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画家帕赫创作“慰安妇”题材油画 通过自己的画作谴责当年日
克里斯蒂安·帕赫
国际知名油画艺术家
一个执着于用色彩叙述情感的法兰西胖老头儿
克里斯蒂安·帕赫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小巷深处,悲情徘徊,
沉淀着一段血与泪的历史。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9月4日至10月3日,
曾经创作出
《阿姆斯特丹的红色自行车》
《抽象派》《船诗》《西湖风景》
《斗牛的年轻人》的帕赫,
在这里,
用斑斓的油墨凝固了80年前的悲伤。
它们是
——《地狱的眼睛》
《体检》
《说“不”的女人》
《暴行》的诞生
帕赫生于1961年,曾经是一名化学教师,“半路出家”做了画家。
或许是熟悉化学的缘故,他擅长于色彩的调和搭配,以之描绘世界和生命。
不画画时,帕赫看书,喝酒,带小狗去湖边散步,又或者到处旅行。
因为到中国旅行,他创作了以西湖为主题的油画。
几年前一次从天津去杭州,路过南京时,朋友告诉他,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帕赫震惊了。
因为,他余很多欧洲人一样,此前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闻所未闻。
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法国人的细腻情感,促使帕赫拿起手中的画笔。他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查阅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于2015年1月开始创作。
油画《暴行》
6个月后,油画《暴行》诞生了。
这幅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画作,红的是中国平民的鲜血,黄的是侵略者的罪恶。
而在红黄之间,闪动着些许白色,那是无辜死难者灵魂化成的和平鸽。
帕赫说,这是他创作的最宏大也是最艰难的一幅作品。
2015年12月10日,帕赫将《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情感的共鸣
时光流逝,块垒难消。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
9月初,帕赫再次来到南京,“我看到那些‘慰安妇’受害者的照片,内心感触很深”。
情感如火山迸溅,色彩恣肆泼洒。
《说“不”的女人》色彩明艳,尤其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与裸露的带着鲜血的女性形成鲜明对比。
《体检》
《体检》,女性无助地在日本哨所外排队等待,气氛压抑。
《地狱的眼睛》中,受害女性的眼睛大而绝望,仿佛身在地狱之中。
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东西。帕赫的画布之上,跳跃着这样的情感,让每一个驻足的游人低徊共鸣。
帕赫表示,回到法国后,还会绘制一幅反映“慰安妇”题材的油画,并计划于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赠送给陈列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谴责当年日军的暴行,向战争中无辜的死难者及战后仍然生活在屈辱和伤痛里的女性致敬!
通讯员 江东
东方卫报全媒体记者 董洁
- 景观才不只是堆坡种树这么简单
- 陈冠希开嗓!创作演唱《二代妖精》主题曲~
- IPO趋严,哪些行业最受发审委欢迎?
- 湖北省舞蹈创作优秀节目汇演在汉举行
- 拉贝塑像创作者接受采访
- 37位画童集体创作彩色版《护生集》
- “写给你的话”羊城微家书创作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有你吗?
- 韭菜被割多了,总有提笔创作的一天……
- 12月9日 早春寻梅 新兴水源香雪腊梅人像创作活动
- 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