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管理:另一种思考

心智管理:另一种思考

投资中的心智管理极其重要,但理解其本身并不容易,有两不易:首先,认识到心智管理很重要不容易;其次,找到管理方法不容易。一般的心智管理都是强调技术性的管理,尽量让内心副作用力减少,而我们的心智管理强调从本质分析开始,找到自如管理心智的方法。此为开篇!

 

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投资也好工作也罢,首先要有一个粗大的认识,有一个信解,确认,知道对或不对,那么见解才可能上去。粗大的东西都不认识,怎去认识细微?就像你特别讨厌自己的工作,觉得这工作差,这个大的意识存在了,就不会去细微的地方努力,和工作相关的一切都会让你觉得没意思,更不可能去用它产生太多能力,那谈下一步就非常困难。

 

都说人生本苦,但粗大的苦是哪些,这个要懂,生老病死是不是?是!生是怎样的苦,你知道吗?你不知道,为何不知道?不观察嘛!你知道母亲的苦,但不知道婴儿出生也很苦,哪些苦?苦相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出生时挤压的痛苦,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痛苦,皮肤接触空气时如针扎,不会讲话只有哇哇大哭,哭什么?太疼了……还有些没生下来就死了,胎儿也有苦乐感受,他痛不痛苦,非常痛苦。

 

这些就是观察,不观察总觉得这日子一天天快活着。有一天病了或出了什么问题,不知所措,哭天喊地。过去从来没有观察,也就没有所谓真的见解,全是口头禅,什么开心就好,一切都是浮云,嘴巴上很利索,到了实际生活中根本没那么潇洒

 

怨恨是不是苦?嫉妒是不是苦?离别是不是苦?冤家相见是不是苦?你去仔细观察,会发现苦的东西太多,但不观察的时候好像都和我们没关系,所以没感觉,以为这些东西离你很远,也不会研究去苦的方案。最后我们就是一混混,混完这一生发现完蛋了,好多事情还不清楚。因为看不到这些,所以对痛苦特别排斥,对快乐的表象疯狂追逐。假如知道苦乐相伴相生的道理,知道终极的苦无可逃避时,你就会由粗到细,去寻找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

 

观察从粗处起看,看大概的框架,看这个框架讲得是不是合理,合理后再逐步深入,到达细微处就可以看到粗细的关联。投资难不难做,当然难做,最难的是什么?就是得有一个框架结构,之后才会有一个基本判断。就像我们最初的观察一样,哦,原来这才是对的方向,然后才能细起来。

 

我们的心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从一些小的很贴近自己的事情上,然后慢慢的延展,像冰山消融一样,一点点开始然后逐渐汇集成汪洋大海。如果很小的事情不去做,不去思维,那么这个框架也是虚头巴脑,更细微的研讨也谈不上,两个嘴巴都讲不到一块去。你说东,我说西,没有默契,也没有共鸣。这时候,即使来学习的愿心都发不起来,为什么?感觉没什么利益,好像外面也这样,里面也这样,看不到本质的不同。

 

做投资虽然需要着眼于大处,但更要从小处着手,这是紧密联系的,虽然见解很高,仍愿意从小事做起。开始就是一坚冰,如果连一滴水都不肯滴下的话,那么汪洋大海般的事业怎么可能成就呢?这时我们的心胸也开阔不了,心胸开阔不了,那视野在哪呢?没有,统统没有!这里不一定是讲投资,在哪都合适。

 

知道了基本方向后,就要知道,只要这样,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果,这个愿要坚定,坚定是什么表现?就是无论好坏,都不会轻易放弃,多小的事情,都坚持把它做好。愿望与行为相互配合,形成不断累加的势头,这势头一到位,就突破了,你的见解就高人一筹。所以为何要积累案例,和六个包子的故事一样,吃了5个包子都没饱,到第6个饱了,这就是案例的作用。分析一个觉得别扭,第二个觉得不清楚,第三个有点眉目,第四个感觉还没找到窍门,但看多了,仔细的看多了,那些套路像高山流水一样,自然往下奔涌,最终是不是汇集成了汪洋大海?

 

为何这么多厉害人物讲了这么多打动我心的话,但这些体验不能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呢?因为那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没有观察,没有思维,没有融入自心的过程,怎么融入自心?反反复复看这个狡猾的心,找办法对治不好的念头,今天它想勤奋,明天马上就想懈怠,但我天天看着它,它其实就不会那么躁动,也是可以驯服的。

心智管理:另一种思考


心智管理:另一种思考

我们在寂静中奔跑

不为刹那的光辉

只为平静的灵魂

心智管理:另一种思考

扫描二维码加入

无忧树协作组

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