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都怪林则徐咯,冯玉祥一生倒戈野心优雅不?
-Tips:点击上方蓝色【韩福东的三板斧】查往期内容 -
问:为什么很多人黑林则徐,说没有林则徐就没有战争?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民族英雄,看到很多人都黑林则徐很痛心。
答:1、林则徐是教科书中的正面典范。你要相信,太正面的人物,总会引发一些不适。更何况,林则徐牵动了一段复杂历史的开端,对他评价的多元化,在自由语境下是逃不掉的。所以,我们看到,尤其在海外汉学家的评价体系中,林则徐不若我们教科书中那样黑白分明。
2、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这是中国强硬面对鸦片入侵、白银外流之始。在这之前,朝廷关于禁烟的讨论已持续经年。林则徐给了道光皇帝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解决案。
3、要知道,经历了林则徐强硬的禁烟政策,被逼得连澳门都无法久留的英国人,其国会中赞成发动对中国宣战的议员,也仅仅比反对战争的议员多五票。如果没有一系列强硬的禁烟举措,英国是否派出战舰进攻中国,可能还真有回旋余地。
4、禁烟有没有合理性?我觉得有。禁烟的成效如何?共识是失败的。如何评价林则徐这个人?我觉得他仍然是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几个近代人之一,也清廉刚毅;但是也有认知局限,譬如受中国传统巫术文化侵蚀的底蕴还是没能洗掉,他相信拳师可以在水底屏气10小时,因此打算雇佣他们偷偷去给英国战舰凿洞。这个认识水平,和那些相信“刀枪不入”义和团的清朝大臣们,不分伯仲吧。
5、因为英国发起侵略,道光皇帝怂了,林则徐被判充军。他是个悲剧性人物。很难说他的禁烟是错的,即便他有认知上的不足。鸦片战争失败,归根结底是国力的失败。但展现一个人的复杂性,还历史本来面目,挺好。我们不要心痛,虽然这个人是民族英雄。
问:如何评价冯玉祥这个人?
答:1、可以首先从冯玉祥的几个绰号来理解他:倒戈将军、基督将军、布衣将军。
倒戈,冯玉祥做的次数太多了,往好了说:认理不认人。往坏了说,他很自我,容易被利益驱动变心,完全是个靠不住的人。
基督将军。他是信基督,但虔城的基督徒一定觉得他是个半吊子信徒。毋宁说他更信革命。
布衣将军。这一点他相对纯粹一点。虽然比较擅长做秀,但能做秀到死,布衣粗食这一点还是相对坚持的比较好。
2、光绪七年(1882年),冯玉祥出生在河北青县兴集镇,原名冯基善,童年时代整个在保定度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身任军委会副委员长时候,他返到故乡巢县了,衣锦还乡,在他最为恰当,当年在保定康格庄全家局促一室、家无隔宿之粮的冯基善,又何曾想到会有今日呢?第一次在乡住了两周去京,同年三月中,又返乡住到四月底,这先后几十天中,他一直住在竹柯村。
他做了些什么呢?在乡时,带来一百万棵松树,还有洋槐和肥城桃树,他发动附近农民植树。等到十年后他意外身死的时候,草鞋岭上松树苍郁,蔚然成林。这一点,他的政敌也无法否认。
他把带兵的方法也带到乡下了,爱施小惠,他组织敬老会,凡是附近五里路以内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受到他的小惠,请吃酒饭,赠送粗布,讲述饲养鸡鸭的方法,这都是乡下人引为光荣而至感激涕零的。
3、以上所说都是细节。但也可以看出,这个人还是蛮有平民思想,至少行为作风上不高高在上。至于从国家层面的评判,暂且不说。他的回忆录有很多谎言,他也参与了诸多次不义的战争,荼毒了生命。但人终究是复杂的,他是受到那个时代左翼思潮影响的有理念的军阀。(悟空问答)
韩福东观察
一种冷眼旁观的趣味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