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物流本纪
事情可能还要从2008年新版《邮政法》正式推出说起,黑了多年的快递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与此同时,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也正式上线。演员齐备,这场历时9年的大戏开唱。
2009-2010年 混沌未开
以2009年为基准,此时申通、顺丰、宅急送16岁,韵达10岁,圆通9岁,中通7岁,百世汇通6岁,都是未成年的状态。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在电商市场初期与加盟制双重背景下,基本上都完成了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虽然管理松散,但人心齐整,亟待大量货物涌入。顺丰则投资1亿元注册了顺丰航空,同年,第一架B757首航。
如今看来,这两年“双11”就是玩闹,2009年“双11”当天销售额5000万元,参加的商家27家,产生的快递件数更是无从谈起,2010年增至9.36亿元,参加的商家有771家,快件量1000万件。对当时吃不饱的通达系而言,“双11”只能算是一盘开胃小菜。
2011年 爆仓元年
52亿、2200户商家、2200余万件包裹。猝不及防包裹如山,除了顺丰,其他快递公司集体爆仓。
在有图有真相的年代,各种包裹山在网上流传,爆仓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快递企业懵了,阿里巴巴懵了,管理部门也懵了。
当时的快递企业多数还依旧处于草莽期,在这个年月,快递员手中的把枪好像除了顺丰和国际四大人手一把之外,其他几家还未普及。中转场还只是普通的皮带机,分拣全靠手工,一个熟练的分拣员需要能够记下成百上千的地址信息,随便走一个都有可能让整条流水线瘫痪。
由于预警和准备不足,大量快件被积压在各大公司的转运中心。面对着不断涌入的包裹,面对各种舆论的压力,以及政府的监管,快递企业第一次感受到压力——如何应对和化解短时间内暴增的快件。
同时,爆仓这个形象的词汇,也在这一年,深深地烙在了快递行业身上,直至今日,如影随形。
2012-2015年 菜鸟与飞翔
2011年的惨剧,让所有人记忆犹新。
这也注定了接下来的每一个“双11”,阿里、快递公司、监管部门必须有所行动。
到这就不得不提菜鸟网络了。
从2012年的“双11”开始,阿里开始启用物流预警雷达,派人驻点快递企业,当时阿里负责物流的好像还是王孝华,主要是物流宝为主。
2013年菜鸟创立,从初试牛刀,到指挥各家快递公司,挟数据以令“诸侯”,从数据端确保“双11”物流配送不出纰漏,这么多年下来,菜鸟的作用也日渐显现,这是后话。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快递公司而言,为了确保“双11”不出事,最直接的就是各种资源投放,常年关注这类新闻的会在“双11”前1个半月开始,看到以下不断重复的内容,直到今日好像也是这些:
扩场地:扩建、扩容、临时租赁等等;
增运能:千万辆级别以上的购入和储备;
招员工:快递员、操作工、客服、分拣员、驾驶员,包括大量临时工在内,成千上万;
添设备:升级信息系统、改造流水线、装配手持终端配等等;
年年岁岁,周而复始。
不过在其中,航空运力的投入成为“双11”期间为数不多让大家提得起兴趣的亮点。
在公开信息上,2013-2014这两年的“双11”有100多架飞机参与“双11”的物流配送当中,其中顺丰旗下的36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18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3850吨。
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双11”期间,预计有120多架全货机投身“双11”,其中为顺丰服务的42架全货机每日可发运货量2000吨,散航腹仓带货“双11”期间预计每日最大可获取4500吨,差不多“双11”那几天天上的飞机十有八九都会承载着顺丰的快件。
航空领域的不光只有顺丰,在2015年“双11”前夕,圆通专门弄了一架“淘宝号”参与其中。
2016年 资本元年
2016年,最主要的几家快递企业纷纷启动上市,尽管顶着资本光环,但在“双11”备战方面和过去没有本质差异,随着各家公司启动上市进程,在资金方面更为充裕,血拼的弹药更加充足,这反而是一个双刃剑,中国快递业可能走向更加疯狂的“双11军备竞赛”。
按照当时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显示(个人能力有限,查到的主要是人员的,直接COPY,就不做加工了,其他的数据如果大家有,欢迎补充):
圆通:全网人员将达到50余万人,其中大量为临时、兼职人员。
申通:除增加客服人员外,还新增云客户,将在校大学生的资源汇集起来,通过业务测评、风险评估等,将他们纳入到在线客服、电话客服等基础服务岗位。
韵达:“双11”业务量最高峰期间新增临时人员30000人左右,包含临时工,小时工等,从“双11”当天到11月21日期间,预计共增加临时人员110000人左右。
天天快递:各集散分拨转运平台预计投入4400多名应急队伍,保障转运速度及时效;
菜鸟的统计,全快递行业将有268万人一线人员投入快递服务,较2015增长超过50%,干线车辆增长59%,航空运力增长40%左右;虽然这些年大家备战“双11”越来越有经验,也尽量发挥了协同作用和流量预警功能,但是基础模式并没有改变:堆资源。
不过,这年“双11”堆资源却堆出了个网红。
(去年双十一高铁运包裹,网友P图)
今年“双11”,除了原有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外,顺丰还与合作中铁合作,用高铁进行快件运输,消息一经曝光,网友随即脑洞大开,顺丰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成了微博热搜。
不过,仔细看了一下网上各种调侃快递坐高铁的图片,我却觉得细思恐极。顺丰放在座位上的每件包裹即便看似臃肿,但放置在座位、过道时,依旧留有余量,既保证了快件的安全,又不会损伤车箱内的设施,显然顺丰对快件的大小、重量等经过严格的测算,看惯了网上的各种暴力分拣,突然来这么一下还真有些不太适应。
2017年 一场快递秀
11月11日凌晨00:00,一位家住上海的徐女士,订了一张床垫。15分钟后,物流师傅上门安装。
与此同时,在南京,苏宁通过机器人“小biu”配送了一单青岛啤酒。从用户00:30下单,到“小biu”从小区内苏宁小店出发送货上门,整个过程仅用时3分。
说实话,不知道何年何月开始,“双11”期间的首单似乎成为了一种仪式,就跟“头柱香”一样。虽然背后不乏大数据的支持,但年年刷新我大脑的下线。
你要说申通、京东、菜鸟的智能仓储分检技术等等,至少是后台运作,好不好用自己知道,但从去年开始,各家快递公司都在开始涉及各种无人设备,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配送等等,啥吸引眼球做啥,但真正大规模使用的依旧是极少数。
似乎和“双11”的价格一样,物流配送也从以前实打实的埋头苦干,变成了一场秀。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科技、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 明天可以做十次
- 福利贴丨昆明广场三周年庆搞事情了,TKP城市音乐节门票手快有手
- 河南卫辉市政协调研公铁物流园区建设
- 鹿哥说自己不是一个撒娇的人,然鹅事情似乎并非如此
- 终于!港交所将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这些事情你不得不知
- 微信最新版本推出三大重磅功能!又搞大事情了!你使用这些新功能
- 【资讯】京东物流推出全新快递包装袋 变废为宝秒变手提袋
- 飞利浦发布新款智能锁,看“小家电之王”如何搞事情
- 我依然相信,跑步,是我遇见最好的事情
- 实力宠粉!小米宣布终极福利:直接1个亿,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