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心里装的概念越多,心灵就越不自由


_本文原题:心里装的概念越多 , 心灵就越不自由
让文化成为生活方式 ,
自利利他 , 完善人格 。

『概念』心里装的概念越多,心灵就越不自由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您曾经说过 , 您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求灵魂的超越 。 那么 , 您笔下的人物中 , 有没有真正达到超越的人呢?
●雪漠:有的 。 孟八爷实现了世间法的超越 , 雪羽儿、琼、久爷爷等人则实现了出世间法的超越 。 关于超越 , 以及世间法超越与出世间法超越之间的区别 , 你可以去看我写的《 初心》 。 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 简而言之 , 诸多概念、诸多善恶好坏之类的二元对立、诸多的人类知识等 , 都会束缚我们的心灵 , 让我们不能自主 。 如果我们能摆脱一切束缚 , 让心灵得到一种绝对自由 , 也就实现了超越 。
当你真正从概念中超越出来 , 甚至超越了“超越”这个概念 , 就会发现它很有意思 。 为什么呢?因为 , 有时的一个小小的词语 , 就能让人变得惶恐不安 , 但它本身是没有自性的 。 词语所有的意义 , 都是人类设计出来 , 用来约束人类自己的 。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 , 一个年轻尼姑来拜访赵州老和尚 , 她问道:什么是佛?赵州老和尚不语 , 却在她的身上摸了一把 。 尼姑嗔道:哼!你这老和尚 , 竟然还有这个?赵州老和尚回答:我没了这个 , 你才有这个 。 老和尚的这个行为 , 本身就代表了某种东西 。 什么东西呢?超越 。 普通人就算照猫画虎地去做同样的事情 , 他也没有老和尚那样的心 , 没有那样的心 , 同样的事情就有了不同的含义 。 对于老和尚自己来说 , 摸那年轻尼姑 , 跟摸自己的胡须没什么不同 , 因为他超越了概念 , 也超越了自己的欲望 。 但尼姑不是这样 , 她人为地给这个行为赋予了某种定义 , 这就证明了概念仍然束缚着她的心灵 , 实际上事情很可能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
诸多的词汇和概念虽然让人类有了沟通与表达的可能 , 但也严重束缚了人类的心灵 。 比如 , 金钱仅仅是一种兑换货品的介质 , 幸福也罢 , 自由也罢 , 尊严也罢 , 价值也罢 , 都是我们人为赋予它的某种意义 。 它根本不能等同于这些东西 。 然而 , 一旦我们固执于这样的认知 , 也就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 所以 , 只有超越概念的束缚 , 我们才能从无数“定义”的绑架中摆脱出来 。 最终的解脱 , 就是这个东西 。
我喜欢与一些天性质朴的朋友交流 , 也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 。 跟小学生在一起时 , 我总会非常开心 。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心里概念少 。 有一次 ,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坐在我的旁边 , 她根本就不把我当成一个如何如何的人 , 心里也没有“著名作家”的概念 , 她只是非常真诚地、非常天真地跟我聊天 , 所以我非常开心 。 但是 , 要是他们读的书多了 , 再接受流行于社会上的一些价值概念 , 就不可爱了 。
