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_本文原题:别吹宋仁宗了 , 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王凯主演的《清平乐》中 , 展现了温文尔雅的宋式美学 , 在中文互联网掀起了一波新的宋朝热 。
有人说 , 宋仁宗在位期间 , 是古代中国人最幸福的40年 。 但这个理想世界存在过么?宋朝果真优秀得空前绝后?
宋朝的清平生活
普通人无权拥有
宋仁宗在位的四十年 , 是古代中国人最幸福的四十年?
从宋代士大夫将宋朝比拟“三代” , 到陈寅恪提出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 , 再到今天中国人对宋代生活方式的推崇 , “宋代”已经成了一个“文化IP” , 其服饰、茶艺、饮食、家俱、瓷器、书画等美学形式 , 与当下城市中产的生活方式似乎非常契合 。
问题是 , 这个“清平乐”一样完美的理想 , 存在过么? 宋朝真的事事远胜前代 , 还是后世的巅峰?
拨开层层滤镜 , 宋朝的“清平乐”并没有那么清平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宋史学家邓小南在《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中指出 , 宋朝的“祖宗之法” , 既包含着若干“做法”也包含着各种“说法” , 呈现为一个“话语的集成” , 由“涂抹”、“层累”和“叠加”而形成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11
宋仁宗皇祐年间 ,包拯上了一道奏疏 , 详列以下数据:
(1)过去四十多年里 ,文武官员增长了一倍有余 。
(2)当下的官吏总数 ,是治理国家实际所需的三倍有余 。
(3)景德中期 , 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是4721.1万匹贯石两 , 财政支出是4974.89万 。
(4)庆历八年 , 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至10359.64万 , 财政支出增长至8938.37万 。
据此 , 包拯向 官家宋仁宗提出了一个问题:纳税户口“有常数” , 并没有多少变化 , 土地的产出甚至还不如以往 ,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却增长了一倍有余 , 为什么?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王凯饰演的宋仁宗 , 人气颇高 。
答案只有一个: 横征暴敛在宋仁宗时代愈演愈烈 。
包拯接着说:近些年朝廷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朝廷在正税之外玩起了“折变”之类的把戏 , 以临时需要的名义改征其他物产 , 原定交麦子的折变成交布帛 , 原定交丝绸的折变成交大米 。
比如江淮两浙的赋税 , 本来该交小麦 , 每斗小麦折税34文 , 发运司衙门却要求以小麦折钱 , 每斗折钱94文 , 民众的负担变成了原来的三倍 。
再如陈州遭灾后 , 政府下令将交小麦变更为交铜钱 , 每斗小麦折税100文 , 再加上脚钱、头子钱、仓耗钱等 , 一共是140文 , 而当地市场上的小麦每斗价格是50文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之前 , 宋仁宗在影视剧中存在感不强 , 在《包青天》与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也配角 。
包拯说 , 这些做法是 二倍、三倍地“诛剥贫民” ,是在搞“重率暴敛” 。
他问仁宗:“日甚一日 , 何穷之有?……输者已竭 , 取者未足 , 则大本安所固哉!”
如此一天天地聚敛 , 何时是尽头?受剥削者已被抽干 , 搞汲取的人还不满足 , 国家根本还要不要?
