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9大价值观:所有事,最终都是取悦自己 | 新中产白皮书
《新中产9大价值观:所有事,最终都是取悦自己 | 新中产白皮书》,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点击上图▲
成为会员
超45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万千世界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生活,是一项项选择和取舍的结果。这些取舍的依据,被称为价值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我们选择了认为重要和有价值的一部分,放弃了认为无意义的另一部分。
在这些价值观中,透露着我们想要过的一生。
两年来,吴晓波频道累计调研十余万人,详细访谈上百位新中产,梳理成两万字的《2017新中产白皮书》。
这将是中国第一份对新中产人群的全景式深度调查。
今天我们从新中产白皮书中挑选9条最重要的价值观呈现给大家。
01
审美观
个性、小众和多元化的自我,是新中产审美观的特点。
新中产生活的物品,分为“生存的必需品”(比如食品)、“参与社会运转的必需品”(如电脑、手机、出行工具等)、“展现自我的时尚品”和“自我实现的物品”(阅读、兴趣等)。
生活中的必需品,或许可以和其他人一样,但关于时尚、审美和自我实现的物品,则必须买自己眼中最合适或最好看的。
用杭州一位三十出头的新中产先生的话说,只有这样的物品,“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
02
消费观
过去一年,什么是让新中产最开心(或最有价值)的消费?答案各种各样,包括:蓝牙音箱、猫窝、烘干机、单反相机、扫地机器人、偶像的专辑、香氛加湿器、乐高积木、一个奢侈品包……
新中产的消费,是一次展现审美取向、生活方式并证明其意义的自我愉悦和反馈。
单一化的批量生产商品,会逐渐淡出,没有人会通过大批量生产的东西展现自我。而大件商品也不会成为主力,房子、汽车,你一辈子也就买一两次。买一些特别的小东西,是最轻松、随意、频繁且“划算”的展现自我的方式。
那些小件(会让我开心),有时候一个本子、一支笔、一个包、一支口红或者一本书,都让我觉得自己是很特别的,和别人不一样。
03
财富观
新中产的财富观,是财务自由+X。
3/4的新中产将“赚钱,实现财务自由”作为人生的目标,至少是阶段性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人生配上一项其他目标,可以是“快乐,享受当下”,可以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是“更了解这个世界”,可以是“美满家庭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是“健健康康地度过一生”,也可以是“让世界因自己而改变”。
比如苏州一位雷先生的说法,“我以前的生活中可能90%不开心的事情和钱有关,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但同样,90%开心的事情,也是和钱没有关系的。
我现在慢慢明白,有一些事情,确实是钱解决不了的。比如我现在不管怎么吃好的、用好的,但是熬夜之后再也没办法像10年前一样第二天接着上班而不受影响。
04
阶层观
布尔迪厄在《差别》中说,阶层的不同导致消费和兴趣不同。其实, 消费和兴趣的个性化与圈层化,也在自动将人群从一整个大众群体分割成为不同的子群体。
超过六成的新中产认为,相比于从前,社会流动正在固化,但同样有接近五成的新中产认为自己向上突破是有可能的。
广东某市的一位新中产先生感叹:“我确实有种感觉,很多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比如我父亲那一代,做工厂虽然很辛苦,但是竞争比现在小,做什么都可以,只要有能力、肯干,大部分结果都还不错。现在想要通过创业致富,感觉比以前难多了。”
但同时,也有人对社会流动性的减慢表示理解:
(阶层流动固化)可以理解,不过我相信中国比其他国家还是要好一些,最好的情况是各个阶层之间保持一定的流通,然后给最底层的人必要的保障。
05
竞争观
新中产最大的子群体80后,他们“从小到大,都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度过”。
北京一位80后新中产以自嘲式的语气来讲述这个过程: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
读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
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可以工作的时候,找份好工作这么难;
还没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要挣钱的时候,房子很贵的。
说起来我们这一代是有点惨,其实总体上,饼是越做越大的。然后大家在其中争,可能有的人能力强一点,分得多一点;有的人稍微能力差一些,少一点。但是要我们回到原来的那种状态,我觉得至少从我身边大部分人的状态来看,是不愿意的。
新中产并不是一个害怕竞争的群体,相反会将个人能力置于重要的位置。
06
义利观
新中产对于利己主义的看法,是承认其合理,并期望划定其合理的边界。
新中产们认为,自利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有序、合理的等价交换,更需要一种合理的规范和制度来保护共赢的可能性。
上海两位分别在图书馆和外企工作的新中产女士是这样对待“利己主义”这个词的:
人活着,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是天性。
