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发展的奠基时代 , 在这个时代里 , 为了保障国家的宗庙社稷以及发展传承 , 每一个诸侯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变法 , 而变法形式的不同 , 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基础政治制度和治国形式的差别 , 自然对于文明的发展传承 , 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因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 , 发展环境不同 , 它们又没有办法实施完全相同的变法策略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但变法本身是有着高低之分 , 尤其是当变法作用于时代时 , 变法本身与时代本身之间是有一定的贴合度的 。 如果贴合的程度比较高 , 那么 , 意味着这个变法的效果比较好 , 反之 , 如果变法不能够很好地顺应时代 , 那么获得的成果将是事倍功半的 , 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代几乎每一个诸侯国都进行过变法 , 却最终获得了不同结局的原因 。
我们提起战国时代的变法 ,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 或许商鞅变法并不是一套完美的变法制度 , 但当它应用于战国时代时 , 一定是最适合那个时代的变法形式 , 所以 , 秦国才会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而迅速的强盛 。
商鞅变法的奠基点或者落脚点在于法治 , 在于运用规则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秩序 , 通过规则和法律创造一个人类发展的底线 , 通过这条底线来强制性的约束人们 , 有一个明确的行为框架 , 可以说 , 很好的减少了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 毕竟它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将人们约束在了一个明确的框架之下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法治制度让秦国强盛 , 统一后却又迅速衰败下来
商鞅变法使秦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 所以秦国最终横扫六国一统中原时 , 绝对抹不去商鞅变法的作用 , 可是令人们匪夷所思的是 , 一个实施商鞅变法的法治制度 , 让秦国得以从最为弱小的国家一跃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 , 这说明法治在这个国家推行时 , 有着很好的先进性 , 也意味着它能很好的作用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 。
可是当秦国成为一个王朝的时候 , 当它一统中原之后 , 法治的作用却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 甚至让秦国落下了一个苛政的罪名 , 更是让很多人觉得秦王朝的统治是民生凋敝 。 那么 , 究竟是法治出了问题 , 还是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呢?本篇文章重点地分析下这个问题 , 看一看 , 为什么法治能够让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强盛 , 却不能让作为王朝的秦朝继续强盛?
大秦帝国建立前后 , 法治的作用点不同
首先 , 是因为在大秦帝国建立前后 , 法治的作用点是不同的;其实历史上我们能够找到很多来论证秦国为什么会灭亡的文章 , 其中无论是苏洵的《六国论》也好 , 还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也好 , 他们观点的立足点都在于秦王朝是不爱自己子民的 , 所以才有了那句 , 如果秦国能够爱自己的子民 , 那么可能千世乃至万世而为君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秦国作为诸侯国时 , 推行法治很顺利
但是 , 这样的观点有一个漏洞 , 那就是难道秦国作为一个诸侯国时是爱自己的子民的 , 但它建立一个王朝之后 , 就不爱自己的子民了吗?显然是不可能 , 可是法治在作用于诸侯国时和作用于统一帝国时 , 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却又是完全不同 , 那么法治所作用的点一定对它的作用起到了影响 。
也就是说 , 当秦国作为一个诸侯国时 , 它本身的人口并不是很多 , 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 它们必须依靠着秦国这个庞大的势力才能够生存 , 有着很强的归属性 , 所以当实施一种策略时 , 对于他们来讲是必须要进行服从的 。 而且秦国在秦孝公变法之前的制度并不先进 , 《诗经》当中曾经有一段话很好地表示了那个时候秦国子民的生存状况 , 其中描述的: 分页标题
《诗经》: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 女儿耕织 , 男而做兵 , 有功无赏 , 有田无耕 , 悠悠上天 , 忘我苍生 。
将秦国子民的那种优越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战国时代本身纷争和战乱就比较多 , 如果要他们真的脱离秦国 , 他们又能找到怎样好的生存环境呢?所以世世代代也只能硬着头皮生存下去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而商鞅变法在这个时候所做的改善 ,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去了利益 , 比如变法的过程中奖励耕战 , 真正地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力的 , 是可以得到封赏的 , 在这农业民族所创造的财富有一部分可以自己拥有 , 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积极性 。
商鞅变法革除贵族利益 , 让平民受益