包拯所言 , 并非一时的个案 ,而是宋仁宗时代乃至横跨两宋的常态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宋史学家曹家齐指出 , 宋代以“祖宗家法”为核心的“盛世说”乃是宋代士大夫建构出来的 , 它来自统治阶层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现实的需要 , 寄托了士大夫的理想 , 但它最终成为了南宋的束缚 , 使南宋朝廷“一次又一次地在关键时刻错过和放弃改作的机会 , 并最终关闭通向变革图强的大门” 。 中华书局 / 2018-9
北宋苛税猛于虎
北宋开国之时 , 税赋就已经很高 。
用 朱熹的话来说 , 是“祖宗创业之初”有很多事要花钱 , 老百姓承受的负担“比之前代已为过厚重” , 且“ 古者刻剥之法 , 本朝皆备” , 历代盘剥百姓的手段 , 都被我大宋继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 。
南宋人李心传也说 , 宋太宗时的财政收入已“两倍唐室” , 是唐王朝的两倍,之后“月增岁广” ,政府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 民众负担一年比一年重 。
陈舜俞是庆历六年的进士 。 在他眼中 , 宋仁宗时代是一个民生凋敝的时代 。 他在给宋仁宗的一道奏疏中 , 总结了民生困苦的主要原因 , 具体而言是 八项盘剥:
“今天下之赋五:曰公田、曰民田、曰城邑、曰杂变、曰丁口 。 天下之禁三:曰盐、曰茗、曰酒 。生民之衣食 , 举此八者穷矣 。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剧照
所谓 公田 , 指的是租种朝廷的土地要缴纳地租 。 这种地租在字面上比租种私田要低 , 但佃户常年受到官吏的敲诈勒索 , 实际负担远远超过了字面上的地租 。
所谓 民田 , 指的是民众耕种自家田地 , 需要向朝廷纳各种赋税 。 前文里包拯与刘挚提到的“折变” , 其重灾区即是民田 。 折变之外 , 还有一种“支移” , 也是 北宋自耕农们闻之色变的盘剥项目 。
所谓 “支移” , 顾名思义 , 指的是民众不但必须缴纳田赋 , 还须自费将田赋运送到需要粮草的边境州郡 。 与折变一样 , 支移也成了政府增收的一种常规手段 , 与边境州郡是否有粮草需求 , 并无必然关系 。
因为路程遥远 ,民众往往选择携带银钱前往目的地 , 再在当地购入粮食交差 , 而非直接将粮食运过去;甚至还出现了边境州郡向内地郡县支移粮草的咄咄怪事 。
北宋中晚期 , 政府为了进一步创收 , 又对支移做了改革 , 将民运改为官运 , 转而向民众收取“地里脚钱” , 于是就出现了 粮食并不出境、但人人都要缴纳“地里脚钱”的荒唐之事 。
宋哲宗元祐元年 , 吕大忠担任陕西转运副使 , 即以支移的名义 , 命令辖下民众每斗田赋“纳脚钱十八文”——陕西与西夏接壤 , 乃是支移的输入地 , 根本不存在将粮食运出去的费用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据包伟民研究 , 以宋代城市人口密度之高、地价之高、物价之高、粮食之短缺、瘟疫之多、火灾之多 , 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 , 实在不能说是最适合穿越的朝代 。 /中华书局 / 2014-7-1
所谓 城邑 , 指的是城市居民需要缴纳宅税、地税、茶课、盐课等杂税 。 北宋征税面之广前无古人 ,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所有物品 , 几乎都在征税之列 。
盖房子要征税 , 娶妻嫁女要收税 , 出远门读书路过税卡 , 随身携带的铜钱、铁钱也要纳税 , 甚至连农具也要收税 , 且是附在田赋之中每年按亩征收 , 不管有没有购买新农具 。倒是纸币一般不征税 , 因为政府很喜欢随意发行纸币来满足财政需要 。
