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圈病人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风投圈病人》,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这是风投们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欲使其疯狂,必先使其嘚瑟。
▌一、风投最好的时代
中国不知道何时,才有风投这个概念,但相比其他行业,他们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是不囿于闺阁之辈。
中国的风投如火如荼的发展了这些年,最近几年,突然爆发,中国的"独角兽"企业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增长,到了今年,全世界新增"独角兽"企业中,美国占了41%,中国排第二,居然达到了36%。
此消彼长,中国正威胁号称创新大国美国的"独角兽"主导地位,这成绩,可与日月争辉。
2017年世界独角兽企业分布
此外,2016年,中国在各关键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额均排前三。
中国对于风投的热情拥抱,注定了这是一个最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政府、学校等等所有的机构都鼓励创业,鼓励创新、谈论创新。过去我们没有资金去推动创新,风投一度是"洋人"的专属,如今,我们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我们支持各类创新模式,想把它们转化为社会广泛的践行模式。
在中国首次史无前例的,我们能够利用风投的资金去实现中国梦。
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
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基金募资规模从3470亿美元降至3360亿美元,而同期在人民币基金募资剧增的推动下,中国市场募资金额大幅攀升至725.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49%。
2016年,中国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主导的并购交易总金额在全球交易总额较去年下降38%的背景下,同期增长了22.5%,达到2230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金额比例高达73%,创历史新高。
其中,私募股权基金主导的并购交易在2016年再次刷新纪录,交易量增加66%,交易金额增至2229亿美元。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亦越来越活跃,如今其活跃度是四五年前的6倍。
2017年,预计中国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还将创历史新高。
▌二、嘚瑟的滴滴
这几天,最风光的独角兽企业,莫过于滴滴了——前几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以进一步加大对AI交通技术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
40亿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加上今年4月,滴滴官方宣布的超55亿美元融资,仅今年融资额已超95亿美元。而据相关报告显示,在科技领域,2017年赴美IPO共37起,融资额总计99亿美元。这就是说滴滴在本年度的总融资额接近赴美上市科技企业的IPO总额。
此外,据称该轮融资完成后滴滴估值近600亿美元——此前超过这一估值的互联网企业只有两家——蚂蚁金服的750亿美元,以及Uber最高时达到的680亿美元。而据相关报道,Uber估值折价30%至480亿美元。截至目前,滴滴的估值已超过Uber。
祝贺滴滴以及后面的风投们,也不得不佩服滴滴前无古人的融资记录和融资规模。
根据私募通数据和网络公开信息统计,截至目前滴滴已完成了16轮融资,累计资本超240亿美元,拥有100多家投资者。
无疑,滴滴创纪录的估值,背后最大的赢家是其投资方,尤其是早期投资方,一个个似乎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我很好奇,一个估值600亿美元的公司居然融了240亿美元,到了给投资者带来了怎样的回报?一个公司不创造经营性现金流却依赖强大的融资能力到底是个什么游戏,看过这么多牛逼的给投资者创造回报的公司,靠融资融出来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这其实是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智商税?
所以,滴滴到底值不值600亿?我无法判断,我只知道打车越来越贵。
▌三、嘚瑟的风投们
有投资人挣了钱就嘚瑟,结果把行业嘚瑟没了。
周鸿祎虽然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红衣教主,不过,拿起了保温杯的他,现在说话更有味道了。
12月15日,在创业黑马年会"产业进化论"上,他向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提了个特别有意思的建议——你应该呼吁投资人,让投资人别胡说八道,我们看到有的投资人稍微挣了点钱就到处嘚瑟,嘚瑟来、嘚瑟去,最后把行业给嘚瑟没了。
的确,现在是风投最好的时代,但也不能太嘚瑟了,虽然是以赚钱为原则,可你要明白,你每一分钱是怎么挣的,如果这个都不明白,那下场可想可知。
(本图片为网络截图,与正文无关)
而最近,有人觉得,更嘚瑟的是下面这位——这是病,得治。
朱总到底有没有病?我们不知道,但他这下半年可是够忙的。
年中,认为ofo数据好,为ofo站台,与马化腾"互怼":
几个月后,在今年9月份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又首次公开对外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格局已定,摩拜和ofo已经占据了共享单车95%的市场份额。两家企业每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只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这一百八十度转弯的态度,令人始料未及,但也情有可原。在共享单车这场"凡尔登绞肉机"战役中,摩拜虽具有先发优势,但ofo投入更快更狠,年中时竟然后来居上。
不过,ofo大规模扩张是以牺牲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为代价的,这种办法终究不可长久,且风险很大,于是我们看到,下半年,摩拜的DAU又反超ofo。
朱啸虎的投资理念是什么?他曾说过一句话,"不看那么远,只看6个月",这导致了对创业者的模式化二分法,速成的心态甚至超过了创业者。有人将朱啸虎的风格总结为:糙、快、猛,非常形象。他看上一个项目,即使这个项目是个小生意,但他敢于砸上重金,硬生生地将小生意,催熟成一个大生意。
的确,朱总按照自己的理念,为滴滴站台,最后滴滴成了600亿美元的独角兽,谁说没有他的功劳?
