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小编嘚啵嘚:《"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健康摘要: 经济日报:解读经济,服务生活~


正文开始:

◎来源 |  反做空研究中心整理自:阿尔法工厂(Alpha_factory)、舆情观察(EnergyPublicOpinion)

今年缺气缺到什么程度?缺到连北京说话底气都没那么足了。

今年10月底,北京没有像往年一样提前半个月开气象会商会,决定要不要提前供暖;或者说,几个有关的部门就把会开了,没有给媒体透露半点消息。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能不能提前给暖气,燃气够不够才是最关键的。

早年间北京的气象会商,主要就是供热办和气象局的对接,冷了就早点烧,不冷就晚点,但近几年,燃气办和中石油才是会议真正的主角。

无他,北京煤改气的步子太大了,北京供暖需要的燃气量,根本不是用钱能买得到的。

北京需要的燃气量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去年北京的供暖面积是8.1亿平方米,其中88%用燃气供暖,整个采暖季(11.15-次年3.15)烧了大约120亿方燃气;今年北京的供暖面积是8.4亿立方米,燃气采暖的面积达到了令人咂舌的97%。

因此今年供热办在对外通报的时候,已经很谨慎的拿掉整个供暖季预计消耗的燃气数量这一项了。

虽然可能有节能改造、技术进步之类带来的效率提高,但想也明白,燃气支撑的供暖面积多了超过一亿平方米,用气量肯定又是飙涨一大截。

也就是说,今年的供暖季,北京每天仅仅在采暖这一项上,就要烧掉超过一亿立方米的燃气。

每天一亿立方米有多夸张,举两个例子: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全年,全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的天然气也只有5.3亿立方米,只是这个数字的5倍左右。

北京仅仅每年取暖这一项,消耗的天然气大概是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二十分之一,粗略算一下,采暖季期间,北京消耗的燃气量可能要在全国的十分之一这个数量级。

再看看搞来这些天然气有多难——中俄两国元首磋商了那么多次,天然气行业的惊天大合同,中俄天然气管线,大概是什么输气能力呢?

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合同总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个还没开始执行的天然气大单,被寄予众望的中俄天然气管道,达到巅峰期的时候,每天送来的气也将勉勉强强够北京自己烧暖气的……

再看看中国人自己搞的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中靖联络线成功投产:

线路总长376.58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输量30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2兆帕。

设计输气量一天还不到一亿方,更别提现在运行压力才9兆帕,反正整个西气东输的任何一条单独的线路,都肯定是应付不了北京采暖季的需求的。

好了,现在你们明白今年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气荒了吧?

毫不夸张的说,北京的用气量就是一个史诗级boss,中石油使了吃奶的劲,对付北京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自然没心情管话语权已经失落了几十年的环京津了。

然而,这样一位史诗级boss又是从哪被请出来的呢?

都说中国人的信仰是历史,但其实中国人在往同一个坑里栽跟头这件事上,从来就不带含糊的。今年的气荒和当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一样,一言以蔽之,就是四个字,“自我加压”。

直到今天,北京各区县政府的负责人都会非常自然的把“自我加压”四个字放在新闻通稿的小标题里。市级让拆10万平米违建,区里自我加压,拆15万,街道再加一轮,最后把数字汇总上去,比计划翻一番都算少的。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猜出来今年冬天中国发了什么——北京层层自我加压导致燃气需求量远高于上一个采暖季(不光是采暖大跃进,今年北京还神乎其技的把所有燃煤电厂全关掉了,现在本地发电也几乎都是燃气撑着),河北也在自我加压,不仅学着北京煤改气,还破别人的釜沉别人的舟把烧煤取暖的路子堵死了。

当然,我相信中石油也给自己加了不少的担子,但毕竟外国土豪们手里的天然气不像是自如的房客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学一百年XX精神,到最后能搞来的天然气也就是那么些。

到了最后,北京可以让中石油不惜一切代价保供应,河北呢?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认为:

天然气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域性严重,比如缅甸的管道主要就是用于西南地区的炼化工程,跟华北没关系。就算俄罗斯中亚愿意卖给你这些缺口,没有足够的管道通往华北各地也是枉然。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时效性严重,天然气储藏成本高,长期储藏能力很小,我国目前的储气量只相当于年消费量的2%,只能用于调峰,而难以做到大规模的夏天进口储存、冬天拿出来使用。

