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_本文原题: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作者:解宗来
制作:童达清
第631期
住房变化
甘溪土著人过去在住房问题上很讲究 。 整体均以砖木结构的楼房为主 , 建造的式样有多种:三间两厢当中设有天井小院 , 院前包有大门头的住宅要占多数 , 一般的山民都居住在这类房屋里;前后两进 , 两侧设包厢 , 中间设有大院的房屋在甘溪为数不多 , 因为这些房屋均属较为富裕的大户家庭所有;四方型 , 名为“一口印”的房屋 , 中间设天井小院的仅有刘氏老宅才是 。 屋内能容纳几户人家 , 数十人 。 说这种房屋住着兴旺、发人又发财;硬三间不设小屋和耳房的房屋在过去没有 , 山里人说那叫“挺尸房” , 住着不吉利 。
从房屋的整体结构和房屋的坐位及门向来看 , 甘溪人在建房方面是很讲究风水的 。 他们的大门既不朝正南 , 也不朝正东 。 说正南为“子午”向 , 气脉太旺 , 平民百姓坐不住 , 只有庙宇和县衙才能选择这个方位 。 正东也不行 , 说正东也属“子午” , 凡“子午”对平民百姓而言 , 都为大忌 。 山里曾有这么一说:“门正东 , 满屋空 。 ”其意就是说这样的房屋住着不发人 。 还有:门不能对树 , 对树为煞;门不能对路 , 对路为箭;门不能对别人家的屋脊 , 对屋脊为煞 , 伤人;门对两屋相间的巷口 , 为狮子大开口 , 也是煞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本文插图
由于甘溪地皮紧张 , 在建房时只能就屋不就向 , 为避让犯“煞”的方位 , 他们就在房屋的门头上做文章:首先把门头逆个向 , 然后再把门头做高 , 做大 。 待粉刷后再绘图案 , 写些字 , 如“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春光明媚”等字样 , 同时还画有兰草、松鹤、和荷二神仙、八仙过海等壁画 。 总之 , 前辈们建房要忌讳的事宜太多 , 也无从考证 , 后来人也只是跟着学罢了 。
在过去 , 甘溪土著人建房不光讲究风水 , 也讲究房屋结构上的气势和美观 , 上下两层都具有古朴古香的徽派特色 。 比喻:他们的建房无论设计什么形状的式样 , 每家每户都必须设有“天井院” , 院里都用青石条扣成的路面通道和阴沟 。 一下雨房屋上的水都汇集到天井院的阴沟里 , 再从阴沟排出 。 这叫“四水归池” 。 说像这类的房屋住着聚财 , 兴旺发达;“一口印”的房屋更显大气、美观 。 从直观而言 , 像这样的房屋是看不到屋脊和房顶的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本文插图
屋内跟其它房宅一样 , 均属排架结构 , 堂屋左右两侧都设卧室 , 均系雕花木框、飞檐翘角 。 它与上下两层的四合院相似 , 楼梯设在堂屋后的弄堂内 , 前为两个厢房夹着天井院 , 挑梁式的房架雕着各色图样 , 像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吉祥如意等 , 装饰的素雅而又简洁 , 朴实而又大方 。 堂屋两侧的寝室都用木板扣制的鼓皮来作隔间 , 有的还是青砖铺地 。 建房用的都是夹皮砖 , 大而坚固 。 小瓦覆盖 , 古色古香 , 给人以古朴而又庄重的时代感 。 电视剧《龙年》《红蜻蜓》《黑色雨》等 , 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 由于部分房屋年久失修 , 拆毁后改建成硬三间的“挺尸房”了 。
改革开放后 , 当时尚无保护古建筑意识的山民身上有了些钱 , 都相继拆毁旧房盖成新式楼房 。 这些楼房虽然靓丽、美观、耀眼夺目 , 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 但没有考古价值 , 缺乏历史意义 , 在建房时也没有整体规划 , 自由拆建 , 导致房屋参差不齐 , 凌乱不堪 。 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 , 也给山村改造带来诸多不便 。 乐观的是 , 于今山民们不光是在山里建有楼房 , 有部分村民还在县城购置房屋 , 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面向城市 , 面向新的未来 。分页标题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室内家具
甘溪村在过去居家的家具很有特色 , 尤其是堂屋这块:无论家境条件如何 , 最上方必须摆一张敬香火的供桌 , 也叫“条台” 。 供桌的制作款式多样 , 最简便的就是请木匠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 , 装上四条腿 , 能供“香火”就行;一般中等八样的供桌 , 两头要打柜子 , 也叫酒柜 。 柜子里可放酒和酒壶之类的餐具;最考究的供桌不光是油漆得好看 , 还要设酒柜、抽屉 , 雕刻各种吉祥色彩的图案 , 像如意、喜鹊登梅和祥云等 。 供桌下方摆一张大台子 , 这张大台子平日不大用 , 只有逢年过节或来尊贵的客人才会使用 , 通常一家人都是围在一方小桌上吃饭 。 较为富裕的家庭对这张台子的制作非常讲究 , 都是请技术精湛木工匠人精心制作 , 台桌的周围都是按照事先绘制的图案精雕细琢 , 然后再通过漆匠加工漆制而成 。 那个时期用的都是“生漆” , 这种漆透明度强 , 经久耐用 , 用的年代越长越好看 , 并且越擦越亮 。 山里人把这种台子叫“八仙桌” 。 在八仙桌的上方置两张“太师椅” , 逢年过节请客设宴多为德高望重的族长和长辈所坐 。 下三方摆三条长板凳 , 来客可以随意就坐 。
甘溪人对堂屋的摆设和房里的摆设都很讲究 。 特别是儿子媳妇刚结婚的新房 , 像梳妆台、大衣柜、橱柜、床头柜、箱子、写字台等一应俱全 。 尤其是梳妆台 , 制作得非常考究 , 上面扣着一面椭圆形的镜子 , 镜子旁雕刻着龙凤呈祥或喜鹊登梅等类的框架 , 油漆一新 。 这些家具有的是婆家所制 , 有些是媳妇娘屋陪过来的嫁妆 , 档次较高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本文插图
新床在过去叫“架子床”也叫“喜床” 。 有钱的家庭对这个“床”舍得下本钱 , 床架上重叠三层 , 一层叠一层 , 层层都有精雕细刻的花纹图案 。 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喜鹊登梅等 , 抬眼一看就觉得是一件充满喜庆 , 带有吉祥如意色彩的艺术品 。 床面前也是一块经过雕刻的踏脚板 , 踏板两头搁着床头柜 。 都是油漆一新 。 可惜的是 , 这些艺术品 , 好多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四旧”给砸坏了!
