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邏輯】科技股的最大敵人(第183期)( 二 )

及後嘅「破壞性創造」,要數愛迪生公司發明燈泡,令無數蠟燭廠倒閉。歷史巨輪不斷在轉:汽車、電視、天線、航空、家電、甚至國際銀行,都曾經成為創新一員,喺股市衝浪。

坊間分析員唔會用歷史角度去對待科技股,亦導致佢哋覺得科技股真係好科技好勁。

事實上,殺死「創新科技」嘅,就係時間,好多科技股,喺發明一刻當然被大眾認為係高科技,但今年係咁,出年又係咁,後年已經唔覺佢有幾「新」。

科技股為托估值,好鍾意用好多數字同口號去支持高估值合理,例如亞馬遜,高明係亞馬遜用家,不論佢宣揚自己背後有幾自動化幾勁,或者每年投放幾多入研發,其實生意模式同最初賣書分別唔大,只係賣埋一般產品、電影同雲端服務,對消費者嚟講分別唔明顯,又係老問題:第一年覺得好新好勁;第二年覺得好勁;第三年已覺得好平常。

騰訊(700)被當科技股則更不幸,因為一睇盤數,就知佢係內容股,主業係賣遊戲。

其他所謂共享,例如Uber、airbnb同共享單車就更搞笑,只係租車網、租房網、租單車網,第一年可能覺得得意,今日一睇都知唔係創新科技啦!掛起「共享」旗幟但又將風險轉嫁晒落用戶度,根本冇共享過,投落呢啲企業嘅基金,間嘢仲未上市套現都只能祝佢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