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师者当怀一颗匠心,让阳光正能量陪伴孩子一生

【分享】师者当怀一颗匠心,让阳光正能量陪伴孩子一生

  大家都说教育工作者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专业。奋斗在教育一下的老师、校长们总在不断地思考他们应该如何“以阳光撒播阳光”,“用生命去影响生命”?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校长林黎华对教育“匠心”和学校发展的“去围墙化”趋势的理解~

什么是教育的“匠心精神”?

  今年10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成为首批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林黎华校长认为学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培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诚信有礼、综合素质高”的健康型人才,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的“匠心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第二,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第三,精益求精,优质更优;第四,善于研究,务实创新。

不忘初心,以人为本。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它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着眼孩子天真自然的本性,以质朴、真诚的教育态度,追求不功利的、平等的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承认、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差异,因势利导,培养、提高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九十七中推行阳光教育,就是要培育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学子,希望学生能将阳光和活力作为特有的气质带出校门,而学校教会他们的这种身心健康、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也将影响他们一生。

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教师应为自己的职业梦想而坚持。学校的主雕塑名为“水滴石穿”,其寓意就是希望师生能做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应该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要平等地对待他们,以匠心“静待花开”。

精益求精,优质更优。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为学生传递梦想的人。教育要因材施教,适性扬才。这就需要教师有“匠心”,要不断“充电”以提升素养。学习是终身的,人的学识、思想、品德都需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进步与完善。

善于研究,务实创新。

  如果教师没有“工匠精神”,没有对本职工作的扎根与专注,想在教育创新之路上走远,无异于痴人说梦。学校重视通过省、市规划课题来引领新的历史阶段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林校长主持的广东省教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校内成立了13个教师工作室,为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据了解,2014至2017年,林校长主持的三个课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个、省二等奖1个、市一等奖2个;学校2012、2017年被评为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另外,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设“阳光·生态”课程,探索“4E”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能,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育人成果显著。

 

未来学习中心应该“去围墙化”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方式,甚至推动着教育形态的改变。广州市九十七中为应对教改新形势及三校区办学等新课题,加大了智慧校园建设力度,如今学校建设有智慧课室、生态物联网智能感知教室、媒体中心、创客实验室,配备有电子班牌、纳米黑板、智慧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VR虚拟实训系统等信息化设备,正在建设的有物联网农业实验室、云智能大数据教学系统等。

  林黎华认为,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是“去围墙化”。现代学校应该打开围墙,让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学习中心,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社区、家长力量参与进来,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实现“无围墙”“全融入”的现代学校概念,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学无边界的学习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功能将发生改变,学校将转变成为学生交流和沟通的社会化场所,教师要成为学生和学习系统的重要连接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更像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探究者。

(来源:信息时报)

感谢您关注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微信号:gdsjyt

【分享】师者当怀一颗匠心,让阳光正能量陪伴孩子一生

如果觉得不错,请记得点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