于是,当出现季节性或者局部性天然气短缺时,就只能大量从海上用船拉LNG,或者用火车、汽车跨地域运输LNG,这就造成了近期LNG价格的飙升。

10月LNG进口同比暴增近一倍,创历来第二高纪录

天然气价格创历史新高 南气北运难解燃眉之急

总的来说,燃煤取暖,特别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燃烧低标准散煤,是造成冬季雾霾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煤改气、煤改电是解决北方空气污染问题的一条必然路径。将4亿吨城乡冬季取暖煤炭消耗全换成天然气,就相当于把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翻番。

全年消费量翻番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即使翻番后,中国也只有美国年天然气消费量的一半,对地球的天然气资源不算太大的压力。

但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天然气在运输上的局限性和冬季取暖的季节性,要在短时间内,不要说全改气,就是只改10%,根据上面的计算,对天然气的供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从根本上,这不是一个多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是KPI导向所带来的“大公司”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管道、存储站、接气站、气源都搞妥当了,再推终端用户用气。

从“煤改气政策”看如何用满意度测评公共治理政策?

近期“北方供暖危机及煤改气政策”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与热议。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2017年11月15日,北方进入新一轮供暖季。

11月28日零时,河北省天然气供应启动Ⅱ级橙色预警,即严重紧张状态预警,这意味着河北全省的天然气供需缺口达10%到20%,并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除河北外,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都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现象。

煤改气政策是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惠及民生、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然而今年入冬以来,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加快推进“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量短时间内激增,市场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在散煤及各种烧煤工具被取缔后,天然气管道铺设及相关燃气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却未能同步跟进,导致近日北方多地遭遇供暖危机,而围绕煤改气,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煤改气的争议也明显多了起来。

根据沃德社会气象台的监测数据,近一个月网上关于“煤改气”“煤改电”的相关信息共73548条,平均每天超过2450条。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相关数据统计

同时,从态势图上可以看出,进入供暖季后,舆论对煤改气的关注度曲线呈波浪式上升,并于12月5日达到区间最高峰,当天热度高达7632条,相当于日均热度的三倍多。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整体态势关注分析

从后台监测到的相关数据来看,此次关注高峰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消息影响:1.河北多地农村小学,因供暖改造工程尚未完工,学生在寒冬只能到户外取暖,甚至部分学生被冻伤;2.环保部下发特急函通知:煤改气未完成地区可继续烧煤取暖。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从各平台数据占比来看,微博是主要的发声渠道,占比高达54%,可见普通网民对该项政策的讨论热情和参与度之高;客户端和网页的数据占比紧随其后,主要以媒体报道为主。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微博论坛等境内社交媒体中关于煤改气的讨论大部分为负面评价,总体满意度仅为35.87%。12月5日关注态势最高的时候满意度更是只有16.03%。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实时满意度

煤改气的大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为什么会这样?

援引人民网刘志华的话说:

“政府决策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但这种根本利益如何更好体现,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如何调和,目的与手段的正义如何兼顾,短期效应与长期目标如何平衡,其实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时刻考验着决策的智慧和精细度。

在不同位阶的价值目标进行排序的过程中,公共舆论参与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政府对信息的获取不一定及时全面,政府的价值考量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周全,舆论的众声喧哗起到补充提示作用。

在公共讨论的基础上,政府决策可以做适当调整,可能是纠偏或优化。这种互动,也许并不都是和风细雨的,但有利于降低政策施行的隐性成本。”

传统公共服务政策决策主要是自上而下,因此公共服务和产品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公共服务过程不太透明、信息不对称,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在公共服务供需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花钱出力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面对公共舆论的审视和评判,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构建引入第三方大数据舆情监测平台,建立完善公众舆情满意度实时测评信息系统。从而使得施政的方式从漫灌式施政到精准施政、施政的评价从官僚为中心转向人民为中心、施政的舆论回馈从单一信息渠道到多元信息渠道。

更有助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正在实施的公共项目缺陷,增强公共服务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舆论爆点,实时客观的引导舆论走向;有助于及时扼制有组织的恶意炒作,改变“净化网络传递正能量,从而加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使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治理更加开放、谦抑与审慎。

很多读者还没养成

阅读后点赞

的习惯,如果觉得智谷做得不错,记得

点个赞

表示鼓励哦。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

"气荒"真相:今年冬天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