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说一件关于焦虑的事情。

1.

白天上班,晚上还得陪娃写作业,众多家长都有一本“血泪陪读史”。

前段时间,一条爸爸陪娃写作业的吐槽戳中了父母们的痛点,成为一个引发家长共鸣的话题。

“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普通父母欲哭无泪,学霸父母笑到抽筋。)

想想我们小时候,4点多放学回家,吃点儿吃的,就开始写作业,身边也没家长盯着,写完作业找同学出去玩儿,到饭点儿了再回家吃饭,顶多老师让家长签字了,拿出作业让爸妈看一眼,其他的还真没像现在这么邪乎。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逐渐沦为陪读一族。

为了让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有些家长花费大量资金,买学区房让孩子跨区转学,甚至辞掉工作陪孩子读书,成为全职的陪读父母,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来“成就”孩子的未来。

“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这样的付出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如今的爸妈这么累,他们都在焦虑什么?

孩子只不过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担心以后中考、高考可怎么办?然后琢磨着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不就完了吗?于是上网搜索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方法,联系培训班,周末就开始补课。

甚至还有些父母,自打孩子生下来就开始焦虑。

先是焦虑孩子怎么还不会翻身,怎么还站不稳,然后是孩子说话晚,说不利落……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接踵而至。

2.

过去以为,物质生活更丰富时,人们的抱怨应该更少,安全感应该更强,可事实恰恰相反,现阶段的焦虑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

●房子限购了,我什么时候才买得起房?

●物价一直涨,工资始终不变,什么时候才能赚大钱?

●房贷车贷信用卡,哪天失业了怎么办?

●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

●股票又跌了,钱是不是要打水漂儿?

●奔30了也没个对象,这辈子是不是就要注孤生了?

……

我们的焦虑总结起来就是:明明每天都很努力,为什么生活却毫无改变?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原因无非是面对未知,产生了不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

而一旦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焦虑,钻了牛角尖,不仅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甚至会拖垮自己的精神状态。

不过心理学也认为,适度焦虑并不是坏事,它能让我们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敏感,推动我们去努力。

鲶鱼效应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但绝大部分沙丁鱼会在运输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奇怪的是,当渔民把一条鲶鱼倒入沙丁鱼槽时,大部分沙丁鱼都能活着回到渔港。

因为鲶鱼搅动沙丁鱼的生存环境,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焦虑起来,加速游动,从而解决了缺氧问题。

当我们担心失业还不起房贷车贷时,你会更加专注于自我能力的提高;担心因病致贫,你会研究各家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为自己转移风险;担心股票跌了,可能会激发你学习投资的动力。

所以,适当的焦虑会让我们保持警觉性,逼着我们去唤醒潜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

3.

但追踪焦虑的来源,跟“钱”有关。

别说什么“有钱也治不好你的焦虑和恐慌”,有钱,起码病能好一多半。

如果说世界上90%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的话,那么剩下用钱解决不了的10%的事情,要么这辈子我们也遇不到,要么遇到了,也还是因为钱不够而搞不定。

所有一切都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你说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比如感情。可是你都没钱了,赚钱不应该是头等大事吗?忙着赚钱,哪儿还有富余的时间,没有时间怎么培养感情,没感情还谈何感情。

所以要想少点儿焦虑,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

然后,焦虑还跟各种“比较”有关。

总拿自己跟某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做比较,结果肯定是处处不如人的。

有个富豪说,先定一个小目标,赚一个亿吧!然后大家纷纷把这一个亿作为衡量标准去跟自己的财富作比较,赚9000万的看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更何况你这一年赚9万块钱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常情。但如果总是给自己或者孩子制定超出能力范围的标准,不切实际不说,只会让人更辛苦。

有些客观的社会现状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避不开,那就主动适应环境。

我们的能力和期许往往也是不匹配的,如果怎么努力也够不到的话,那就学会承认和接纳它,然后顺其自然。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别总跟自己较劲。

本期互动



最近,你都薅了哪些羊毛?

但愿你能成为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