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法律论坛沪上举行 律师解析最新政策法规动态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2017中国法律论坛沪上举行 律师解析最新政策法规动态》。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12月6日报道:一年来,国内外的投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带一路”给中外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有怎样的风险需要防范?一年来,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等方面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该如何解读?今天下午,2017中国法律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的代表律师们结合热门的案例以及自身执业经验和与会嘉宾们分享了业界的最新动态。





上海自贸区首个中外律所联营办公室深入合作





贝克·麦坚时和北京奋迅律师事务所在自贸区内的联营办公室是首家获上海司法局核准的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至今该联营办公室已经运营三年,贝克·麦坚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大年介绍了该联营办公室的最新运营情况。





据张大年介绍,截至今年9月,双方已向联营办公室派驻律师20名,为相关企业提供国际和中国的相关法律咨询,两家律所在业务上互通有无,既努力提高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又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合作,希望把双方的业务优势发挥地更好。





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联营双方的合作项目和事项已达300多个,涉及知识产权、企业兼并收购、反垄断等方面。在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在市场推进、品牌塑造、人员培训、经验分享等方面都有合作。





“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和领域的规模,为更多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张大年说。





中外投资政策变化现场解读知识产权保护有突破





一年来,国内外的投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带一路”给中外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有怎样的风险需要防范?律师结合国内法律法规的修订、出台,分享了各自的解读。





“这一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的交易完成风险明显增加,外国企业对中国公司能够顺利、及时完成交易有很多顾虑,这对我们谈判带来不利。”合伙人吴昊律师分析了国内相关政策的变动。他表示,对于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监管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娱乐业等领域的不理性投资,“但从政府的政策来看,对于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还是十分鼓励的。”





施淼律师则更关注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变化。她从十几年来政策环境的变化分析了外资在中国发生的变化。从产业结构上看,外商在国内的投资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低成本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领域过渡;从地域上来看,外商投资从最初的集中在沿海开始向中西部辐射;从投资载体上看,经历了从合资企业到独资企业又重回合资的状况;而在绿地投资上,纯生产型企业比较少。跨国企业把越来越多地把研发中心、总部转移到中国,除了看重中国的市场,同时以中国为中心辐射亚太,甚至“一带一路”国家,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魏永强律师认为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法院判赔金额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专利法的修改为例,他举例说,目前赔偿的最高金额是100万,而新的条款则将赔偿金额提高到500万,同时1-3倍惩罚性赔偿规定的设立更是大突破。“近年来,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案子越来越多,一方面是赔偿金额的激励,另一方面说明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在增强。”





阮振宇律师的解读主要围绕电子商务立法发展展开。他表示,电子商务法中增强电商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而电子商务立法具有一定前瞻性。“中国电商发展业务有自己的路径,既能解决问题,又为后续发展留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