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古铜山书院钩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铜山三苏”雕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起于唐 , 兴于宋 , 延续于元 , 全面普及于明清 。”这是个准确的界定 , 若谨此来钩沉中江古铜山书院“萌芽、发展、鼎盛、演变”的历史 , 线索大致也是清晰的 。
起于唐、兴于宋
古铜山县县城遗址在今中江县广福镇宝峰山麓玉江右岸 , 有众多文化遗迹 , 是为“古铜山文化区” 。明进士王维贤于万历八年刻于玉江崖壁的《铜陵纪胜碣》说:“铜陵主山来自中江南里 , 至地名驷马丫劈枝 , 东南行百里许降而成麓 , 相传铜山旧学在焉 。今俗犹名其地曰夫子殿 。予初来游时 , 于麓之首得一石柱 , 乃宋时《进士题名记》也 。围六棱 , 高可七尺许 , 上下皆横刻雁行中 , 列铜乡当朝甲科姓名与各授官之差 , 顾剥落太甚 , 隐约可辨者三十余人 , 而苏门三世因可考见 。”由此可知“铜山旧学”即铜山书院 , 既有“苏门三世”列于《进士题名记》之石柱 , 则铜山书院当在北宋初年即已负盛名 , 因为有苏门三进士在 , 更因有苏易简苏状元打马还乡之誉 。又据《中江县志》“历代政区沿革” , 古铜山县始建于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 , 亦可推知铜山书院当应随年始建 。
清嘉庆邑令杨澜立碑
民国十八年版的《中江县志》载有清嘉庆邑令杨澜于岁戊寅(公元1818年)所撰之《铜山书院碑志》 , 说“设学于乡 , 其名曰校 , 盖自夏始 。殷更于州立序 。周更于党立庠 。三代教士之法 , 自略而详者如此 。后世于书院之外 , 所以又有义学之设也 。中江为蜀钜邑 , 城有书院二 , 乡则并义学无之 。邑南百里之外曰铜山 , 连山延迤 , 岭断岡分 , 居民倚山结宇 , 无大村落 。子弟读书 , 家自为塾 , 而聚居讲习者少 。欲来城受业 , 又不胜担囊负笈之苦 。若夫藏修息游之无其地 , 讨论指授之无其人 , 见闻限于方隅 , 而讲求之不精 , 其为力也艰矣 , 则乡学之设不可缓也……”
此碑尚存 , 铜山书院遗址犹在 , 即今广福小学所在地 , 是为下宝峰延迤至玉江湾流“岭断岡分”之处 , 拾级登临 , 峦有平畴 , 四合小院精舍 , 杨澜碑即在前檐 。踵峦四望 , 峦后即下宝峰余脉 , 左有古铜山旧城遗址 , 右即广福镇街区 。玉江自西而来 , 绕前冈而成径流 , 对岸就是太阳山 , 史称铜官山 , 又名私熔山 , 相传为汉文帝内臣邓通采铜之山 。《蜀中名胜记》介绍今三台县时称:“百余里 , 则为铜山 , 昔汉文帝时 , 邓通采铸之所 , 后立铜官 。”实勘汉代郪县地所设之铜官署 , 乡人或指就在铜山书院处 , 因其下有鼓铸遗迹 , 冶铜矿渣时有掘出 。这样或可推知 , 汉铜官署废 , 唐、宋、明、清于其址建铜山书院 , 清末铜山书院废 , 民初于其址建学堂 , 文脉悠悠 , 旷代彖成 。
道光年间历时九年重建
铜山书院格局 , 据当地耆老易墨村先生介绍 , 因处地局促 , 虽没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那样的三进大院 , 琉璃盝顶 , 但仍是穿枓梁架、砖石小青瓦四合场面 , 前门有石坊 , 正殿宽绰 , 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 , 左右庑有讲堂、藏书室、膳房、储间、寝间等 。书院占地约五亩 , 院右广福镇所在地有学田六十亩 , 今已无据可稽 。墨村先生青少时曾在书院读书 , 他说掌院常讲“书院多次毁于兵燹 , 仰地方绅缙多次筹款重建 , 吾侪当铭习刻研 , 勿负踵望 。”书院毁于兵燹 , 《中江县志》有宋末、明末两次记载 , 清嘉庆、道光间重建之前 , 未知毁于何因 。分页标题
清道光丙戌(公元1826年) , 中江县令孔昭焜有《铜山书院碑记》一通 , 记书院毁后重建事:“距中江城百余里 , 有岡峦起伏、蜿蜒雉堞隐隐云雾间 , 相传以为汉铜山旧治 , 或谓邓通铸铜处 , 余未之确考也 。侧闻前令尹设学山麓 , 未卒业而受代 。丙戌夏 , 余承乏斯土 , 溯玉水而右 , 彷徨间遗躅 , 则见颓垣崩瓦间有讲舍三楹 , 马通尺余 , 横陈于左右 , 黧然负耒荷臿者税而居焉 。呜呼!前令尹未卒之业 , 抑亦后令尹未偿之愿也 , 余敢不因仍其间 , 复以为异人任 。于是偿居者之直 , 而俾之远去 , 乃薙芜芟秽 , 勤朴斵 , 峻垣墉 , 不数月而告蒇 。进子弟而弦于斯 , 歌亦斯 , 即以山之名名斯室 。邑之人乃啧啧然归美于余 , 夫前令尹杨公澜实肇其始 , 余则因而成之 , 余何力之有 。”读文可见重修前书院已成废墟 , 须得“偿居者之直 , 而俾之远去” , 方能“薙芜芟秽 , 勤朴斵 , 峻垣墉”而告蒇成屋 , 前令肇 , 后令成 , 历时九年 , 可仰望其兴教育才之苦心 。