所谓 杂变 , 指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税种 , 政府需要牛革了就下文件向民众征收牛革 , 需要箭杆了下文件向民众征收箭杆 , 极为随意 。
据《宋史.食货志》 , 此类物资合计有四、五十种之多 。杂变的本质 , 是权力的不受约束 。 用欧阳修的话说 , 就是“制而不足 , 则有司屡变其法 , 以争毫末之利” , 正常制度下的收入不够用了 , 政府部门就随意制定政策去盘剥百姓 。分页标题
所谓 丁口 , 就是人头税 。 宋真宗时代 , 两浙、福建、荆湖、广南等州的人头税收得特别狠 , 使得当地百姓不敢再养儿子 , “民有子者或弃不养 , 或卖为童仆 , 或度为释老” , 生了儿子或是抛弃 , 或是卖掉 , 或是送给寺庙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剧照
所谓 盐、茗、酒 , 则是指北宋对食盐、酒、茶、矾和香等商品实施“禁榷” , 也就是搞国家垄断 。 垄断方式主要包括:(1)官产官运官卖;(2)由官府掌控货源卖销售许可证给私商;(3)由民间生产 , 必须集中卖给官府 , 再由官府卖给民间 。
权力部门与利益部门挂一块牌子的结果 , 是北宋政府在执行禁榷垄断政策时 , 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 。
北宋中期 , 汴京有正店酒户70家 , 每年要用掉造酒之米30万石 , 这些酒全部得向政府购买“官曲”才能酿造 。 为了牟利 , 北宋政府的一贯做法是多造酒曲 , 再摊派给酒户 , 根本不管酒户是否能把这些酒卖出去 , 于是就出现了酒户“蹶产以偿”的普遍问题 , 很多人把家产全卖了也还不上欠政府的酒曲钱 。
直到宋神宗时期 ,周直儒上奏说:政府摊派的酒曲太多 , 酒曲多 , 酿的酒就多 , 酒价就要下落 , 酒户亏本破产 , 政府卖酒曲的收入也就一年不如一年 。 他建议每年酒曲配额以180万斤为最高额度 , 闰年可增加15万斤 , 同时每斤酒曲提价约 20% 。
但后来发现 , 180万斤的额度仍然太高 , 汴京酒户依然无法盈利 , 政府又不得不降至150万斤;150万斤仍然太多 , 又降至120万斤——在宋仁宗时代 , 这个额度曾高达222万斤 。
这意味着:北宋政府利用自己的垄断权力 , 完全无视汴京人民的消费能力 , 超发摊派了差不多一倍的酿酒配额 。 所以 ,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 ,就酒类垄断一事而言 , “未有如宋之甚者”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历史学家梁庚尧在《南宋盐榷》中分析了南宋食盐政府专卖制度 , 这些制度沿袭自北宋 , 呈现出高度垄断、与民争财的面相 , 从盐政可知朝代之兴替 。
食盐垄断也是类似的问题 。 北宋联金灭辽后 , 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 , 将原北宋境内的盐法也一并移植了过来 。
在辽人统治的时代 , 当地“每贯四百文得盐一百二十斤” , 也就是11.6文钱可以买到1斤盐;北宋接收该地后 , 启动食盐专卖政策 , “每斤至二百五十文足 , 或二百八十文足” , 将盐价提升到了250-280文钱一斤 , 足足是之前的20余倍 。
指斥了上述八项盘剥政策后 , 陈舜俞在奏疏中直接否定了宋仁宗治下的民生:
“今夫取民之财可谓悉矣 。 一夫之耕 , 获者在田 , 而敛者在门 。 匹妇之蚕 , 织者在机 , 而征者在屋 。 天之所生 , 地之所产 , 苟可以衣且食者 , 皆为犯法禁 ,何民之不穷也!”
朝廷盘剥百姓财富可以说是用尽了手段 。 粮食在地里还没熟 , 征敛者已经上了门;布帛在织机上还没完成 , 汲取者已经进了屋 。 天地所生的东西 , 凡是可供百姓吃穿的 , 都变成了朝廷所有 , 由朝廷垄断控制 ,民众怎么可能不穷!
