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小记】忆沙中师爱二三事
老沙中的教室沙中·师爱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五十年代中期,我在母校沙中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母校一直是良师荟萃,群贤毕至。母爱固然是天底下一种“大爱”,但“师爱”也是天底下的一种“大爱”。最使我难忘的是那时沐浴在母校坦诚“师爱“的阳光和雨露里,得到了润泽而成长,50多年来一直还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国学大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当时也在母校担任我们的历史课,一口浓重的常熟话,语言简练,鞭辟入里。他的课堂提问备课时常常经过精心设计,提问时把一张张用印蓝纸复写好的小纸条送到被提问几位同学的课桌上,由被提问的同学自己读给大家听,并作出回答。有一次一位同学上课打哈欠,伸懒腰;下课时钱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门,有的同学已经快速冲出教室门了。他把走出教室的几位同学叫回来,坦诚相告而批评:刚才课上有的同学打哈欠,伸懒腰,精神不振作;老师没有走出教室门,学生抢先走出教室,这些都是对老师不尊重、不礼貌,今后不要这样。这一坦诚的批评言之有理,一直铭刻在我们同学的心田里。
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
毕业于中央大学、经常身穿长褂的陈桂芳老师高三第一学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上数学课为了节省时间,来不及用黑板刷擦黑板多次就用手或袖管帮忙直接擦黑板;有时解题能使数理化融会贯通,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据考理工科的同学说参加高考与人造卫星内容有关的两个数学题,他复习时猜中了一个半题。高三下半个学期当我决定报考文科后,他用悠婉高亢的老沙乡音对我说:“你集中精力复习文科,数理化成绩只要及格就行(当时高考考文科不考理科的课程)了。”由于他的坦诚相告,我调整了复习方略,集中精力复习文科,果然被高校本科汉语言文学系专业顺利录取。
陈桂芳老师
高一“三角”数学课由钱品珏老师担任,他的数学语言非常简练,还常常结合教学做思想工作。他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止一次地临时插入思想教育的内容,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要好好读书,考取大学将来是楼上楼,早餐牛奶+面包;考不取大学,只好踏步踏,楼下搬砖头(做小工)。”现在看起来说这些话似乎也无可非议,但在当时政治挂帅、随时随便什么问题都可上纲上线的环境下,他能讲如此实事求是的话是很不容易的,挨批判的危险随时会临头。如此坦诚相告、直言不讳的生动比喻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
在《大公报》当过编辑的徐行知是我们高三的语文老师。他特别注重指导和修改我们考文科学生的作文,面批是常有的事,写评语往往是长达一、二千的蝇头赤字。我录取高校第一个学期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晚年烈火》草稿寄给他。他来信除了对小说提出许多指导性修改意见外,着重相告了他自己在“历史审查”中被确定为有些“政历问题”,并要我今后少写或不要写信给他,以免我政治上受牵连。我当时对此事不知如何处理为好。他为了爱护和保护学生在政治上不因他有“历史问题”受到牵连,忍痛告诫学生不要与他有书信往来。徐老师如此直言坦诚相告,以保护学生的政治生命,一直令我感动不已。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在高二第二学期正遇五七年“反右”斗争,有个别同学跃跃欲试要指责政府当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信写好后要大家签名寄往北京。班主任、物理教师蔡翰能对在走廊里几个同学坦诚相劝说:“你们年纪还轻,不懂事,不能写信寄往北京,当心吃苦头!”我们凡是听了他讲话的同学考大学果然没有受影响。蔡翰能老师的物理课要言不烦、妙趣横生,每堂课几乎只用一半时间,但是我们对讲课内容都听得懂。他事半功培的教学艺术对我们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影响很大、很深。
蔡翰能老师
作者简介:
秦 豪,沙洲中学58届高中毕业,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专家、教授、逻辑学家、江苏省逻辑学会原副会长、沙洲工学院兼职教授,1998年于中共张家港市委党校退休。
文字 | 秦 豪
摄影 | 校友及网络
组稿 | 韩建兴
编辑 | 聂东红
【沙洲中学】
坚韧 扎实 高洁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扬子小记者采风走进绿宝广场
- 模拟法庭扮演陪审员、辩护人 小记者们说,这样的体会不一般
- 【大南讲堂】张家港民盟教育第一讲在我校举行
- 烦转您身边的小学生:航知小记者团冬令营招募啦!
- 《快乐小足球》我要成为足球摄影小记者!
- 哇!快看!我大南宁的……又获奖啦!
- 北京地铁16号线农大南路站本月启用
- 扬子小记者参观侯北人美术馆
- 初冬摘的大南瓜,焖甜可口,切半块做成这道美食,易消化真营养
- 通知|招收小记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