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假冒伪劣商』渝北公安三大举措积极应对经济犯罪



按关键词阅读:

今年5月15日是全国第十一个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宣传活动日,2019年5月以来,渝北区公安分局重点围绕假币、洗钱、金融、涉税、非法集资、传销、商贸等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关注度高的经济犯罪,共立案侦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1起,破案56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67名,挽回经济损失2.8亿元。
『假冒伪劣商』渝北公安三大举措积极应对经济犯罪
文章图片
严打各类经济犯罪,确保辖区经济秩序安全稳定
渝北地处临空经济核心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开发建设、工程领域引发的合同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去年5月以来,分局共立案侦办合同诈骗案件31起,破获26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0人。先后破获了罗某某、宋某合同诈骗案,周某等人合同诈骗案,邱某某合同诈骗案等大要案件。
非法集资和传销历来是受害人数最多,侦破难度最大、挽回损失最难的经济犯罪。去年5月以来,分局先后侦破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一系列涉案金额多、社会反响大的案件。
针对近年来涉税案件频发的情况,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分局开展严厉打击涉税犯罪“百城会战”专项行动。共破获涉税案件3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包括重庆某材料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重庆某集团涉嫌虚开发票案等涉及票面金额大,价税金额高的案件。
近年来辖区企业内部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也有抬头趋势,分局针对该类案件实施重点打击。一年来,全局共破获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11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0名。
侵权假冒案件关乎民生,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渝北区公安分局一直将其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来抓,按照公安部“坚持既要破大案,又要破小案”的原则,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去年5月以来,全局共立案侦办各类涉假案件12起,破案6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25人,捣毁各类制假贩假储存窝点19个,缴获假冒伪劣商品价值6000余万元。成功破获李某某等人假冒注册名酒商标案、破获谭某等人利用互联网和物流公司销售假药案等。今年疫情期间,渝北区公安分局针对特殊医疗器械、药品、卫生防护用品等领域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现象,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一道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联合执法,对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从严从速打击处理,先后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起,查获违法嫌疑人8人。
强化防范宣传与源头治理,降低经济犯罪发生几率
渝北区公安分局以“5.15”经侦宣传季为契机,通过集中宣传、分散走访,“四进”活动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经济犯罪宣传。去年5月至今共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万余张。分局还结合近期开展的“净网2020”行动,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渝北公安在线公众号、微博、“智慧天网”视频终端等载体,通报全区经济案件的发展态势,揭露经济犯罪的手段特征,展示公安机关的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提高群众预防经济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稿源:(松鼠热点)

【】网址:/a/2020/0519/ahnews42998.html

标题:『假冒伪劣商』渝北公安三大举措积极应对经济犯罪


上一篇:「招聘」当心!3000多人被骗!新型“洗脑式”诈骗出现...

下一篇:频繁■超市生鲜食品未防盗 夫妻频繁盗窃终落网


人文

北京晚报:生鲜,拼的是新鲜不是光线

阅读(24)

让生鲜“借光”售卖,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本报就曾经报道过利用灯光把肥肉馅儿“变”瘦肉馅儿的事,现在不过是钨丝灯换成LED灯,视觉原理、商业动机都没有变。应该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