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_本文原题:一起车祸折射了当下社会的人心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2015年9月的一天 , 是一个烈日当空的周末 。 上午9时 , 我约上另两个朋友3家共11人 , 开上两辆车一起去离我们居住城市约一小时车程一个非常有名的农家乐——土地主农庄去搞活动(央视4频道曾报道过此农庄) 。 到了之后发现 , 这里山清水秀 , 来度假的游客的确很多 , 熙熙攘攘 , 生意十分火爆 。 我们先是沿着农庄向大山深处宛延的公路走了近一小时路程 , 倍感清爽;回到农家乐之后 , 我们简单吃过午餐 , 就买了票到农庄游泳池游泳 , 几个小朋友非常开心 , 直到下午5点钟仍不愿离开游泳池 。
当我们一起在农庄吃完丰盛的农家饭之后 , 时针已指向下午6点40分钟了 。 再过一个多小时 , 天就要黑下来了 , 于是我们就开上车急忙往城里赶 。 我朋友因为喝了酒 , 车由他妻子开 , 她车开在前面 , 我妻子与女儿都坐在朋友车上 , 因为他们夫妻俩平时开车都比较快 , 我心里有些不放心 。 由于我们走的公路是一条不宽敞的省道 , 一直沿着一条小溪行走;自从通了高速公路之后 , 除了少量大型重货车为了逃避超重检查从这里走之外 , 其他车辆不多 。 朋友妻子开得很快 , 一会功夫 , 转几个弯 , 我就看不到她的车了 。
【开伟观察一起车祸折射了当下社会的人心】
本文插图
当我们绕过一条大弯 , 时针指向下午7点整 , 在快接近一处小溪深水区时 , 听到有人在公路边大喊:“有小车翻下小溪了 , 快去救人啊!”我还是生平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车祸 , 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 瞟了一眼翻下溪水中的小车 , 只有尾部一小部分露出水面 , 颜色跟我朋友的车差不多 , 一种不祥之兆涌上心头 , 心想这下坏了 , 如果是朋友的车 , 车上坐着5个人 , 那肯要出人命了 。 这时我车上另一个朋友的妻子视力比我好 , 连忙说这辆车不是我朋友那辆车 , 我紧张的心稍微缓和了一些 。 我将车开到小车翻下小溪的地点停了下来 , 准备去救人 。 这时我再仔细瞟了一眼尚露在水外的小车尾部 , 车牌号的确不是我朋友的车 , 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 这时已有几个当地农民和过路司机在用力试图将落入水中、底朝天的小车翻过身来 。 我连鞋子和裤子都没脱 , 匆忙从距离车祸不远的溪边小码头跑向小车跌落处去帮忙救人 , 此后陆续有几个当地农民和过路司机一起赶来将车子翻了过来 , 一个农民连忙拿着一块大石头将车前边副驾驶门玻璃砸烂 , 将那个骑在男子头上(可能是翻下小溪时撞到树上 , 使女子移位双脚骑在了男子头上)的女子先拖了出来 , 放在溪岸边 , 女的尚有呼吸 , 问题不大;当大家再次将驾驶室那个男子拖出来时 , 我当时认为该男子可能不行了 , 嘴唇、脸部、手臂及脚等只要能看到皮肤的地方由于缺氧全都变成了青紫色了 。 参与救援的人已经给120打了电话 , 但由于缺乏救生经验 , 该男子被抬上岸边时 , 我问参与救援的人 , 有谁知道救生知识及时对该男子进行救生时 , 都回答不懂得怎么去救生 , 我自己也不懂 , 显得束手无策;于是看到男子伸出的舌头有被逼出的胃内食物时 , 我就用手把食物往外扣 , 同时我喊身边参与救援的几个人将该男子抬起来 , 头朝下脚朝上 , 试图把吸入腹中之水倒出来 , 但无济于事;约莫两三分钟样子跑来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同志 , 急忙让我们不要把该男子趴着放 , 而是将该男子正面放着 , 只见她在男子胸左边心脏部位用力往下猛按 , 约1分钟光景 , 看到该男子嘴唇开始微动几下 , 她让旁边一个人往男子口中吹气;尔后该男子妻子醒来之后也连忙吻住他先生的嘴作人工呼吸 , 大约2分钟后 , 看到该男子嘴唇、手心及其他皮肤上的青紫色慢慢褪出 , 5分钟之后基本消失 , 脸色恢复到正常状态 , 但可能由于吸入腹内之水尚末倒出来 , 加上肺部可能呛入食物及水中其他污物(前天晚上下雨 , 溪水全是混浊的) , 人仍不能动弹 , 不省人事 。 