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阿加汗·赛买提

新疆哈密回城乡沙枣井村,晨光静谧。农家小院里绣花机嗒嗒作响,随着两手翻飞,飞针走线,“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的图景逐渐在绣布上显现。65岁的阿加汗·赛买提慢悠悠地守着指尖的绣活,一生未变。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阿加汗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哈密市回城乡的一位农民,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当地有名的农民画家和剪纸艺术家,更是名扬当地的民族手工艺刺绣能手。

刺绣世家的传承 一针一线皆匠心

在阿加汗眼里,刺绣是美好的代名词。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生活中,奶茶壶上套有“福”字绣品、茶杯垫上绣有“寿”字,靠枕上开着艳丽的牡丹……记忆里,从7岁开始和母亲学习刺绣,刺绣给予她的,是与小伙伴们坐在树荫下一针一线练习,享受着凉风习习的惬意,是待嫁时、孩子降生、自己创业时……渗透在人生每个重要节点上不可或缺的惊喜和慰藉。

“学刺绣要耐得住寂寞,能吃苦,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妈妈的手艺是从姥姥那儿传承下来的,她们会绣的图案我都保留下来了。”阿加汗笑着说,眼神里是幸福从容,一如她的那些绣品,朴素生动,简约精致。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保存和创制的刺绣图案有300多种,多是花草及表现吉祥寓意的图案,植物花卉刺绣图案多见牡丹、石榴、葡萄、桃等;文字刺绣图案有万、寿、福、喜;几何纹刺绣图案有直线、锯齿、万字、如意等等。

刺绣针法也多种多样,不同的技法与针法相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构图风格,一件出色的绣品集若干技法、针法于一体。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做一顶花帽要绣4到5天,一天绣7至8小时,用不少于12种颜色的绣线,我最喜欢绣的就是牡丹。”阿加汗如数家珍的说,看斑斓丝线在指尖翻飞,是她最享受的时刻。

指尖练就“针功夫” 手艺传承后继有人

翻看阿加汗的简历,“老师”这一身份贯穿始终。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从1992年担任回城乡举办的农民妇女刺绣学习班指导老师,到1994年在残疾妇女手工艺品厂培养了数十名妇女,再到2004年担任地区妇联和市妇联在花园乡、回城乡、二堡镇等地举办的民族妇女手工艺学习班指导老师

在几十年的刺绣生涯中,阿加汗呕心沥血培养了1800多名刺绣爱好者,其中已有60多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阿加汗在2006年还购置了专业刺绣设备,开办起家庭式民族刺绣加工厂,给下岗职工、残疾妇女提供工作,将他们培养成刺绣能手。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阿加汗的两个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开始就跟着她学刺绣,17岁的外孙女古扎丽努尔·斯坎旦,也抱定了要当一名服装设计师的志向。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买合木提则是家庭创办加工厂的总经理,一家人靠着 “针功夫”,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阿加汗准备把维吾尔族民间刺绣传给各民族人民,探索本地区优势保护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基本实现非遗的整理、保护、传承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和法制化发展。

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

阿加汗家传承六代的花帽

阿加汗说:“我作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就要一心一意把这门手艺做好做精,让更多人通过刺绣这门手艺过上好日子,也只有这样,这门手艺才能传承下去。”

来源:哈密发布 内容据天山网 记者朱凯莉 来劳道的很!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咱哈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