与包拯一样 , 陈舜俞的奏疏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剧照
仁宗时代 , 人不如韭
对宋仁宗时代的百姓来说 , 更要命的还有 差役 。
宋代的差役 , 不同于徭役 。 徭役一般是指百姓必须出人力物力去修城、筑堤、疏河、造桥 。 差役则是为官府运送物品、看管府库、督收赋税、追捕盗贼…… 总之就是州县衙门里的任何苦力活 , 都可以免费摊派给地方百姓 。分页标题
遭到摊派的百姓 , 以工作内容不同作为区别 , 有衙前、乡书手、承符、弓手、散从、壮丁……等许多名目 。 这些差役不但强迫民众脱离生产 , 还要求民众必须付出钱粮来维持工作的运转(比如押送纲运要自备路费 , 还得包赔损失) , 最后往往闹到破户败家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宋代的“雅”是官家的 , 平民百姓活着已是不易 。
宋英宗治平四年 , 司马光在劄子里专门批评过衙前差役对百姓造成的巨大危害 。
他说:朝廷以民间百姓恐惧担任“里正”的缘故 , 设置了衙前的差役;为避免劳逸不均 , 还规定了衙前的差役如果出现了缺口 , 就从各乡当中选择“物力最高者” , 也就是最富有的人家作为补充 。
但这项政策的结果却是:“到今已逾十年 ,民间贫困愈甚 。 ”
衙前变成一种乡镇百姓人人惧怕的差役 , 是在宋仁宗时代;司马光说“到今已逾十年” , 指的正是 这项负担的普及始于仁宗朝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认为宋代政治开明者 , 常常会提到宋代的言路足够开放 , 士大夫可以大胆议政 , 正如包拯、陈舜俞、司马光等直斥时弊的奏疏 。 但细究起来 , 宋代的“言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 邓小南认为 , 言官能够独立进谏的机会 , 即便在宋仁宗庆历新政期间也不是寻常 , 言路受到干预才是常态 。 《文书·政令·信息沟通》 , 邓小南、曹家齐、平田茂树 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12
为什么衙前会让民众陷入普遍贫困? 司马光以自身见闻做出了解释:
自从朝廷设置了“乡户衙前”这项差役 , 百姓“ 民益困乏 , 不敢营生” 。 富人必须要承担衙前的苦差 , 日子还不如穷人;穷人见了衙前之役这么苦 , 也不敢寻求致富 。
臣我曾到过一些村镇 , 见到村民们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条件都很差 , 就问他们缘故 ,他们一致说是不敢求富 。 只要多种一棵桑树、多养一头耕牛、储蓄上两年的粮食、积攒上十匹布帛 , 就会被周围的人当成富户 , 然后被推举去承担会导致破户败家的衙前之役 。至于买田造屋这种事 , 就更不敢想了 。
衙前之役让百姓两害相权取其轻 ,甘于贫困而不敢求富 , 是宋仁宗时代士大夫们的一种普遍观察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剧照
嘉佑八年 ,苏轼在给朝中大臣 韩琦的书信中说:
我在凤翔做官 , “ 见民之所最畏者 , 莫若衙前之役” 。 按朝廷规定 , 家产满二百千的家庭 , 就可以被征去衙前服役 。 但凤翔这些年来 , 被征来服衙前之役的百姓 , 极少有家产超过二百千的 。
从锅碗瓢盆算起 , 家产连二百千都不到 , “则何以为民” , 他们要怎么活下去呢?连家产不足二百千的百姓都被拉去服衙前之役 ,可知民众已经穷困到了何种地步!
大略同期 ,郑獬也写过一个奏疏 , 专门讲述家乡安州的百姓 , 如何被差役弄得民不聊生:
当地服差役的人家“类多贫苦”——都是些穷苦人 。 每次征召衙前 , 州县就派人来估计每户资产 , 够二百贯就会被选中 。 家中的鸡狗簸箕笤帚刀具绳子等 , 只要值一文钱 , 都会拿来补足二百贯之数 。 去服衙前之役的人 , 得先在吏胥们身上花费上百贯钱 , 才能得到正经的相待;然后被派去押送纲运进京 , 或者转往别处 , 一次动辄就要耗费三五百贯钱 。
管理酒务的衙前差役最惨 , 主管一回就要耗费一千余贯钱(可参考前文提到的酒类官营情况) , 且没有任何报酬 ,“以至全家破坏 , 弃卖田业 , 父子离散 , 见今有在本处乞丐者不少” , 许多人卖了田宅也补不上这个窟窿 , 只好去做乞丐 。 纵使第一轮衙前之役还能剩下些“小家活” , 长不过一年 , 短不过一两个月 , 又会再次轮到 , 总之是“不至乞丐 , 则差役不止” 。分页标题
