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能人”返乡愿望: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创业能人”返乡愿望: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


正文开始:





榆中县杨家山村村民黄国业外出务工,凭借着努力,获得成功后毅然返乡投资养殖及“农家乐”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图为黄国业(右)手把手教授养鸡技术。艾庆龙摄





中新网兰州6月30日电 (艾庆龙)仲夏时节,山区酷热难耐。杨家山村村民黄国业在鸡棚中查看完小鸡长势后,踏着鸡叫声、羊叫声、驴叫声的“调子”走上乡间小道上。





杨家山村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山区,干旱、少雨这个村的“标签”。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种地为生。在当地人眼中,杨家山是“靠天吃饭”的一座“穷山”。但在黄国业眼中,这座“穷山”就是“聚宝盆”。“通过养殖及‘农家乐’产业今年预计收入应当在300万元到400万元。”黄国业说。





在养殖的基础上,黄国业开始发展“农家乐”。图为黄国业擦拭“农家乐”大门 。艾庆龙 摄





在当地,黄国业是外出务工的典型人物,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村庄青年外出务工,谋求出路。然而,作为村庄青年偶像的他却在2008年决定返乡养猪,消息一出,又使他成为村里“头条话题”。





谈及过去,黄国业说,1990年他退伍回乡后,放弃“祖传种地营生”,相继在四川、西藏、山东等地务工,凭借着努力,他从务工人员成为了一名老板。





在外人看来,正在黄国业风光无限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乡创业。“父母上了年纪,再加上在外漂泊没有归属感,生意也越发不好做。”黄国业说。





“干旱、少雨的确不适合种粮,当地空气流通顺畅,土地污染少是养殖的好地方。”2008年,黄国业注册成立了养殖公司,专注养猪事业。2009年猪流感盛行,猪肉市场萧条,“养殖计划”夭折。





2013年,被村民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的黄国业再次回到乡村,尝试着说服村民,准备以集体形式实现“养殖梦”。他说,相比以前,自己更需要谨慎,要解决如何在“穷山”中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的问题。





“毕竟自己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村民们也都不太敢表态,成为集体养殖合作社存在不小阻力。”黄国业坦言,想要说服村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效益。





2016年,黄国业从山东等地考察归来之后,将大半辈子的积蓄近1500万元投资用于养驴、养羊、养鸡,并且招聘当地有意愿的村民作为员工加入其中。“绿色生态是品牌方向,将有兴趣的村民聘用为员工,让他们实际感受,最后以点带面,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黄国业说。





被聘为养殖公司对外销售专员的邴永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殖业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比较陌生的领域,尽管自己之前有兴趣,但不敢轻易尝试。“以员工身份‘保守方式’参与其中,不仅能挣钱还能实地感受和学习,等有成绩再做下一步打算。”





“养羊和养驴收益时间为1年和3年,而养鸡则需要6个月。”邴永龙告诉记者,他养鸡从500只养到了2000多只,2017年,养鸡收入4多元万元,作为员工领到工资4万多元。“比在外面打工不仅轻松还挣得多,是一个好营生。”





如今,杨家山村的养殖产业从黄国业“单干”已发展到4家养鸡大户,据记者了解,4家养鸡大户年平均获利在4万元左右。





此时的黄国业又在养殖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农家乐”。他告诉记者,绿色无污染的肉类可提供农家乐使用,同时,依靠农家乐吸引游客,给村庄带来“人气”。“自己多折腾些挣钱门路,让村民们见到收益后,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单一化发展,规避恶性竞争。”(完)