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红色经典 “00后”高中生给自己上开学第一课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温习红色经典 “00后”高中生给自己上开学第一课”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图片说明:《青春之歌》剧中人物林道静。
东方网记者桑怡8月31日报道:一出别开生面的校园戏剧,一部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虹口区2018学年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新,而且赞。由一群“00后”高中生自己演绎的话剧《青春之歌》,作为这堂课的主角感动着观众、师长、同龄人……
图片说明:《青春之歌》剧中人物卢嘉川。
从小说、电影到话剧,承载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青春之歌》这出红色经典在老一辈人中可谓家户喻晓。1958年,杨沫的小说版《青春之歌》率先面世,讲述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时期(1931-1935),以女主人公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拯救祖国和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由于小说人物塑造活脱生动、性格鲜明,被迅速改编成电影。1959年,由谢芳、秦怡主演的电影版《青春之歌》上映,更是深深影响了那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演员、此次作品的总监制田水。
图片说明:扮演林道静的是上外附中高二学生谢一齐。
“我跟他们(00后演员)差着辈儿呢。”在田水看来,《青春之歌》是属于她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但不妨碍它对新时代年轻演员、观众依然有吸引力。
青春的故事或许不同,但青春的内核不免相似。剧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扮演者,来自上外附中的谢一齐对田水的话颇有同感。“从剧中学习到知识青年为国家命运奋斗的精神。新时代,国家的发展,也与青年人的奋斗密不可分。”谢一齐作为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演员培训的“新人”,一个高二学生,感受《青春之歌》最核心的思想内涵是“奋斗精神”。
这个认识,在《青春之歌》复排导演马远心里也同样成立。“无奋斗,不青春。”马远曾经在给演员排练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远也反复提到这句话。
而这群“00后”孩子的“精神”也颠覆了马远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吸收马远所传授的,他们也不断发问、质疑,再内化于心。更可贵的是,他们创造、改变、革新。“毕业歌不用声乐老师指导,自己唱;我的舞台设计稿他们帮着画;剧组宣发的T恤自己设计。”马远从这些惊喜中缅怀青春。
图片说明:《青春之歌》中的知识青年救国救民。
红色经典的现代意义:温故而知新
谈起选择这出戏的初衷,马远给出的理由非常质朴——“这或许不是最卖座的,但一定是最适合成长阶段年轻人的”。这出红色经典与虹口的文化气质也不谋而合。马远认为,《青春之歌》的衍生意义能与现下的社会问题有机契合,由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来演绎最为合适。谢一齐也说,亲身演绎相比“纸上得来”要深刻得多。当然,这种深刻透过表演,感动着更多的人。
谢一齐的家人、同学是首批观众之一,她的爷爷奶奶看着孙女在台上演出几度哽咽,激动地说不出话。他们为孩子终于“长大了”而高兴,也为找回自己的青春而欢喜。而谢一齐的同学们除了感动,还在重温历史。他们对扮演日本军官的配角演员大为赞赏。通过剧中人物,他们刷新认知:“原来日本不仅是一个出产动漫的国度,还曾经在历史上扮演过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图片说明:虽然由高中学生演绎,但《青春之歌》剧中感情戏得以保留。
在学生观众之中,引发这样的反响、思考,正是虹口区教育部门所期盼的。从2015年开始,虹口区推出“彩虹计划——人文涵养”项目,让戏剧走进校园,增加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高中生美育课程的全新探索。
- “红色”食物更养生!吃这6种,降压、抗衰、还延寿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山竹”今登广东沿海
- 13部经典戏剧电影汇聚杭城
- 五款瑜伽经典食谱塑造苗条淑女
-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蓝色力量 满腔热忱建设自贸岛
- 新城街道将举办“红色文化”大型主题文艺巡演
- 暴雨红色预警!未来3小时,湖北局部有100毫米以上降水
- 2018歌神张学友演唱会10月12/13日在昆明震撼开唱,一起回味经典
- 省军区干休所离休干部 进校园讲述“红色故事”
- 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十分经典!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