每天诵读修身处事之要
据墨村先生讲 , 他在铜山书院求学的前两年尚有祭孔活动 , 地方绅士族旺都赶来参加 , 每日早课也有行礼 , 课程为经、史、子、集 , 习作八股文章 , 也习作诗 , 词、赋 , 有县教谕时来出题考试 , 以应科举 。书院有教授 , 设讲堂 , 讲座后壁书教条五则:
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以上教条 , 掌院要求学子每天诵读一遍 , 优行有奖 , 劣行有罚 。
铜山“三苏”彪炳史册
书院为铜山一方祭祀圣贤而设 , 为传人间正道而设 , 为研究学问、培育时才而设 , 亦为收藏图书、经营学田而设 。据墨村先生多年考察研究 , 铜山书院于宋代传为鼎盛 , 苏氏先祖传素为避广明乱举家迁蜀 , 季子振为铜山令 , 因而曾居铜山 。苏振博学 , 常拨冗到书院执教 , 其子寓举前蜀进士 , 官剑州司马;其孙协举后蜀进士 , 官陵州判官 。后蜀亡 , 苏氏举家随孟昶迁居京师 , 易简于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登进士第一,为北宋开科第一位状元 。易简子耆举进士 , 孙舜元、舜钦、舜宾三进士 。铜山书院至尊上国 , 于宝峰麓立石柱刻《进士题名记》以彰盛事 , 后又建乡贤祠列铜山诸贤而祀之 , 并于玉江中流巨石敬立“苏公笔”以纪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三苏”文胜 , 进励后昆 。铜山书院历千余年何有如此昌盛?墨村先生说:“以其正也!正教正学 , 传人间正道也!”
据《中江县志·沿革》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废铜山县 , 并入中江县 。其县治虽废 , 但书院仍其名 , 明清或改称宝峰书院 , 而清后期仍叫铜山书院 。
光绪年间改为学堂 今广福小学前身
访广福耆老得知 , 铜山书院亦有官学私学之争 , 书院兴衰废立也缘于此 。当官学盛时 , 提倡经世致用 , 以功利教民 , 因而书院也以应试科考为归 。应试教育漠视正教正学 , 正德正育 , 凡科考不利的书院往往因官赀不济而圮废 , 抑或转为私学 。私学又称义学 , 家学 , 私塾 , 即民间办学 , 因其只是把经世致用、安邦定国的学问作一种可能性来对待 , 功利也仅仅是方向和目的 , 而不受局限 , 所以常能返本 , 以道统为根 。这样 , 以政统为根的官学和以道统为根的私学竟时有不两立之势 , 冲突也在所必然 。据广福王姓族人告知 , 铜山书院在清康熙和嘉庆年间就有两次被废 , 唯见一片瓦砾 。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变法之年 , 清廷下诏“废科举 , 兴学堂 , 教学内容一律改为中、西兼施 , 废掌院而设监督……”铜山书院自此被取消而改为学堂 , 即今广福小学前身 , 称宝峰学堂 。铜山书院自建院的一千二百余年间 , 时兴时圮 , 终被更张 , 虽声名远不及国中四大书院煊赫 , 但为国培育英才 , 以文化一方风俗 , 亦可彪炳于史册 。分页标题
【##中江古铜山书院钩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泉州|福建泉州:书香古城 “复活”书院
- 童年|【砚田书院】 六一,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 群学书院|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教和门风
- 普贤书院|【清平乐:回眸的祝福】郑板桥画竹:风韵超然,物我交融!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 []古代书院的深层研究:名称的由来及其选址功能的扩展
- 普贤书院普贤上师言教法语! ( 之 205)
- 普贤书院【 踏莎行:红袖素手!】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 岳麓书院爱了 荣耀30S行摄岳麓 一天的旅程却让人流连忘返
- 普贤书院【虞美人:心平何劳持戒】小满 | 万物小得盈满,人生小满即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