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阵者平安( 四 )

1988年的平安,有想法却没路径,缺人、缺资源、缺渠道。要吸引人才、扩张版图,平安需要资金与方法论。

1994年,“急先锋”平安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企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以近5亿元人民币认购平安10%的股份,相当于平安净资产逾6倍的价格,当时的政策没能允许摩根和高盛参加董事会,股东不能派人到公司参与管理,可即便作为资金输血与信心补给,对平安都是一剂强心针。

在摩根士丹利与高盛的建议下,平安聘请了安达信(后并入普华永道)担任财务顾问,规范其财务流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帮助平安实现财务透明与管理规范,并初步建立核保核赔制度。面对安达信给出的几百条改进意见,平安逐一整改,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分开,财务管理序列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

此后两三年间,平安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除寿险业务外,还成立了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开发银保销售渠道,平安在上海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首次击败友邦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