最刚需,疫情给大家又提醒了一次。数据及基因等技术进步,会大量应用在疾病改善疗法中,甚至可以治愈很多以往只能尽力维持生命的疾病。同时中国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展开,而且力度加大、速度加快,这对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而言,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给予了巨大的空间。
【 医疗健康领域|独家|红杉10年陪跑:11天涨停,这家公司市值超480亿】无疑,疫情后的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将会获得政府更多资源投入。对中国而言,这是大步向前并发展成为全球领先医疗服务国家的重要机会。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许多初创企业的机会。而红杉中国一幅未来10年扎根中国医疗产业的图景,也将徐徐展开。
来源:(投资界)
【】网址:/a/2020/0527/kd170737.html
标题: 医疗健康领域|独家|红杉10年陪跑:11天涨停,这家公司市值超4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