我认识一位女博士 , 很怕和她交流 。 为什么呢?因为她学的很多知识 , 竟然把一个鲜活的女子 , 变成了一个充满诸多概念且狭隘偏激的人 。 当然这是个别的 。 有的人虽然拥有很多知识 , 但人还是很不错 。 一般情况下 , 心里装的概念越多 , 心灵就越不自由 , 就越难以按照最本真的自己来活 。 他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你 , 去分析这个世界 , 心里老是嘀嘀咕咕的 。 她会推测你这个人怎么样 , 你想怎么样等等 。 实际上 , 那诸多的“怎么样” , 都是她自己的“怎么样” , 而不是别人的“怎么样” 。 她一直在这样分析的时候 , 也就把一个巨大的世界拒绝了 。 其实 , 这个世界只是在焕发着自己的光芒 , 它是不需要任何分析的 。 我举个例子:有些人看到很美的花 , 心里首先浮现的却不是感动 , 而是花的学名、种植方法 , 甚至药用价值等等 , 他反而忘了享受花的美了 。 但小孩子不是这样 。 小孩子看到美丽的东西时 , 总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欢喜 , 坦率地去感受它 。分页标题
陈亦新以前教孩子们写过作文 , 他的教法跟别人不一样 。 他主要训练想象力和文学感觉 , 效果很好 。 他说一年级的孩子最好教 , 只要方法得当 , 他们很容易就能写出很好的作文 。 他教高年级时 , 就会吃力很多 。 孩子一旦上了初中 , 他就不再去教他们了 , 因为他们被学校灌输了各种概念 , 纯净的心已被污染了 。 这时候 , 你再叫他放下概念、知识、规则 , 用最坦率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 感受很多超越概念的东西 , 他就很难做得到 。 上了高中的孩子 , 要是想象力差 , 以后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
好多孩子上了初中 , 基本就定型了 , 如果我们再用一种糟糕的概念填满他们的生命时空 , 就把他们彻底给毁了 。 所以 , 陈亦新提出不想上大学的时候 , 我马上就答应了 。 好多孩子一旦上了大学 , 就满脑子都是知识、概念、理论 。 他们读一部小说时 , 也要先去寻找一种能够解释它的理论 。 其实 , 读小说就像读人生 , 读世界 , 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理论 。 相反 , 心里没有诸多理论的时候 , 你对小说、人生、世界的感知才会更加鲜活、更加本真 。
理论这种东西 , 只有在你的心灵实现了绝对自由、自主 , 超越了一切概念束缚的时候 , 才能为你提供营养 , 否则它就是你心灵的枷锁 。 你越是博学 , 就越是受控 。 所以 , 我们应该先做好一个自主的、活生生的人 , 然后再用另一种眼光去接触理论 。
我的作家朋友中 , 也有人懂得叙事学 , 但他们的文章 , 我发现好的不多 。 因为 , 他们的写作都符合叙事学原理 , 技巧都很好 , 但偏偏没有生命之气 。 就是说 , 他们的文章 , 也有头 , 有胳膊 , 有骨骼 , 有肌肉 , 肌肉上还有纹理 , 但却是个死人 。 死的文章和活的文章之间最大的区别 , 是前者没有一颗鲜活的、自由飞翔着的心 。
◎问:看来我这个采访 , 也是无生命的 , 也是毫无价值的 。
●雪漠:不是这样的 。 你的采访虽然充满了概念 , 但我有生命啊!你用没有生命的概念 , 把我有生命的东西一下子给激活了 , 所以这个采访就有了价值 。 诸多采访的价值都不在于采访本身 , 而在于有没有跟一个鲜活的生命交流 。 如果交流者满脑子都是理论 , 对人生没有一点活生生的感知与思考 , 采访就没有价值;反之 , 就有价值 。 我打个比方 , 如果一块石头被投入大海 , 能溅起波浪和涟漪 , 那么这个行为就有意思;如果你往一团糨糊里投石块 , 激不起一点反应 , 那这个石子投不投都没啥区别 。 这个小石子形状如何 , 漂不漂亮 , 都不要紧 , 重要的是它与大海之间发生的关系 。 因为 , 这个关系可以激活一种有生命的东西 。 我跟你的对话也是一样 。
本文节选于:雪漠《文心》
雪漠作品 , 爱的选择!
《凉州词》
雪漠致敬武魂的重磅长篇小说
一段不为人知的武林往事
一个无法释怀的疼痛记忆
追问武之魂魄 侠之真义 民族之精神
贾樟柯| 葛浩文| 陈晓明| 郭峰
————— 倾 力 推 荐—————

『概念』心里装的概念越多,心灵就越不自由
本文插图
【『概念』心里装的概念越多,心灵就越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