这时救护车已到了 , 我们大家才松了口气 , 紧张的心情最终有所缓和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这对夫妻年龄约莫30岁上下 , 是从城里来农家乐玩的 , 据当地农民讲 , 他们是刚从农家乐吃完饭开车出来的 。 他们是幸运的 , 终于被大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 让这个世界上又减少了几个家庭的悲剧 。 这首先得感谢这个世界还是好心人多 , 碰到当地农民及过路司机这么多好心人救援 , 如果没有大家迅速及时参与救援 , 这对年轻夫妻无疑身亡命殒;同时也得庆幸车祸时间 , 如果在晚上一个小时天黑下来之后 , 小车翻入水中当地农民和过路车辆或者很难发现 , 或者因缺乏这么多人参与救援 , 这对年轻夫妻也难逃死亡命运 。
但我心里至今仍十分沉重 , 并“疼痛”不已 ,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休闲意识提高 , 加上国家鼓励2点5天休息日 , 近距离乡村游会更加兴旺和繁荣 , 对提振内需、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 但这其中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短板:一是全国数量庞大的民众加入乡村游大军 , 安全引导意识没有跟上;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对“小长假”乡村游安全教育引导基本处于空白;且乡村公路质量跟不上 , 在事故多发地路段该进行风险提示的路段没有竖立警示牌 , 致使车祸反复发生 。 据参与此次救援的当地农民反映 , 在之前不久 , 就在此次发生车祸的地方 , 一对深圳夫妻驾驶车辆也翻入小溪 , 当时小溪水比现在深 , 当地农民无力将小车翻过来 , 仅将玻璃打烂把夫妻俩的小孩救了出来 , 夫妻二人被淹死 。 显然 , 如此路段若能多竖几块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该地段属于事故高发地 , 或者这起车祸可以避免 。 由此可见 , 今后随着参与乡村游出行车辆增多 , 而乡村公路配套管理又跟不上 , 必然带来车祸大幅上升 。 二是民众也包括我自己 , 救生知识十分贫乏 , 而随着出行人数增多 , 引发火灾、水灾等事故必然增多 , 在普遍缺乏救生知识情况下 , 碰到事故都惊慌失措 , 必然带来无辜死亡人数上升 。 三是乡村游地区大都处于城郊偏远地区 , 通常是交通警察管制薄弱地区 , 而参与乡村游驾驶车辆的司机往往放松警惕 , 认为喝点酒没有问题 , 容易导致酒驾高发 , 也必然提高车祸事故率和死亡率 。 我与此次车祸被救起的女同志进行简单对话:“你先生喝了酒还是车速过快?”她否定说没有喝酒 , 速度也没有快 , 但到底有没有酒驾 , 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
本文插图
因此 , 这起车祸告诉我们 , 国家实施鼓励发展乡村游这个刺激内需增长政策没有错 , 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如对参与乡村游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公路管理实施、在乡村游地区设立安全救护人员、对全民进行自救和救生知识普及教育等等 , 以确保乡村游健康和谐发展 。 否则 , 乡村游就有可能成为火灾、车祸等事故高发部位 , 乡村游则更有可能成为不少人“死亡之旅” , 这个问题不仅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 更应该引起广大民众普通警觉 , 以免各种事故悲剧重演给乡村游涂上阴影!
来源:(开伟观察)
【】网址:/a/2020/0517/1589696796.html
标题:开伟观察一起车祸折射了当下社会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