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前段时间 , 演员王鸥回到家乡广西南宁录制《我家那闺女》 , 被网友拍到在小店里吃老友粉 。 一贯以御姐形象示人的王鸥也有如此接地气的时候 , 毫无偶像包袱 , 瞬间亲切感爆棚 。
还记得之前上《天天向上》的时候 , 王鸥就推荐过老友粉 , 还把一碗地道的老友粉带到了节目现场和大家分享 。 现场的主持人和嘉宾在品尝过后都赞不绝口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那之后有很多次 , 只要一提起家乡美食的话题 , 王鸥就必推一次老友粉 。 没有别的原因 , 就是因为它实在太好吃 , 太让异乡的游子魂牵梦绕了!
如果说 , 民以食为天是真理 , 那么对南宁人来说 , 一定就是“民以米粉为天” 。
一年四季 , 一日三餐 , 南宁人都可以相约“食佐”一碗老友粉 。 可以当做佐餐小吃 , 也可以当做主食 。
若问何以寄托南宁人的思乡情 , 非一碗浓香滚烫的老友粉莫属 。
人在他乡 , 最想念的就是老友粉那一口浓郁的汤头 , 咸鲜够味的猪杂 , 和可以吃到爽的切粉 。
走在南宁那些烟火气十足的小巷里 , 空气中就弥漫着引人舌尖想要跳舞的香气 。 老友粉最独特就是它的做法:虽然是汤粉 , 但却是由爆炒而来 。 丝丝入味毫不寡淡 。
老友粉的魔力 , 只有亲口尝过它的人才知道什么叫难忘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 烟火气中的老友香 /
天刚蒙蒙亮 , 街边的早餐铺就开摊了 。
三三两两早起的人来到摊前 , 坐在小板凳上 , 朝老板喊上一句:
“老板 , 来3两老友杂!”
“2两老友粉 , 不要葱!”
“1碗老友粉 , 少点辣椒!”
只见老板应声切肉拿锅铲 , 没两分钟锅上就起了热气 。
开锅淋油烧热 , 豆豉、葱姜蒜末、辣椒碎一并入锅炝炒 。 当香气扑鼻时 , 就可以放入已用料酒、盐、糖、生抽、胡椒、淀粉腌制好的猪肉、粉肠、猪肝等食材 , 再辅之番茄煸炒出汁 , 同时洒下适量的盐、酱油与醋继续翻炒 。
待肉类炒至微黄 , 便可倒入酸笋丝炒香 。 然后加入熬好的高汤煮沸 , 就到了放入米粉的时机了 。
有的店家还会在米粉煮散开后 , 放入几片青菜 。 当满锅食材一起翻滚扑腾 , 汤色呈现褐黄色时 , 一碗老友粉就可以出锅了 。
别看工序看似繁琐 , 老板的动作都是极快的 , 翻炒下粉出锅一气呵成!
并且 , 就像南方的菜市场服务事无巨细一样 , 在南宁吃老友粉 , 老板也会不厌其烦地满足顾客“不要葱”“不要酱油”“不要豆豉”等等小要求 。 让你有一种吃到了“量身定制”的感觉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滚烫的老友粉边吹边吃正是精髓 。 新鲜优质的米粉咬之Q弹有韧性 , 肥厚的粉肠入口 , 汤汁在唇齿间四溢留香 。
值得一提的是 , 老友粉中的米粉不是桂林米粉中的圆粉 , 而是南宁人钟爱的宽度约1公分的切粉 。 若在外地 , 除了空运 , 恐怕是吃不到这一口地道的切粉了 。
而在螺蛳粉中备受争议的酸笋 , 放在老友粉中 , 居然只剩下了“香”这一种味道 。 没有丝毫被嫌弃的“酸臭”味 , 只有咸香爽脆 。
食一口粉 , 吃一口肉 , 再喝一口汤 。 出一层薄汗 , 浑身舒爽 。
/ 老友粉的真谛 /
在南宁 , 老友粉不是能在米其林餐厅里吃到的美食 。 人气最高的 , 往往是最不起眼的小摊 。
在老友粉摊前 , 有早起开工的蓝领白领 , 有豪车就停在旁边的老板 , 有晨练结束的老人 , 也有吃完赶着去上学的学生 。
在这里 , 只有向往着嗦一口老友粉的胃 , 而无阶层之分 。 这是属于南宁的“市井”文化 , 也是“老友粉”这个名称的真谛 。分页标题
到了夜晚 , 老友粉又会迎来另一种做法 。 那就是 , 省略上述的高汤步骤 , 一切皆炒之 , 炒出一份浓香肆意的“老友炒” 。 在南宁 , 没有老友炒的夜宵摊 , 都不能算真正的夜宵摊 。
