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东方快评丨鲍某某涉嫌性侵案:公众为何不愿讨论另一种可能?


「舆论」东方快评丨鲍某某涉嫌性侵案:公众为何不愿讨论另一种可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月9日 , 一则关于“上市公司高管涉嫌性侵未成年养女多年”的相关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 爆料人称其自2015年以来 , 遭“养父”鲍某明连续性侵三年 。(4月9日《南风窗》)该报道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相关微博的转发评论中 , 出现了舆论一边倒的景象:公众痛骂当事人鲍某明 , 对性侵未成年的情节愤怒不已 , 随后更是有大量娱乐圈明星发声 , “姐姐来了”“哥哥来了”等微博相关话题在热搜榜高居不下 。
4月12日 , 《财新周刊》以逆主流的姿态发表特稿 , 以对当事人鲍某明的采访报道 , 揭开该事件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 即二人为恋人关系 , 因此不构成性侵 。在对该报道的评论中 , 舆情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愤怒高度 , 广大读者斥责该报道是专门为鲍某明进行的洗白稿 , 并有网友就“未成年被性侵”议题分享亲身经历 , 立场明确的公众热议持续不断 。
事实上 , 目前事件仍处于揭露调查初期 , 真相如何仍有待调查 。面对舆论一边倒的新闻事件 , 公众还有没有理性讨论事件另一种可能性的空间和意愿?
舆论为什么会一边倒?这很好理解 。一方面 , 在曝料人的叙述中 , 她作为一个未成年女性 , 受到物质、心理上的控制与诱导 , 受到了另一方拥有较强经济能力、主导权与控制权的中年男性的侵害 。二者悬殊的经济社会地位想对比 , 更加突出了“受害者”的弱势 , 引起公众同情;另一方面 , “未成年遭遇性侵”的公共话题因此得到了进一步讨论与延伸 。根据澎湃新闻的数据2018年平均每天遭遇性侵的儿童为2.05人 , 该新闻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广泛的性侵事件受害者群体的共情 , 对“施害者”进行道德批判也是公众的一种情感宣泄 。
然而 , 类似的由于女性受害者处于弱势地位、涉及公共议题而舆论一边倒的新闻事件中 , 有没有出现过真相的反转?有 。例如 , 演员约翰尼·德普2016年被前妻艾梅伯·希尔德指控家暴 , 舆论哗然 , 直到今年真相大白 , 大家才发现家暴的施害者与受害者角色互换了 , 原本可恨的德普才是真正被污蔑被家暴的受害者 。在该事件中 , 公众的同情心被利用与消耗 , 这也提醒我们 , 先入为主与媒介审判的弊端 。
那么我们要不要因为有过反转 , 就更注重讨论事件的另一种可能性?讨论的空间是存在的 。在《南风窗》对该事件的系列报道的评论中 , 固然大众舆论的立场明显 , 但是其中也不乏理性冷静的声音 , 有读者认为“报道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声音”“希望不要预设立场 , 不要舆论审判”等等 。可见大众的媒介素养起着一定的作用 , 如果想讨论逆主流可能性 , 不至于毫无讨论的余地 。
但是 , 舆论场上为什么公众没有表现出讨论该事件另一种可能性的意愿?回归事件本身 , 如前文所述 , 一是“未成年女性受害者”是一个极度弱势的群体 , 当事件双方年龄经济地位过分悬殊 , 偏帮弱者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二是“未成年遭遇性侵”事件的广泛性 , 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到近日微博众多用户分享的被性侵经历 , 社会上的相关事件数不胜数 , 诸多性侵案件审判迟迟不落 , 公众情绪像一桶炸药 , 而鲍某明事件恰好成为了导火索;此外 , 该事件中鲍某明的法学背景也引起注意 , 当公众探查相关法律时 , 发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法律漏洞 , 这使公众产生了通过对本次事件的积极讨论以推进法律进步的强烈意愿 。综上种种 , 造成了舆论一边倒 , 且公众不愿去讨论另一种可能性、抗拒模糊舆论焦点的局面 。
尽管这种呈压倒性的舆论局面显得狂热而感性 , 但比起事件本身 , 本次热烈的公共讨论有更宏大的主题——抵制性侵未成年犯罪 , 抵制所有性侵犯罪 , 抵制犯罪本身 。公众真正诉求的是公平公正的审判与法律的进步 。至于鲍某明事件的真相 , 大可留给专业的司法部门进行审判 , 哪怕万一事件真的出现了反转 , 也应将澄清的责任、全面报道的责任交由专业的媒体 。而作为参与讨论的公众 , 只需谨记不将舆论发展为媒介审判 , 将法律的事情留给法律即可 。除此之外 , 不必对公众要求太多 , 毕竟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由 。分页标题
【「舆论」东方快评丨鲍某某涉嫌性侵案:公众为何不愿讨论另一种可能?】此时此刻 , 舆情不会平静下来 , 一边倒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公众自发制造了这样的舆论局面 , 在等更多人对性侵案件的思考 , 在等相关法律的进步与完善 , 也在等社会对广大受害者的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