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2007年1月,乔布斯展示第一部iPhone。这对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图/mydrivers

文/詹腾宇

每一种在手机脸上做的尝试,都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期待。

手机上这块国人每天平均盯三小时以上、满载各种生活元素的屏幕,曾经并不重要。

Extreme Networks首席营销官瓦拉·阿福沙尔(Vala Afshar)在其社交软件上晒出一张题为“Mobile phone evolution”的信息图,简明地勾勒了手机外形发展史。其中最容易感知的变化,除了手机的尺寸,就是液晶屏幕的形态:由小变大,由单色变成彩色;由考虑体积和耗电而做小,到排除万难尽量做大;由用于信息展示的辅助配件,变成各种生活的中心。

人们手持信号不佳的大哥大,无比骄傲地当街高喊——这是移动通信初级阶段的常态。在这个时期,屏幕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手机之父马丁·库珀拿着全球首款手机,几乎有鞋盒大小。图/mydrivers

用手机最常用的“屏占比”概念来解释这种发展更贴切: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高,这与手机在生活中的占比是同步的。乔布斯这等业界神祇,都没有预料到未来手机容纳的生活广度。

“3.5 英寸是手机的黄金尺寸,更大的屏幕愚蠢至极。”直到去世前,他都认为在这种尺寸下的视网膜屏已经够用,无须更大。他留下最后一代小屏经典——4英寸的iPhone5后逝世。一年之后,苹果公司iPhone6随即面市,最大屏幕宽达5.5英寸。

整个手机屏幕的尺寸就这么“愚蠢而快乐”地高速进化着,转眼发展到大且精致的“看脸”阶段。现在如果还用4.5寸以下的手机,反倒变成另一种落后了。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iPhone5成了乔布斯的商业绝唱,尽管现在iPhone已经出到了X ,每到苹果发布会,总有大批网友吐槽顺便怀念一把乔布斯,最后乖乖掏出钱包。图/kuqing

看脸?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不存在的。

如同当时各种尺寸过大的西装衬衫,虽不好看,但必须为了体面而穿。便携美观、丰富多元?这些在手提电话只用于通信的初级阶段,绝不是考虑的重点。

回到手机屏幕发展史的起点,那是当代年轻人很难想象的场景:1990―1995年前后,中年土豪们开始用以摩托罗拉为主的大哥大。这块社会气十足的板砖成为了先富群体的标配、油腻中年富商的代名词。大哥大以及早期功能机的那一小截屏幕,似乎是整部电话里最不重要的部分:信号、时间、logo,容纳不了基本资讯和通信之外的其他功能。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手机发展史,你都见证过哪一个“古董手机”?图/eefocus

如果把时间倒回1983年10月13日,把Ameritech公司高管鲍勃·巴内特手中那台重达2磅,发售价高达3995美元(相当于当前9100美元,约合人民币55758元)的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换成iPhoneX,会是什么情景?老爷子的第一观感应该是:“老天,这么大的屏幕——应该说整台机器全都是屏幕,一个实体键都没有,如何下手?这里边装的是什么啊?”

直到2008年,80岁的手机之父马丁·库珀依然在嫌弃iPhone的大屏幕。库珀老爷子的吐槽充满了功能机时代卫道士对智能机时代革命者的强烈不解:你看看,iPhone按键太小太密集,用户界面太复杂,手机功能太多!听起来更像一个普通老年人因无法适应科技发展而愤懑吐槽。

早期的使用者很难想象,这个在手机进化史中越来越显眼的“颜面”,装的是二十年后现代人的所有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时的科技水平确实也局限了人们的想象,只能在实用主义的诉求上打转。手机重达2斤?无妨,越大越显眼,越能流露粗横的财力。信号差?走在街头那一声声“喂喂喂,我听不清,你大点声儿”才是时代最强音。电池硕大,但满电通话只能撑半小时?这才显出时间之金贵。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港台警匪片中手持大哥大谈生意的大佬形象深入人心,那时的大哥大承载着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图/diyitui

各种“脸型”背后的探索,未来美与功能融合的终点在哪?

1995―2002年前后,直板/翻盖手机进化为内置天线,屏幕尺寸与功能则进步有限,才开始出现即时通信和便携娱乐的简陋雏形。2005年开始,手机屏幕尺寸和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起不断扩大,并不断尝试革新屏幕材质和技术。直到iPhone开始从电阻屏跨越到电容屏时代,达到理论上表现力的最大化。

“大”曾经是一种追求,但它也很容易就碰到了瓶颈。早在2011年,三星Galaxy Note系列最早把屏幕尺寸往上提升,在5英寸可称大屏的时代,通过三代产品的进化把尺寸提到了6.3英寸,尝试突破屏幕表现力的边界。