而且 , 一个壮丁被抓来做衙前 , 往往既要负担场务管理 , 又要负责纲运押送 , 还有应付本州的各种临时差遣 , 他分身乏术 , 于是只好自己去押送纲运 , 让家人替自己去看管场务、应付州县 , “是一家做衙前 , 须用三丁方能充役;本家农务 , 则全无人主管” ,某个家庭一旦被选中做衙前 , 至少得出三个壮丁 , 自家农活就完全顾不上了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包伟民认为 , 宋代的赋税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地方化”过程 , 在总体上呈现了一个中央集权与地方无序并存的局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3-1
郑獬的观察 , 与司马光“行于村落”访谈得到的讯息 , 是完全一致的 。
郑獬说 , 安州现在的风俗 , 是“为生计者尽不敢满二百贯” , 没有人敢勤劳致富 ,没有人敢将家产提升至二百贯 , 因为到了这个水准 , 就要被弄去服差役 , 然后就要家境败落 , 沦为乞丐 。
于是 , 宋代百姓“虽岁丰谷多 , 亦不敢收蓄 , 随而破散 , 惟恐其生计之充 , 以避差役” , 即便丰收了 , 也不敢储蓄 , 会立即将之消耗掉 , 惟恐家产超过二百贯 。
这样就变成了恶性循环:“民愈贫 , 差役愈不给 , 虽不满二百贯 , 亦差作衙前 。 ”民众越来越穷 , 官府的差役越来越找不到人 , 即使家产不满二百贯者 , 也会被抓来充当衙前差役 。
衙前已是如此可怕 , 但 这仅仅是北宋民众所要承担的诸多差役的一种 。 散从、弓手与手力们负责月巡 , 对物品遗失要承担赔偿 , 对盗贼出没要承担抓捕;负责接送人与物 , 远者可达四五千里 , 要自备衣装粮食与路费;负责催收税赋 , 要自己负责填补窟窿……
如此种种 ,全部发端并盛行于宋仁宗时代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
本文插图
《清平乐》剧照
这位官家对衙前差役之祸 , 其实心知肚明 。 早在景祐年间 , 韩琦就给宋仁宗写了奏疏 , :
州县生民之苦 , 莫过于“里正衙前” 。 为了规避这种苦 ,“有孀母改嫁 , 亲族分居 , 或弃田与人 , 以免上等 , 或非命求死 , 以就单丁 。 规图百端 , 苟免沟壑之患”——民众不惜让丧夫的母亲改嫁、不惜和睦的亲族分居 , 不惜将田地送给别人以减少家产 , 甚至不惜自杀以让家庭成只剩一个壮丁 。 这些极端做法 , 都是为了逃避衙前差役带来的家破人亡 。
但朝廷无意改革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 曾试图整顿官僚集团和军队 , 减少冗兵、冗官带来的财政压力 , 进而舒缓民生 , 结果却因损害了既得利益集团而被指责搞“朋党” 。
在宋仁宗看来 , 民生困苦不会直接影响皇权稳固 ,但朝廷汲取能力的削弱与官员的结党 , 才是仁宗眼中最大的危机 , 所以他随后就撤掉了对范仲淹的支持 。
再后来 , 宋神宗变法期间 , 为了将家产合格的民众找出来服差役 , 朝廷又发明了“手实法” , 鼓励民众告发邻居 。
宋朝的“清平乐” , 这些每天过得胆战心惊、人命如韭的百姓 , 何曾享受过?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参考资料
《包拯集》卷一《论冗官财用等》、卷七《请免江淮两浙折变》、卷七《请免陈州添折见钱》 。
李伟国 , 《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7年 。
周宝珠 , 《宋代东京研究》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1992年 。
《三朝北盟会编》卷24 。
王瑞明 , 《宋代政治史概要》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年 。
陈振 , 《宋史》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6年 。
梁太济 , 《宋代家业钱的估算内容及其演变》 。

新周刊别吹宋仁宗了,宋朝哪有什么清平乐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先来说说
你最喜欢宋代的什么?
最喜欢哪位人物?
为什么?
?本期坐馆 | 言九林
?编辑 | 萧奉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