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刘禹锡:“陋室”中的茶酒香
_原题是:刘禹锡:“陋室”中的茶酒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饮食文化发达 , 孔子在《礼记》中讲“饮食男女 , 人之大欲存焉”肯定了饮食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 。但历史上有关饮食的研究一直以来就相对薄弱 , 清人博明在《西斋偶得》中感叹:“由今溯古 , 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 。”然而从中唐开始 , 对饮食的相关记载大量增多 , 从中展现出饮食思想不断深化和审美品位逐渐提高的特征 。除了饮食专著从中唐开始出现 , 涉及饮食题材的诗歌也不胜枚举 , 刘禹锡作为中唐的重要诗人 , 在诗歌写作中有意或无意涉及茶和酒 , 既是这两种物质发展的结果 , 又是时代风气的具体反映 。
唐初 , 饮茶在南方成为风习 , 茶树种植也相当普遍 , 但北方尚未蔚然成风 。中唐以后 , 北方伴随佛教的盛行以及有关茶事专著的相继出现 , 出现了“风俗贵茶 , 茶之名品益众”的趋向 。以茶会友是刘禹锡日常交往的方式之一 , 因此他描写茶的诗歌很多 , 并且反映出当时茶事的精致和典雅 , 最为著名的便是《西山兰若试茶歌》 。这首诗描写了采茶、烹茶、饮茶的过程 , 全方位地展现出茶事精致的艺术性 。“斯须炒成满室香 , 便酌沏下金沙水”表现出烹茶时对水的考究 , “骤雨松声入鼎来 , 白云满碗花徘徊”谈的则是候汤 , 这也正是唐代茶事中对时间把握最精妙的地方 , 贺裳评此句“令人渴吻生津” 。
刘禹锡诗歌中涉及茶题材的都极爱写候汤 , 如《送蕲州李郎中赴任》“薤叶照人呈夏簟 , 松花满碗试新茶” , 《尝茶》“今宵更有湘江月 , 照出菲菲满碗花” 。唐人对茶汤时间的把握要求很高 , 《茶经》中写“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 , 微有声为一沸 ,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 腾波鼓浪为三沸 , 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华之薄者曰沫 , 厚者曰饽 , 细轻者曰花 , 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 。又如回潭曲渚 , 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 , 有浮云鳞然” 。刘禹锡的诗正是对《茶经》五之煮最高境界的诗意描写 。可以说 , 饮茶不自中唐始 , 但自中唐起 , 茶便有了标格 , 或者说品位 。
茶之所以在中唐成为诗歌的题材之一 , 正是由于茶与士大夫精神特性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 。饮茶并不是为了止渴 , 而是通过品茶 , 从中寻觅美感 , 寄托思想感情和追寻人生真谛 , 因此会尤为注重环境的幽雅 , 并引入吟诗、观画、参禅、问道等高雅活动 , 风流而清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酒自发明之始 , 就与文学有解不开的因缘 , 自《诗经》起 , 中国文学就处处流淌着酒的芬芳 。唐代的饮酒风气始终高涨 , 中唐亦是如此 , 酒趣总是能激发出诗人的诗兴 , 酒与诗的联系密切 , 便能真实细腻地反映酒的文化 , 展现当时的嗜酒风尚与酿酒技术 。
刘禹锡《戏赠崔千牛》“学道深山虚老人 , 留名万代不关身 。劝君多买长安酒 , 南陌东城占取春” , 正是唐人嗜酒风尚浓厚、酒肆业取得极大发展的反映 。唐人的嗜酒风尚在刘禹锡另一首诗“长安百花时 , 风景宜轻薄 , 无人不沽酒 , 何处不闻乐”中也有所表现 。由于酿酒技术并不是家家掌握 , 因此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在休闲取乐时对酒的大量需求 , 众多的酒肆也就应运而生了 , 都城长安酒肆鳞次栉比 。刘禹锡曾在朗州作《堤上行》写堤上所见“酒旗相望大堤头 , 堤下连樯堤上楼” , “长堤缭绕水徘回 , 酒舍旗亭次第开” 。渡口作为古代出行的重要交通口岸 , 人员密集 , 为了尽可能吸引消费者 , 酒旗被悬挂于人口流动频繁的位置 , 因此形成了诗人寓目所及 , 酒旗接连不断、酒肆临水遍布的热闹景象 , 这也正是唐代酒文化盛行的表现之一 。分页标题
在刘禹锡诗歌中提到了两种具体的酒 , 一为“松醪春” , 一为“竹叶青” , 在当时极为流行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一诗中为了表达对友人所去之地的羡慕 , 便用当地特产入诗“橘树沙洲暗 , 松醪酒肆香” 。“松醪”应为“松醪春” , 这种酒唐人诗中多有描写 , 同时期的韩愈曾写“闻道松醪贱 , 何须吝错刀” 。杜牧也曾写“赊取松醪一斗酒 , 与君相伴洒烦襟” 。《太平广记》卷一五二记载 , “郑德璘家居长沙……好酒 , 长擎松醪春过江夏” 。据此 , 松醪春应为当时盛行的湖南地区名酒 。
另一种酒在《忆江南·其二》中提到“犹有桃花流水上 , 无辞竹叶醉尊前 , 惟待见青天” 。诗中的“竹叶”便是竹叶青酒 , 正史中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晋书》列传第二十五《张载传》:“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 , 浮虮星沸 , 飞华萍接 。玄石尝其味 , 仪氏进其法 , 倾罍一朝 , 可以流湎千日 , 单醪投川 , 可使三军告捷 。”竹叶青有使军队战无不胜的魅力 。竹叶青最早起源于苍梧 , 《博物志·轻薄篇》有“苍梧竹叶青 , 宜城九酝醝”句 , 明人徐炬《酒谱》解释酒谱的酿造方法为“苍梧之地 , 酿酒以竹叶杂于中 , 极清洁” 。唐代自上而下 , 都被这种带有竹叶的酒陶醉着 , 武则天写“酒中浮竹叶 , 杯上写芙蓉” , 王绩在酒家中品尝此美酒“竹叶连糟翠 , 葡萄带曲红” , 白居易在家小酌“小青衣动桃根起 , 嫩绿醅浮竹叶新” , 都表现了这种酒的盛行 。
酒伴随着唐代的文人生活 , 承载着他们的遭遇与心境 。无论顺境逆境 , 酒总是帮助文人宣泄情绪 , 表达感情 。在唐代 , 酒是人人日常生活的必备 , 不再只是一种饮品 , 还是一种文化 , 而这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唐代商业发展刺激了人们对酒的需求 , 加之酿酒技术的提升以及名酒的普及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 。
酒承载着人们的梦想 , 宣泄人们的情感 , 表达高昂的斗志 , 积极而热烈;茶则是人们自身的思考 , 悠悠茶烟起 , 品茶、悟道、探讨人生 。中唐开始 , 人们借助这两种饮品 , 使得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 茶与酒在文化上的互补与融合 , 也正体现出中唐时代风气的多样性 , 不仅有豪迈与放纵 , 同时也有冷静与平和 , 这也正是盛唐至中唐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 。
【「竹叶」刘禹锡:“陋室”中的茶酒香】◎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