利己才能利他,这是社会群体的问题,损己利人的事情毕竟不多。损人利己,要看两方面:一个是个人的道德问题,第二个就是社会规范的问题。犯罪的成本降低,自然会出现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
07
子嗣观
在亲子关系上,费孝通曾对中西之间的差别做出经典的比较:西方是“接力模式”,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代代相传,类似接力赛跑,但下一代没有赡养上一代的义务;而中国是“反馈模式”,在这个接力过程中,下一代还要承担对上一代的赡养义务。
两者的差别,在于赡养义务上,这其实并不是一项文化性的差别,而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结果。 中国父母,素来“控制”子女人生和要求子女反馈的传统,可能会中断于新中产。
他们的想法是:
我们可能是中国第一批真正不求回报的父母。
总体上,我对孩子是挺严格的,小时候严格一点,是因为长大可以多一点选择。我对他没有具体的期望,就希望他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它做好,然后好好生活,过得开心。反正等我老的时候,也不需要他来养我,他把自己管好就行了。
08
全球观
在全球地位的问题上,大部分新中产仍然认为中国还不足以与美国全方位地平起平坐,有很多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尤其有过海外学习、旅行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对于中国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和理性。中国的长处,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少方面已经不输给美国,有高效率的政府和勤劳的劳动群体。 但相比于美国,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方面,比如教育、科研、文化、商业氛围和自然环境方面。
在教育上,一位留学过美国的新中产的看法,代表了多数新中产的看法:“美国教育模式,比较自由,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更注重培养个人的能力。”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还需要在软件上多一点努力。
09
焦虑观
在焦虑的问题上,新中产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感。
比如理财的焦虑,深圳的程先生说“过去几年,股票、基金、P2P,甚至买房,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比如职场的焦虑,北京的薛先生说“工作到了35岁,换工作,很多公司都不要了”;
比如健康的焦虑,武汉的朱女士说“对现在的食品安全和空气很担心,身边得癌症的人也越来越多”;
比如时间的焦虑,工作负担、信息超载和拖延症,对每一位职场人士都是“想要逃也逃不掉的坑”。
但论程度,或许远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严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焦虑是合理和有益的。
一位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新中产表示,“适度紧张的状态下,灵感出现得最快,进步也最快”。
在我们的周围,经济条件的现代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发生,而人本身的现代化则往往被忽视。 我们有理由相信, “新中产”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意义的人群。
结构主义学派的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将现代性定义为一种风险文化,它从稳定而单一的传统秩序中演变而来,一面是多样化的可选择余地,另一面则是不确定性,也因此,不安全感和自我焦虑的折磨是其自带的附属属性。
换言之,焦虑是结构性的、不可避免的存在,对于新中产而言, 它就像奔跑中产生的乳酸,重要的是接受它存在的合理,理解它存在的机理性意义,尝试将它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吴晓波频道年度重磅报告《2017年新中产白皮书》已经上线啦,在吴晓波频道主页回复 “白皮书”
还
可以领取10元优惠券哦。
点击按钮▼购买报告
本篇作者
|
真嘻
| 当值编辑 |
冯迪
责编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
图片来源
|
影视剧
粉丝福利:
2018投资你的格局,即日起至12月31日,点击下图购买指定Kindle,有机会获得最高价值958元的新年特定大礼包,第8位、18位下单更享有免单优惠。
点击下图,2018年拥有一座属于你的“随身图书馆”
▼
- 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
- 新中产们集合了,美好生活正向你招手!
- 韭菜已死:富豪变种记、中产阵亡录与无用阶层沦陷史
- 住千万豪宅,吃榨菜,喝二锅头!中产消费寒冬来了
- 央视曝光!大量中产正放弃国内食品,美帝直采,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 新中产2017焦虑,2018惶恐?功夫财经炼金之夜,告诉你何去何从
- 顺风车全国下线!再大的公司,没有向善的价值观就是作恶!
- 消失的中产:深刻改变中国
- 住千万豪宅,吃榨菜,喝二锅头,中产消费寒冬来了?
- 联合国悼念安南 古特雷斯:他体现了联合国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