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话说明朝天启年间 , “九千岁”魏忠贤将天启皇帝朱由校完全架空在一边 , 自己俨然成为了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 。 为了巴结这位权倾天下的权监 , 地方官员们想出了一招妙计:修生祠 。 祠堂大家都知道吧?一般来说那是只有死人才能进去的地方 , 而魏公公却成了第一个活着还能进入祠堂的著名人物 。 由此 , 魏公公的生祠修遍了大江南北 , 浙江地方官员干脆把魏公公的生祠修到了岳飞墓的旁边 , 而当时的辽东巡抚更狠 , 把魏公公的生祠修到了宁远城之外 , 可能是想让后金的努尔哈赤也瞻仰一下魏公公的尊容 。
本文插图
就在地方大员们急着给魏公公挑选黄金地段修筑祠堂的时候 , 一位即将去德州上任的白发老头长叹一声 , 默默脱下了自己的青色官服 , 准备收拾东西滚蛋 。 “哎 , 胡员外 , 你这是要去哪里?”随从们望着胡震亨背后的包袱惊讶的询问道 。
本文插图
然而胡老头却一声不吭的背着自己的行李 , 头也不回的赶着马车向着自己的家乡浙江走去 。 当官?混迹官场数十年的我早就意识到 , 那个“众正盈朝”的时代早已逝去 , 大明即将迎来最黑暗的黎明 , 但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的青春早已经全部贡献给了大明的繁荣富强 , 而接下来 , 我要用我的残生去做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收集全天下散佚的唐诗 , 写一本今古以来最全的诗集 , 让它的美丽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之中永不褪色!不就是唐诗而已 , 在明朝有那么稀缺?
不仅仅在当时 , 即使到了现在 , 很多人也对胡震亨的想法感到不解:不就是唐诗嘛 , 唐朝有5万多首唐诗流传下来 , 不整理也没关系嘛 , 反正脍炙人口的诗总会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存留下来的 , 而写得不好的诗词自然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看到这里胡老先生就要呵呵了:你以为唐诗是地方民谣 , 想传就能传下来吗?
要知道在明朝末年 , 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有限 , 当时的唐诗大多数的流传地点有限 , 并且负责出版刊物的出版社就那么几家 , 要想寻找一首唐诗的存在 , 你就需要跋山涉水 , 从民间的藏书之中才能找到蛛丝马迹 。 而且 , 在中国古代 , 老百姓的识字水平不足5% , 你要指望那些艰涩难懂的唐诗让老百姓口口相传 , 那恐怕传到现在我们就看不到唐诗的存在了 。
本文插图
举个有名的例子 , 唐朝著名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想必很多人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过 , 其中的“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 而如果问起这首诗的作者 , 很多人也能脱口而出:不就是王之涣嘛?没错 , 作为初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 他在自己的一生之中留下了很多有名的五言绝句 , 那么他的诗词在当时应该算比较有名的吧?那么这位大诗人在史书之中留下了多少唐诗呢?
事实令人大跌眼镜——翻遍《旧唐书》《新唐书》 , 我们压根找不到这个人 , 只有在元代文学家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之中才略有提及 , 而他数以千计的诗篇仅仅保存下6首 。 这种唐诗的消失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 不知道在胡老先生所在的明末 , 每天会有多少“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消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
本文插图
如果觉得王之涣太过冷门的话 , 那我们不妨讨论一下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 相比于其他唐朝诗人来说 , 李白算是比较幸运的 , 他在生前将自己整理好的诗集送给了他的叔叔李阳冰 , 在临终之前嘱咐叔叔为自己出版诗集 。 最终他没有辜负李白的期望 , 整理出10卷《草堂集》 。 那这本书去哪里了呢?答案只有3个字:遗失了 。 据最乐观的估计 , 我们现在能够读到的李白唐诗只有当初的十分之一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那有些人可能就不服气了:就算如此 , 当时的人们就没有汇编唐诗的相关书籍吗?有倒是有 , 但是和现代书籍出版商追名逐利一样 , 出版商那也是要吃饭的 , 因此这些出版商编纂唐诗的套路都不一样 , 因此埋没了很多虽然冷门但是文采斐然的唐诗 。 因此 , 象牙编纂一本唐诗 , 既要有极高的文学素养 , 又要有着能够包容万象的心胸 , 不能以个人喜好进行唐诗的收录与整理 , 而胡老先生对于即将遇到的困难很显然心知肚明 。 胡震亨的资本与恒心:只要功夫深 , 铁杵磨成针
好在胡老先生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书 。 作为“嗜书如命”的代表之一 , 他家有一个三层的巨大藏书楼 , 胡老亲口将其命名为“好古楼” , 所谓“家藏万卷诗书”绝对不是吹牛 , 而是实实在在的积累 。 除此之外 , 胡老先生自己也是博学多才 , 不到30岁就考中举人不说 , 对书籍涉猎之广也是前所未闻的 , 甚至还能通读岳飞的兵书 , 这都为胡老先生编撰唐诗诗集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
本文插图
公元1625年 , 搜集了诸多资料的胡震亨大笔一挥 , 开始了诗集的收集与编撰 , 对于每首唐诗 , 他从诗词的作者开始写起 , 将他们的人物小传、诗词评论都一一罗列 。 除了唐朝的诗词之外 , 他还收录五代时期濒临失传的诗词 , 就连那些只剩下残句断章的诗词 , 他也不曾放过 。
本文插图
【十三朝往事胡震亨与明末拯救唐诗运动:没有这老头,我们根本学不到唐诗】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之后 , 胡老先生终于完成了这部有着1000余卷的唐诗汇编 , 将其郑重命名为《唐音统签》 , 以天干为排列顺序 , 详尽收集了唐朝时期的诗词格律 , 它还成为了清代乾隆年间所编撰的《全唐诗》的蓝本 。 试想如果没有胡震亨老先生的努力 , 浩瀚的5万余首唐诗又何以能流传至今日?然而胡老先生为挽救唐诗作出了这么大的努力 , 《明史》之中竟然没有为这位人物立传 , 但是公道不在于史学家的文笔 , 而在于人心 。
来源:(十三朝往事)
【】网址:/a/2020/0516/1589636268.html
标题:十三朝往事胡震亨与明末拯救唐诗运动:没有这老头,我们根本学不到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