同时Note系列初代就附赠触控笔,强调分屏功能和高性能支撑。三星推大屏的目的非常明显:尝试推动手机向生产力工具方向进化,在移动互联生活里实现高效率的移动办公。但最终这被证明是失败的,大屏止于娱乐的趋势依然不变。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S Pen是Galaxy Note新加入的一项技术,除了拥有手写笔功能外,还有一个独特的按键,通过这个按键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图/weand

家电业老前辈、手机界小众品牌夏普今年推出了全面屏手机S2,但声量和销量远不及iPhone、小米和OV各家产品。但夏普确实是最早在手机脸上下狠功夫的厂商,在S2之前就做出了28款全面屏手机,无论是审美意识还是行动力都远远领先于业界——只是除了经常折腾数码产品的人,很多人连夏普手机的名号都未曾听过。

发售于2013年的夏普Aquos Crystal的颜值可谓超前而美好:方正造型和性冷淡风的银灰配色,简洁流畅的机身线条,既没有刘海也没有美人尖的全面屏,只留了一个下巴。在绝大多数厂商还在跟边框较劲时,夏普的设计走得非常激进。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夏普Aquos Crystal是全面屏的鼻祖机型,采用了三边超窄设计,虽说是2013年出的手机,但是其颜值放在今天依然是很不错的。图/colabug

但是在2013年还搭载骁龙400系列处理器、800万像素主摄像头这些滞后配置,让夏普Aquos Crystal难成主流。不成熟的骨传声技术更是让砍掉听筒的举措变得很不明智。在遍地骁龙800系的硬件堆料大战里,夏普只能成为小众——今年的新品S2也是如此,面子惊艳,里子虚空,定价策略直追OV,犹如脑袋空空徒有外表的女子,不足以激发广泛接近的欲望。

短短二十年间,手机连接了几乎一切生活场景。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屏幕像纸质书,而智能机时代的屏幕已经借着互联网东风和软硬件的高速进化,成了全媒体——它无处不在,它无所不能,它填充生活又扩充生活,它趋近于我们当下认知的极致,又被创造者们推往新的认知边缘。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1994年,从沈阳开往大连的列车上,卧铺车厢里打大哥大的旅客。图/视觉中国

作为一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手机,除了变大,还要变弯。

屏幕也曾经尝试过变弯,代表作有LG的整体弯(曲面屏)和三星的侧边弯(双曲面),但逐渐不敌全面屏设计。LG的Glex系列第一个利用OLED柔性屏特性做成整机弯曲,据称这可以完美贴合手掌和脸部的弧度,让打电话的听音体验更好。但话筒靠近嘴部、弯屏聚合声音的卖点实在不够硬,曲面屏也自LG始而到LG终了。这证明了,脸整得太怪异或者太激进,也是不行的。

手机脸的最新发展方向是折叠屏,中兴已经做出了形似两部安卓手机叠加效果的屏幕——这个主意乍一听有些浪费,实际上也是如此。无论如何,柔性异形屏终将是趋势,但在各种功能实现的掣肘之下,真正到消费者手上还需要时日。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OLED被广泛认为可取代LCD,成为智能手机未来的标准配置。据了解,OLED柔性显示屏是指一种曲面或可折叠的显示屏,最大特点是会主动发光。图/yesky

手机脸的内里和外表,背后都是技术与设计的博弈。2017年的SID显示屏大会上,三星展示出一块 9.1英寸的OLED原型显示器,可伸缩、弯曲甚至卷起来,是全球首款可伸缩OLED屏幕。这又是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当硬屏无法更大、屏占比已经接近百分之百的当下,要达到便携和宽阔两种要求。

2017年,全面屏概念火爆,干掉刘海和下巴、主打全面屏设计的手机扎堆出现,供应商也克服万难供货。因为这是手机屏幕新的业界共识和设计趋势:大不是目的,高屏占比才是。在手机内部堆料快要堆到头,高端机屏幕素质拉不开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屏幕这张脸的饱满靓丽、空前广阔,显得格外重要。这证明了,手机空有颜值也是不够的,即便你超越了时代的审美,并已经得到了不少认同。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英国艺术家kyle bean利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了一款以俄罗斯套娃为灵感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手机的发展历史。图/视觉中国

iPhone的Face ID解锁是一种新的与屏幕对话的方式。3万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投射在脸上,以此绘制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面谱”。红外镜头将数据搜集到A11处理器确认匹配度。这是一个搜集、分析和确认的严谨过程,日常使用场景里很像两个熟人打照面后会心一笑,强化了手机在生活中的荣辱感。这种面部解锁的方式,三星曾经尝试过,但它略有些跑偏了,只实现了眼部解锁。方案听来好玩,但实际解锁过程和成功率都显得太儿戏。

每一种在手机脸上做的尝试,都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期待,未来手机颜面的发展将会走向何处?一起在“剁手卖肾”的换机过程中慢慢体会吧。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503期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

手机颜面进化史:现代人除了 “吸猫”,还爱“吸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