其次 , 商鞅又革除了贵族对于国家发展阻碍的影响 , 让平民百姓不再受贵族的压迫 , 可以自己为自己创造力 , 比如说从事农业生产 , 比如说参军 , 甚至参军的过程中如果立下功劳 , 那么可以获得爵位或者土地 , 并且获得的爵位和土地可以传承给自己的后人 。
所以 , 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前后 , 百姓能够获得的利益天翻地覆 , 这就让这些除了秦国没有其他依靠的人 , 本能地接受变法 , 变法规矩上的差距和规则约束 , 自然不容易产生内部的混乱 。
大秦帝国建立后 , 六国子民尚未适应秦国制度和环境
可是 , 当秦国一统中原之后 , 所面对的子民就不再是原属于秦国的子民了 , 而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天下臣民 ,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 , 所接受的制度也是不同的 。 比如 , 齐国相对来讲社会比较亲民 , 生活比较缓慢也比较轻松富足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再比如 , 燕国崇尚王道 , 没有绝对性的规则去强加约束 , 生活的比较随意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本身并不属于秦国 , 从根本上来讲 , 对于秦国消灭他们原本的祖国就有一定的怨恨 。 而当秦国统一之后 , 又要求他们放弃原本所遵守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 硬生生地去适应秦国的制度和生存环境 , 这些人自然会感受到压迫 。
因为他们本身有着自认为的更好选择 , 比如轻轻松松的去生活 , 以道德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 没有规则的强大约束 , 生活的相对恣意豁达 , 在他们心目当中 , 这样的生活自然比守着规矩战战兢兢来的要好 。 所以 , 很多人对于秦国制度的抱怨 , 更多的都来自于这种所谓的压迫 。
陈胜 , 吴广大泽乡起义 , 并非因为迟到就被斩首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 其实《史记》当中所说的因为天气原因而迟到会被斩首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迟到 , 其实只是会受到工资上的惩罚并不危及到生命 , 但陈胜吴广却对于秦国这种硬性的规则不满 , 同时他们又认为秦国的赋税徭役太过沉重 , 所以才爆发了起义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 , 秦国虽然赋税徭役比较重 , 可是这些赋税和徭役大部分都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了 , 比如说修建长城 ,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等;所以法治的作用人选不同 , 对于最终的作用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
秦国循序渐进地推行法治 , 而大秦帝国则不然
其次 , 因为秦国订立法治的制度是循序渐进的而秦王朝(大秦帝国)不是;从秦孝公对商鞅变法的确立 , 到秦惠文王对商鞅变法的推进 , 再到秦宣太后对于商鞅变法的发展 , 这中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是一个用时间让人们去适应的过程 , 它有一个适应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
但当秦王朝建立后 , 它将秦国最终确立的那一套法治体系一股脑的就推向了整个天下(山东六国) , 这让本身就对秦国不满的山东六国的子民怨气冲天 , 自然也不会对秦王朝的统治抱着太大的希望 , 所以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也就纷纷响应了 。分页标题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反对的是什么 , 他们对于基础的治国制度也没有一定的概念 , 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所谓的压迫 , 那么 , 既然有人参与了反抗自己也去分一杯羹罢了 。 如果秦国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行它的法治 , 或许最终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
大秦帝国建立后 , 法治表现出向势治偏移的苗头
再次 , 是因为秦王朝建立之后的法治 , 有向势治偏移的苗头;法治虽然说是法家的主流学说 , 但法家却不仅有法治这么一个观点 , 综合来看的话 , 法家学说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 一个是法治 , 也就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所重点推行的制度和政策 。
另一个是术治 , 甚至可以理解成是不完整不彻底的法治 , 不过于强调规则的作用 , 将君主区别于规则之外 , 具体表现就是韩国在申不害变法中 , 所实施的制度和形式 , 最终将韩国变成一个崇尚阴谋权术的国家 , 整个国家都围绕着如何讨好君主而行动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还有一种叫做势治 , 代表人物是齐国的慎到 , 势治就是君主利用绝对的权利来统御臣民 , 这一点与秦王朝建立之后 , 秦始皇的部分行为非常类似 , 所以 , 其实秦王朝建立之后 , 法治已经不再单纯 , 它虽然不能直接称之为势治 , 但它却有了像势治偏移的苗头 , 如果转变成了势治 , 那么这个国家就成为了强权的统治 , 如果有强权就意味着会有压迫 , 而一旦有压迫就一定有反抗 。
