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上演《活着》:不求收益最高、只求负债稳定、流动性为王!

冬天来了

史上最严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政策来了!新设置的流动性匹配比率直指同业业务,3个月以内的同业负债系数为0,同业投资无论期限长短系数均为100%;负债期限越短系数越低,一般存款依次优于同业存单、拆借回购、同业存款;贷款依次优于同业存款及同业存单投资、拆借回购、同业投资;各类债券投资均无系数要求。意图很明显,不鼓励同业短期杠杆,不鼓励非标投资,鼓励存贷款及债券投资。监管新政下,原先最具活力的同业错配、非标化经营模式,基本走到了尽头,迅速做大一般存款、压降非标方为正道!达标时间短、压力大,此可谓当前商业银行最大的利空

金融业上演《活着》:不求收益最高、只求负债稳定、流动性为王!


作者

中金固收研究:陈健恒、唐小薇、但堂华

原文标题:流动性为王--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性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银监会周三晚间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在现有流动性比例(LR)和流动性覆盖率(LCR)为主要监管指标后,本次征求意见稿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HQLAAR)、流动性匹配率(LMR)。资产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LCR、NSFR、LR和LMR的最低监管标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HQLAAR、LR和LMR的最低监管标准。中金固收研究团队的陈健恒、小薇、但堂华团队的结论先奉上:

总体来看,三项新增的指标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业务以及规避监管行为的抑制,更多鼓励银行回归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即资产方对应贷款和债券,负债方对应存款。

考虑HQLAAR在18年底按照100%考核,对中小银行在18年的流动性有一定的压力,会阶段性加大中长期限同业负债的需求,类似于LCR的影响,因此,可能某种程度会导致同业存单利率难以下降,为了买指标,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征求意见稿整体来看,并不鼓励同业业务过多的期限错配。而部分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LMR上有一定的考核压力,降低同业资产,提高传统的信贷、债券业务占比有助于达标。

无论是银监会三三四文件、资管新规还是最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际上都是倒逼银行回归最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支持实体经济,避免套利和空转,不忘初心。

但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的运转,也需要符合上述各项的流动性指标。但更本质而言,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需要两率的支撑,即超储率和资本充足率。目前银行体系的超储率处于偏低水平,而资本充足率也开始受到约束,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的扩张也会受到约束,广义流动性的扩张仍会受到制约,进入慢增长的新时代。

回归传统业务,意味着银行明年对存款的争夺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存款是根基,有助于黏住存款的资产(比如贷款)会成为银行优先考虑的资产,而债券的需求可能仍会受制于债券不易派生本行存款的弱点所制约。

因此,无论是对银行还是非银机构而言,明年的决胜之道,不是看谁的资产配置收益高,而是看谁的负债更稳定,流动性管理更加到位。

五个指标的适用范围、计算方式、考核标准的异同具体参见如下对比表格。

金融业上演《活着》:不求收益最高、只求负债稳定、流动性为王!

中金陈健恒、小薇、但堂华团队就此次新指标考核的重要性、考核压力及影响,简要梳理如下:

  • HQLAAR因适用于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小型银行,从适用范围对LCR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从计算方法来看,可以看作为简易版的LCR。在对2000亿以上和以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的考核差异上:

  • 分子方面:LCR将二级资产根据评级进一步划分2A、2B,而HQLAAR统一将其简化为二级资产对应2A资产,且统一适用85%的折算率。此外,HQLAAR对中低评级资产的比例限制较LCR下降,但A+级以下的信用债未被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小银行一般也不能投资如此低评级的债券)。

    现金流出方面:简化了原有按照交易对手和抵押资产类型区分折算率的方法,对质押式回购统一适用5%的折算率;相比于LCR,用地方债和信用债质押融资更为宽松,但用一级资产(国债、政金债)质押更为严格。

    现金流入方面:与LCR指标规定相差不大,贷款适用50%折算率,同业业务(结算业务、买断式回购除外)统一适用100%折算率。

    整体来看,HQLAAR的考核旨在提高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提高利率债持有、提高稳定负债的占比或降低不稳定的同业负债等,均有助于提高该指标。而对比大中型银行的LCR,对于小银行的HQLAAR考核在计算标准上,并未明显放松,在地方债、信用债的折算率上小幅放宽,但预计在实际执行严格程度上与大中型银行会有差异。此外银监可能会为小银行简化计算分类。

