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历史沧桑话永宁

 作者 刘寿真

        公元577年,北周灭了北齐,继而梦想再夺回被南陈江北道大都督周炅所收复的长江北地名城寻阳县,以建立雄踞长江以北的大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死于伐陈途中,长子宇文赟继位,子承父业,大兵征战。

        次年,即公元579年,宇文赟传位太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纪元“大象”,因此公元579年,也即“大象元年”。是年,宇文阐继续用兵,北周完成了对寻阳县长江以北地区的占领,实现了长江以北的一统大业。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公元579年下年,征战疲倦的宇文阐,囿于长江天堑,无力南进,但又担心江南的南陈反攻,于是想在寻阳县江北的地界上建立北周自己的政权,以作屏障。因此就将寻阳县江北的地域,加上从浔阳郡黄梅县划过来的大河、从西阳郡蕲春县划过来的蕲州(当时叫齐州)等地,建县“永宁”。取县名为“永宁”,之意在于以祈北周的天下永远安宁,抵御长江南面南陈的再次反攻。

        这一立县,虽然没有达到北周皇帝梦想北周王朝永远安宁的期望,公元581年在宇文阐改元“大定”不久,北周王朝就被杨坚所灭,但它确立的县域,历史相传,基本稳定。隋代,北周的永宁县成为了隋朝的永宁县,以后唐朝建立,又成为了唐中期前的永宁县,直至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仍以该域改县名为“广济县”,及至公元1987年仍以这时确立的县域为主,成立武穴市,已历时1408年。

        翻阅历史资料,从永宁县到广济县163年间,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永宁县经历了南北朝、隋、唐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宇文阐、杨坚、杨广、杨侑、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武则天、李隆基等11个皇帝的更替。经历了几十场战争,但由于治域相对比较稳定,永宁县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立县之前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杰出人物,对推进当时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贡献,乃至对后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第一任县令司马申及其子司马道信。根据现存于原永宁县治今武穴市梅川镇的文物古迹及史料来看,司马申籍隶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文人出身,少年聪慧,博学鸿辞,善政亲民。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般都是武人治政,而在战乱出了名的古寻阳,挑选外籍文人司马申来首任治理,以求达到“永宁”,可见这个永宁首任县令的才能。他上任后建章建制,自身廉洁,勤政担当,永宁县很快出现了新的气象。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司马申的德行泽及了后代,生出了一个很优秀的儿子司马道信。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司马道信出生在县治,古老的县衙内至今还留下有他幼儿时汲井水洗浴的“浴佛井”。道信少年时就受其父影响,勤奋好学,钻研佛学哲理,探讨人生真谛,且慈悲之心独俱,对佛经尤情有独钟。6岁入寺伴读,13岁赴安徽潜山向三祖僧璨师求法,悟得解脱法门。公元605年,在江西吉州祥符寺剃度受戒,606年获三祖真传,得承禅宗衣钵,成就了中国禅宗四祖。他推行了“农禅并重”的佛教改革,改变了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乞食游方的习俗;他与弟子五祖弘忍创立了东山法门,奠定了六祖慧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中国佛教学说的基础。这一系列的佛教中国化的改革,使佛教艰涩的教典,变成了人们可懂可学的直白学说,便利了四方受众的修持和教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也使禅宗成为了佛教最大的一个教派,或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代表,流传到了海内外,道信功不可没。在永宁,全国各地知识分子慕其名云集而来。当时寺院是主要教化场所,也是各种思想交汇之地,因此永宁县境内寺庙多达300余座。

        道信还精通佛医,济世利民,他与群众一道用草药抵抗了多次瘟疫。他并且擅长食疗,从营养保健入手提高抗病能力。流传至今的许多永宁营养素食,如佛手山药、鸡爪豆泡、素蓑衣丸、芥菜粑、豆皮卷煎等,仍是鄂东坊间调养身体营养名膳,都来源于大师的首创。近年来又被营养专家挖掘,搬上了各大宾馆的餐桌招待贵宾。对于禅医并举、医心医病、匡世济民的道信,他在公元651年大河正觉寺圆寂后,被唐朝皇帝代宗追谥为“大医禅师”,尊为国家级人物。

        当代,中国十大高僧、前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生前瞻仰大师诞生地永宁县衙遗址时,曾题词说:“中国禅宗源道信”,体现了中国佛教界的共识。梅川镇群众捐资修建“四祖禅寺”,体现了武穴市对这位永宁时期乡贤的尊崇。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永宁县时期,在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也开了县政之先河。在第二任县令徐斐任期内,设立了南朝宋国文学家、诗人鲍照“参军读书台”纪念地。鲍参军在斯地的活动虽然早于永宁立县100多年,但人们对于文化的景仰是没有时期界限的。参军的才华和文学地位、参军在永宁立县前的境内诗作,于永宁的当政者和人民的眼中看来,都视为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对于设立“鲍照读书台”这一业绩有诗赞颂:“明远才气此处寻,虎啸山林涌诗情。若无芳台凭祭吊,后人费解鲍参军。”“明远”,为鲍照的字号;“参军”,鲍照的官职。

        永宁县时期县域版图,基本上是东到大河,西至蕲春,北为匡山,南滨长江。北周重兵把守从小池到齐州的江防,坚船利箭,夙夜不怠,形成了与江南顽强对峙的局面。县治与小池、齐州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是军事上重要的战略布局。所以永宁立县,是北周皇帝的战略大计。

        永宁县时期的居民和人口,从历史资料上看,现武穴市大姓居民都不是永宁立县前主要居民,对于当时的居民和人口在姓氏上,民间流行有一说法:“先有黎、骆、简,继来万、苏、罗,六姓老百姓,立县数佢多。”(“佢”,武穴方言,读音“he”,意思是“他们”)。这六姓居民在现在都还不是大姓,可见这大面积的永宁县,北周王朝无疑是动员了不少移民来永宁的,不然,江防要人守,官、兵吃粮的田要人种,不移民解决不了问题。县令都带头把自己的家属带到永宁来,如武穴徐氏就是第二任县令徐斐的后裔(见《永宁徐氏宗谱》)。所以,武穴市这块热土在永宁时期,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居民共同生活家园。也因由此衍生出的武穴方言的“南北融合、东西渗透”这一现象,在全国都很特殊。

        “永宁”县是在武穴市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时期。长河漫漫,历史悠悠,沧桑巨变,人们并没有忘记它。建国前,设有永宁小学、永宁中学,以兹记念。武穴立市后,设有永宁大道、永宁医院、永宁商场,以铭记历史。

武穴的前身是广济,广济之前我们叫什么

▍图文来源:广济文化

▍图文编辑:全儿桑(新闻线索:wwuxue@qq.com)

▍微武穴业务合作电话:1340999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