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 | 蒋康宁:分享是最好的教学( 三 )

课堂学习方面,美国相比中国,会有更多知识的分享活动。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知识输出者,更多时候是聆听者和指导者。有些课程的考核会包含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探索调研报告,老师会将报告中的亮点内容设计为期末考的考题。换言之,如果不用心聆听他人成果,一般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发现,乐于分享解题思路的学生一般成绩更好。虽有很多时候,分享的内容并不正确,但在纠正和练习后,进步相比其他同学会更为明显。

 

当然可以分享的不仅仅是题目,也可以是自己的兴趣。比如有一位学生不喜欢托福阅读,单项分数仅个位数。课堂上学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续交流中我们发现彼此都有服装设计的兴趣,于是我推荐了相关方面的英文书籍作为课后兴趣读物。之后的学习过程,能够逐渐感觉到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读文章不再厌烦,结课后阅读拿到了将近25的分数。另一方面,在和学生的分享交流中,我也扩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机会了解更多新事物,这也是封闭学习很难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