  • 流动性匹配率LMR=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该比率越大越好,100%以上达标。从我们结合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部分同业业务较多的股份制银行在此项面临一定的考核压力。结合其对于分子分母的范围、折算率来看,有如下影响:

  • 资金来源端:给存款高权重,且期限越长折算率越高(这些流动性考核指标都鼓励加大稳定的长期限负债);而给同业负债低权重(3-12个月,30%-50%的折算率;三个月以内的,0%),考虑实际中同业负债一般期限偏短,意味着并不鼓励过多的同业负债;且结合对于其他资产的规定来看,并不鼓励同业加杠杆、以短滚长的做法,而是更多要求同业负债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

    资金运用端:一年以内的同业类资产折算率低于100%,但一年以上的100%,意味着不鼓励同业过分的期限错配;且其他投资(债券、股票投资除外,实际以资管计划、资金信托计划、同业理财、委外、购买基金等为主)均100%权重。而债券在此并未提及(或相当于0%,即投资债券并不计入分母因此不会降低LMR),意味着相比于广义同业业务,更加肯定信贷类业务和债券投资;且自己买债不影响LMR,而委外或购买基金会降低LMR。

    项目

    折算率(按剩余期限)

    <3个月

    3-12个月

    ≥1年

    加权资金来源



    1.各项存款

    70%

    70%

    100%

    2.同业存款

    0%

    30%

    100%

    3.同业拆入及卖出回购

    0%

    40%

    100%

    4.发行债券及发行同业存单

    0%

    50%

    100%

    加权资金运用



    1.各项贷款

    30%

    50%

    80%

    2.存放同业及投资同业存单

    40%

    60%

    100%

    3.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

    50%

    70%

    100%

    4.其他投资

    100%

    5.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视情形确定的项目

    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视情形确定

    (注:加权资金来源包括各项存款、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卖出回购、发行债券及发行同业存单等项目。加权资金运用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投资同业存单、其他投资等项目。)

  •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NSFR是金融危机后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巴塞尔委员会对该指标的要求为2018年1月1日达到100%。我国此前对此未有要求,目前规定适用于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与LCR一致),考核标准为100%,该指标主要引导银行减少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类表内外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 总体来看,三项指标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业务以及规避监管行为的抑制,更多鼓励银行回归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即资产方对应贷款和债券,负债方对应存款。考虑HQLAAR在18年底按照100%考核,对中小银行在18年的流动性有一定的压力,会阶段性加大中长期限同业负债的需求,类似于LCR的影响。这可能某种程度会导致同业存单利率难以下降,为了买指标,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征求意见稿整体来看,并不鼓励同业业务过多的期限错配。而部分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LMR上有一定的考核压力,降低同业资产,提高传统的信贷、债券业务占比有助于达标。

    无论是银监会三三四文件、资管新规还是最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际上都是倒逼银行回归最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支持实体经济,避免套利和空转,不忘初心。

    但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的运转,也需要符合上述各项的流动性指标。但更本质而言,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需要两率的支撑,即超储率和资本充足率。目前银行体系的超储率处于偏低水平,而资本充足率也开始受到约束,传统的存贷款和债券业务的扩张也会受到约束,广义流动性的扩张仍会受到制约,进度慢增长的新时代。

    回归传统业务,意味着银行明年对存款的争夺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存款是根基,有助于黏住存款的资产(比如贷款)会成为银行优先考虑的资产,而债券的需求可能仍会受制于债券不易派生本行存款的弱点所制约。

    因此,无论是对银行还是非银机构而言,明年的决胜之道,不是看谁的资产配置收益高,而是看谁的负债更稳定,流动性管理更加到位。(完)

    金融业上演《活着》:不求收益最高、只求负债稳定、流动性为王!

    金融业上演《活着》:不求收益最高、只求负债稳定、流动性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