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绿满乏牛坡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宁夏盐池:绿满乏牛坡》,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新华社银川7月23日电 题:宁夏盐池:绿满乏牛坡





新华社记者许晋豫





乏牛坡,坡陡,长二里,两侧沙柳绿成荫。作为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盐池县刘记窑头村的“地标性”道路,乏牛坡可谓老少皆知,它见证了当地的生态巨变。





“以前,乏牛坡是我们村通往隔壁乡镇的重要通道,从我记事起就非常难走,风沙一起就被沙子埋了,牛拉车爬坡很费劲,有时要人使劲拉着牛才能爬过去。”刘记窑头村65岁的刘占满说。





在曾经家家都有羊的刘记窑头村,因过度放牧生态急剧恶化。铺天盖地的风沙使得“人在对面不相识”,风沙不仅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把他们“锁”在了方寸之地。





“我们这里曾是有名的沙窝窝,一起风,沙子就上了墙,路都被埋了,别说外地人,我们晚上出去都可能迷路。”刘占满说,风沙不仅埋了路,还毁了庄稼,村里的庄稼经常被连根拔起,大家没收成只能受穷。





失去的生态只能慢慢补回来。从20世纪80年代起,刘记窑头村就开始大规模修复生态。村支书张宏梁对此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我只有十几岁,因为沙路难走,我们到乏牛坡种植沙柳只能骑着毛驴去,带的干粮都掺了沙子,没法吃。”





2000年后,经过多年植树造林,结合退耕还林,刘记窑头村生态逐渐好转、风沙渐小,2005年村子修了直通县城的水泥路,乏牛坡逐渐从村民的“交通地图”中边缘化。随后,刘记窑头村被纳入荒漠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乏牛坡不仅变得翠绿,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护林员巡山及生态观光的重要通道。





“我刚来时乏牛坡还被沙子埋掉一部分,现在路两边的沙柳、花棒等植物都长了起来,早已看不到沙子的踪影,乏牛坡一带已成为盐池县生态最好的区域之一。”在沙泉湾荒漠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工作了12年的护林员刘世俊说。





生态好转也为刘记窑头村提供了发展动力,远离风沙侵袭的农田翠绿成片,加之大力发展滩羊产业,刘记窑头村今年甩掉了“穷帽子”,实现了整体脱贫。





乏牛坡只是盐池县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池县形成了“草为主、灌为护、零星植乔木,封为主、造为辅、重点抓修复,抓产业、活机制、生态移民集中住”的防沙、治沙、用沙模式。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70%,县内很难见到100亩以上的沙丘。按照规划,到2020年,盐池县森林保有量将达3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





“生态建设是个功在千秋的系统性工程。生态好了不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当地动植物多样性也会明显好转,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生态建设也是生产力。”盐池县环林局项目办主任王建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