讨论秦王朝步子迈的太大了 , 执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 崛起 , 称霸最终统一天下 , 然而大秦帝国建立后却迅速衰亡 , 除了以上的几种原因外 , 还与秦王朝执着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秦王朝是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几百年的纷争而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 本身战国时代经过连年的战争 , 就已经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 让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在这个时候 , 臣民们急切地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 来供缓解自身的生存问题 , 可是秦王朝并没有给这个时间 , 而是在秦国统一之后接着开始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是一个王朝想要进行这样的建设 , 必须要先取之于民 , 所以 , 平民百姓只能够在王朝的号召之下参与设施的修建并提供赋税 。
但本身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 , 自己也没有多少余粮 , 还要分出一部分供国家建设 , 自然心不甘情不愿;如果秦王朝在建立时 , 能够推行一段时间的无为而治 , 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也大相径庭 。
道家无为而治创造出许多盛世
其实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盛世 , 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之下产生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大家什么都不做 , 而是君主不要过多的干预 , 国家不要以制度和规则硬性的约束 , 而是将大部分的生产空间归还给底层的农业民族 , 让他们能够顺应自然的条件进行发展 , 也就是说恢复一部分的国家生产力 , 缓解一下战争带来的影响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比如说文景之治就是如此 , 大汉是经历了很多的纷争才建立了一个王朝 , 刚刚建立时 , 国内的发展也是相当的萧条 , 这时候它并没有征收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建设国家 , 而是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了平民百姓 , 让他们稍作缓解 。
秦王朝没有休养生息 , 而是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分页标题
所以 , 秦王朝很大程度上也吃了这方面的亏 , 经历了战乱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可供消耗 , 但秦王朝又修建了长城等等大型工程 , 自然会引起民愤;可是话说回来 , 有句话叫做 , 前人奋斗后人享受 , 虽然不是说让后人去坐吃山空 , 但无论是王朝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 , 都必须有一个基础的奠定 ,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根基 , 那么文明的发展其实是没有支撑的 。
中国古代的历史社会又比较特殊 , 底层民众的数量大 , 这些民众的良好生存条件基本上都是要由国家来创造的 , 虽然说秦王朝的赋税徭役比较沉重 , 可是如果没有都江堰 , 没有灵渠 , 没有鸿沟 , 那么农业民族又凭借着什么来进行生产发展呢?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虽然 , 长城在现代已经阻止不了侵略者 , 可是在冷兵器时代 , 如果没有长城 , 那么匈奴南下的次数会不会以几何倍数增长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 , 其实大秦帝国虽然口碑不好 , 可是它真正地为华夏文明做出了奠基的效果 , 保障了华夏文明在后世的繁衍和传承 。
小结
战国时代 , 秦国贫弱 , 能够屌丝逆袭 , 从富强 , 崛起 , 称霸 , 到统一天下 , 靠的就是几代秦军所坚持的商鞅法治变法 , 以法制治国;然而 , 秦帝国建立后 , 却迅速地衰败下去 , 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 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太急功近利 , 步伐迈得太大了 , 太过于急切的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 一股脑地推行法治政策 。
虽然 ,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 , 秦国的法治有向势治倾斜的苗头 , 可事实上 , 秦王朝所推行的是一种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 在后世的一系列历史发展过程中 , 也继承和推行这种制度 , 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之下 , 君权的加强是一种必然 , 虽然法治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 但这种改变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

【秦国】秦国富强崛起称霸天下所倚仗,为何建立大秦帝国后,法治却失灵
本文插图
因此 , 秦王朝其实是吃了思想的亏;它虽然统一了中原 , 却并没有在改善原属山东六国的子民的思想的情况下 , 就强制推行的制度 , 并没有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 , 就强烈的要求遵守法治和规则 , 才有了后来所谓的苛政 。
其实 , 对于大秦帝国的一些批判 , 主要来自于历史朝代中一些儒家子弟 , 儒家子弟本身就是提倡用道德来约束社会发展的 , 这与法治的观点背道而驰 , 后来 , 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儒家自然会对与自己持相反观点的法家大加批判 。 我们现代人需要正确的去看待这种批判 , 因为很多时候批判不一定代表着正确 , 毕竟汉武帝后来所实施的政策也是外儒内法 , 所谓内法就是秦王朝所推行的法治 , 事实上 , 如果没有内法就不可能有外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