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为大文化IP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为大文化IP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冯瑜在讲解“非遗”展陈内容。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摄





编者按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在基层,创新重点在基层。基层宣传文化能人发挥着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基层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作用,他们以自身对文化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孜孜奉献,撬动基层村镇文化风貌的大改观。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得到落实,我省基层宣传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层宣传文化能人,走近他们的生活、讲述他们的故事,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9月29日16时至21时,广州天河南街商业步行街将变身为具有岭南风情的非遗与手作文创市集,国家级非遗名录非遗项目的传统手艺人和青年手工达人将同台“斗技”。这个市集背后的“推手”,是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冯瑜从2011年接手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填补了2006至2010年天河区只有非遗项目而无代表性传承人零的空白,并促成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区文化馆正式增挂牌。“天河有良好的商贸优势,应以大文化IP(知识产权)的理念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她说。





“与时间赛跑”保护非遗





2006年是天河区部署非遗保护工作的起点,该区设立了非遗专项保护资金,是当时全市区县财政投入最大的区,当时的此项工作安排由区文化馆负责。





2008年全国第一次非遗普查结束后,天河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个。2011年,冯瑜接手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时中心只有她一人。在仔细梳理普查线索,深入了解各非遗项目情况后,她迅速出击,在2012年认定了林仲伟、黄念怡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现零的突破。





迄今,天河已拥有包括传统民俗、音乐、武术、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学等类别共36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5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5批共12人。





在冯瑜看来,非遗保护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时间赛跑”。“我们目前掌握的天河非遗项目线索有200多条,但中心只有两个人。天河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越快,给非遗保护所留的空间和时间就越少,对非遗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就越高。”





打造非遗交流展示平台





在冯瑜看来,非遗保护不能只靠政府部门,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平台,让非遗项目自己“造血”。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完全可以探索打造成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广州乞巧文化节是天河区委、区政府正在打造的大文化IP,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以乞巧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2013年,从博物馆的筹建起,冯瑜便参与其中。在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攻坚克难,她与筹建小组的同事一起完成了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藏品征集、室内装修招标施工、信息化工程招标施工、布展等系列任务。2014年乞巧节期间,乞巧博物馆一期工程拟对外开放,为保证场馆的正常展出,她不顾肺部重度感染住院,每天早上打完4瓶针水,拔完针头便奔赴布展现场,搬、抬、摆、放……在她平实的讲述中,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做非遗是需要一种情怀的!”乞巧博物馆开馆后,冯瑜每年都负责布展、讲解。面对大量前来参观的市民,往往讲到嗓子都哑了,她还不知疲倦。





近年来,她还主持编撰了《漫画天河民俗》系列丛书,采用中英文双语绘本、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阐述天河民俗故事,丛书将作为“非遗进校园”的材料走进天河区中小学课堂。





南方日报记者昌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