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府兵制到“上班”一词的由来

府兵之制起于周(北魏时期) , 在中心设置军府(折冲府) , 让士兵(府兵)隶属于府 , 而区别于民籍 。国家可以因为战争或者治安的需要而随时动员府兵 。唐太宗重建府兵制的时候 , 将百分之四十的军府集中在长安一带 , 其余则分布在洛阳、太原的周边 , 回归关中本位政策 。
军府的组织以折冲都尉为负责人 , 采取以下的形式:折冲都尉-》果毅都尉-》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火长-》卫士 。府兵来自于农民家庭 , 也就是良家子弟 , 让他们进行战技训练 。“府兵”是一种通称 , 正式的称谓是“卫士”或“侍官” 。卫士是指隶属于中央的卫的武士 , 侍官是指天子的侍卫武官 。这应该也就是日本汉字“侍”的原意 , 后面民国政府也有侍官一职 。
唐朝中央有十六个卫(禁卫) , 其中十二个卫有直属的军府 。各个军府就隶属于中央的某一个卫 , 然后根据与京城的距离轮番换防 。例如:距离京城五百里的话 , 就将士兵分成五番(五班) , 各番每个月(三十天)换防 , 这称为“番上” 。但在实际行使过程中 , 边境的军府防守的工作更为重要 , 因此并不需要上京番上 。不过 , 他们的“卫士”(侍官)称呼不变 , 让士兵拥有中央正规军的荣耀称谓 , 提高对中央的归属感 , 让分散四处的军府对中央有同心力的效果 。
京城宿卫之兵 , 都由诸府调来 , 按期更换 , 谓之“番上” , 也可以称之为“上番” 。“番”的意思为班次 , “番上”即按照班次来从事京城的执勤任务 , 这也就是现在我们“上班”一词的由来 。

[]从府兵制到“上班”一词的由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府兵制到“上班”一词的由来】
[]从府兵制到“上班”一词的由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