三五好友分吃一份老友炒 , “撩”着田螺 , 喝着啤酒谈天说地 , 好不痛快!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2007年 , 在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 老友粉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 , 并称广西的“四大米粉” 。 可是在外省 , 老友粉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其他的“三大”米粉 。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就是老友粉的精髓全靠快速的爆炒 。 厨艺、食材、火候缺一不可 , 不太便于远距离传播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 近百年前的归属感 /
相传 , 老友粉的前身是老友面 。
在上世纪30年代 , 有一位老伯是周记茶馆的常客 , 每天都来喝茶报到 。 后来有一次 , 老伯感冒了 , 因为身体不适好几日都没有光临周记茶馆 。
周记的老板十分挂念 , 于是便煮了一碗面条 , 配上蒜末、豆豉、酸笋、肉末、胡椒等食材爆香入面 , 赠予老伯 。
这碗鲜香酸辣的热面条令老伯食欲大增 , 发了一阵汗 , 感冒也见好转 。 老伯为感谢周记老板 , 书写一块“老友常临”的牌匾回赠老板 。 老友面此后便逐渐名扬八桂大地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随着历史的发展 , 老友面也跟随着“粉之都”广西的食材偏好演变 , 将面替换成了米粉 , 最终有了今天牢牢抓住每个南宁人的胃的老友粉 。
广西的气候潮湿 , 夏季湿热 , 冬季湿寒 。 一碗老友粉下肚 , 夏可开胃祛湿 , 冬可暖身驱寒 。
如果来旅游的朋友拿不准哪家味道好 , 有天福香、舒记、复记等连锁品牌等任君挑选 。 若是想品尝最地道的风味 , 无名小街的小店更容易吃出一口惊艳 。
对于近百年前的那位老伯和茶馆老板来说 , 老友粉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 而对于我来说 , 老友粉就是家乡最熟悉、最亲切的味道 。
归属感就这样在大街小巷的烟火气中 , 在翻滚蒸腾的老友粉里悄然滋长 。
/ 儿时清晨的向往 /
我自小就不是一个喜欢早起的人 , 很多时候都会为了多睡几分钟 , 而选择买了早饭边走边吃 。
但是我清楚地记得 , 每周总有那么几个清晨 , 特地早早起床 , 就为了吃上一碗老友粉 。 因为老友粉总是很受欢迎 , 摊前的队伍总是很长 。 而等待老板炒出一碗老友粉 , 再吹凉入口 , 还需要多一些闲适惬意的时间 。
那个时候年纪小 , 食量只够吃1两粉 。 老板总是调侃我们几个小朋友是“猫胃” , 然后再多给我们加一些菜 , 让我们多吃一些 , 饱饱地去上学 。
如今 , 当年一起吃老友粉的小伙伴 , 早已分散在全国 , 甚至是世界各地 。
今年元旦过后 , 小学时的好朋友结婚 , 那时候的小伙伴又聚到了一起 。 大家在一起开心谈笑 , 仿佛都还是那时的少年 。 而到了约饭的时候 , 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老友粉店 。 一碗不到10元钱的老友粉 , 给了我们大大的满足 。
那份心照不宣的默契 , 都在每一口舌尖的享受中了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以前在北京 , 想吃一碗老友粉很难寻 。 现在 , 已经有了很多家广西人开的米粉店 , 甚至还有可以网购到家的“方便粉” 。 只要烧水煮米粉 , 放入料包就可以了 。 但是怎么都吃不出街边小店炒出来的独特味道 。分页标题
倘若时光荏苒 , 总要有一种味道留存心间 。
承蒙生长在南宁 , 一碗老友粉的满足 , 够我品尝好多年 。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
本文插图
【『西木在说』一年四季食粉勤,三街两巷老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