朱总当然可以嘚瑟,他投资80、90后,投出了一个滴滴,接下来,ofo和摩拜合并似乎也是在预期之中,他用自己的打法把ofo"催熟",短期有些风险怕什么?不怕,合并后又是一桩惊天动地的大功绩。
▌四、风投圈病了
可风投圈终究是病了,而且病入膏肓。
从滴滴到ofo,现在的创业逻辑,早已异化为资本的游戏—疯狂的烧钱—最快速度挤死所有对手—垄断市场—自拍自卖,短期内疯狂推高估值—引诱市场买单。资本所经之处,全成焦土,寸草不生,原本定位为创业天使的风投资本,已沦为扼杀绝大多数创业空间的魔鬼。
他们的方式简单、粗暴:看到一个机会,投入巨资,然后通过用户的极速扩张,将对手甩开;或者自己身先士卒,越位创业者,简单粗暴地去和竞争对手撕、怼。
他们的目的异常明确:天天追风口,用资本催生出一个巨婴来,早已忘却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和提升用户体验,这个互联网创业的原始法则。
没错,他们创造了新的玩法,篡改了约定俗成的规则。
正如天使投资人龚虹嘉说朱啸虎,说他投资风格如同其名,"就是呼啸而来凶恶的老虎。"他开玩笑地说,"只要他看重哪个项目他就砸大钱,往往他一砸大钱长则一年结束战斗,短则几个月结束战斗,我们都得花十几二十年才能结个果,你就整两三年。"
这样"速成"玩法的恶果是什么?
是普通创业者的焦虑,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是风投圈的浮躁,因为以收益率为准则的他们,被裹挟进这样一种旋涡。
然而,更可怕的是什么?
共享单车墓地
是无休止的资源浪费;
是被卷入旋涡的公共服务;
是不得不为此买单的国家资本和普罗大众。
共享单车,竟不经意间成为两千年前的"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单车以令天下"。然而,潮水终将褪去,疯狂过后,总得有人买单?谁买单?
中国的创业模式,经历了2 B→2 C→2B2C→2VC和2G(government)等各种尝试,那么2VC、2G之后怎么办?
2SB。这种玩法最大的恶果是,将直接毁掉社会的财富创造机制:在让你无限风光和疯狂之后,然后在眨眼间让你多年的积累消失殆尽。 这种疯狂玩法,再不改弦更张,会毁了企业,毁了行业,毁了社会,最终也会毁了风投自身——勿谓言之不预也。
▌尾声
正像有位自媒体人所说,现在的风投圈,与其说想投资未来,不如说是想多制造几个泡沫,他们不是投技术,不是投资历,而是搞眼球效应,这种跪舔90后的姿态,不是真正的未来。
风投圈曾经有很多大智慧,知深浅,道德专业双优的大师,但随着这些年的造富游戏,圈子也开始越来越鱼龙混杂,明明一猥琐的狐狸,不知天高地厚,插根葱就开始装大象,令整个行业生态越来越乌烟瘴气——这对整个风投圈,对中国新经济,对中国整体经济脆弱的转型与逃生,都绝非福音,因为风投已很大程度肩负着中国新经济输血,资源调配的核心渠道之一。
中国的新经济,不是靠泡沫堆出来的。当投资者一门心思的往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扎堆时,别忘了,实体经济才是这些互联网经济的基础——离开制造业的互联网经济只是空中楼阁。80、90后创业者的成功,是站在60、70后创业者的肩膀上的。
而这些60后、70后创业者往往都是在制造业等实业经济创业的,他们的成功都是用时间、用汗水浇灌的,他们是中国制造的真正功臣。要是没有任正非的华为,没有董小姐的格力,没有张瑞敏的海尔,现在还有我们自豪的中国制造吗?
中国的创投圈,早已是"病人投病人"的行业。
也许哪天,当它真的回归商业、技术、产品、用户体验的本质,不以年龄论成败、不以2C、2B划分界限,不以击鼓传花为手段时,那才是中国创业的黄金时代!
我们都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脚步。这是病,得治!
【作者简介】
单车 | 格隆汇·专栏作者
TMT研究员一枚,专注挖掘成长股
【精华推荐】
摩拜和ofo:谁在谁前面死去?
风投疯狂砸向共享单车的,是前(钱)途,还是一条不归路?
业绩很好,股价暴跌,唯品会(VIPS),你怎么了?
- 胃肠病为何总与秋天有“不解之缘”?
- 为什么老人家常说“春捂秋冻”?
- 养心安神 莲子莲心入膳
- 这种菜叶子是肝脏的解毒王! 农村里常炒凉拌, 一上桌就抢光
- 迎省运,他们这样做~
- 早晨,该不该空腹喝水?
- 冒昧问一下,您的身体内有“瘀”吗?
- 健身失效的九宗罪
- 防御强台风“山竹” 电网全力保障对澳门供电
- 肖思佳:致力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