老年人的房间里还常有大桶、小桶和长腰子桶等 , 用来装米装稻 。 厨房里的橱柜在80年代前 , 多数家庭都是用毛竹制作的碗橱 , 因为毛竹做橱柜搁菜不易变味 , 不易馊 。 但是 , 这毛竹必须是采用冬月和腊月间砍下山的竹子 , 砍回来后必须放在阴凉处搁置一个月后再用 , 这样的竹子做橱柜不会长虫 , 也不会被蛀虫蛀 , 更不会开裂 , 经久耐用 。 比较富裕的家庭也用木料做碗厨 , 采用的木料都是用香樟、杉树和檫树 。 此类的树不生虫 , 也没异味 。 不过 , 木制的橱柜要做纱门 , 让橱柜里的空气循环 , 不让菜变质 。 此外还有大椅、小椅、板凳等 , 有木制也有竹制的 。
到了八十年代后 , 人们厌旧标新 , 换上了高低床、席梦思 , 同时还配置了组合式的衣柜 , 书橱、沙发、茶几等;电器有热水壶、冰柜、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吹风机、电话机、手机等 。 许多家庭还铺有地面砖 , 灶台的台面、洗菜的水池也都用瓷砖贴面 , 有的家庭连墙壁都贴上了瓷砖 。
出行交通
甘溪村地理位置偏僻 , 群山环绕 , 早在60年代前夕 , 这个山村仅有一条不足一米宽、而且都是用石块扣成的石片路 , 路面从上至下6公里都是被羊角车轮碾成的痕印 , 路旁灌木丛生 。 莫说是跑汽车 , 就山民们生产出来的山货不是用羊角车推就是用肩扛或是肩挑 , 非常艰难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本文插图
常言道:“路是经济命脉 , 功在当代 , 福及子孙 。 ”1964年 , 大队召集各生产队的社员逢山劈山 , 逢河架桥 。 连战数月 , 修出了一条能跑卡车的土坯路 。 通车这天 , 山民们欢天喜地 , 争先恐后赶上去看 。 许多上年岁的老人从来就没出过山窝 , 也从来就没看见过汽车 , 见了汽车既惊又喜说:“这汽车还长眼睛哩 。 ”更有趣的是 , 当汽车在停车刹车时 , 一声“气”响 , 有位老人却说:“这汽车和人一样 , 也还有放屁的时候 。 ”说得大伙开怀大笑 , 一个个抚摸着汽车舍不得离开 。 这条土公路的修建 , 解决了山里运输这一难题 , 山货运出都用卡车来装 , 不仅疏通了山村里的经济命脉 , 而且还减轻了村民的生产力 , 告别了过去用羊角车推、肩挑肩扛的历史 。分页标题
但是 , 村民们出行还得靠步行 。 进入80年代 , 用自行车代步 , 但为数不多 , 甘溪土著人把自行车叫“钢汽车” 。 至到90年代初才有了大篷车 , 并且日渐增多 。 村民们乘坐这样的车虽然没有安全感 , 但出行不需为坐车难而犯愁了 。 到了90年代中期 , 村民们自己有了客运车 , 只是经营不善 , 没过几年就消失了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三)
本文插图
直到2003年 , 甘溪村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引领指导下 , 把土公路改建为“黑色路面” 。 可能当时是经济上不足 , 路面少浇一层沥青 , 不到十年 , 路面出现大坑小凼 , 汽车运行颠颠簸簸非常难走 。 2013年5月 , 村支两委下大力气 , 在所辖7个村向全村村民发起“建设新甘溪 , 我奉献 , 我参入”的倡议 , 广大村民纷纷响应 , 积极支持 , 同时选举产生了以芮本昌为会长 , 解玉超、解玉龙、解玉朝、解新春、解宗胜、李正祥、解良发、芮本照、杨建龙、杨立新、杨必斌、杨建福为成员的甘溪沟道路建设理事会 。 在整条道路扩建中 , 拆除大小房屋100余间 , 占用园地10余亩 , 砍伐竹木600余棵 , 涉及村民60余户 , 再次将路面拓宽浇上沥青 。 一条比原来宽一米多的柏油马路再次出现在山里 。
路况好了 , 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买了电瓶车、摩托车代步 , 经济好的家庭还买了小轿车 。 同时 , 县城里的公交车也开进了山窝 , 给村民营造了便捷、舒适、环保而又美好的生活环境 。
(作者系安徽省剧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